人类食品走向健康和环保方向!健康食品将迎来发展机遇期

南方新闻网
关注10月15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明天的人类食品”——中国食品产业创新发展云论坛在广东东莞和线上同步举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名位、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于寒松、广东省农民合作社推广中心主任黄恒福、广东省农业展览馆馆长丘志勇、中共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书记刘戈锐、广东华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建孝等出席本场论坛。

在新时代、新需求下,我国食品产业与国际国内双循环将形成新趋势、新业态,涌现了各种新的产业发展机会。比如,新蛋白食品,休闲食品、保健品等赛道加速发展,在新技术、新模式融合创新推动下,食品产业将引来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以此为背景,本场论坛聚焦创新型科技类食品发展道路,邀请了多位国际国内高科技食品行业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主管部门代表等,讨论人类未来食品的发展方向,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广东华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健孝
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
人类未来健康的高级辅食
“特医食品主要用于肠胃功能尚可,且具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临床病人,需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名位向与会者和网友介绍特医食品。张名位表示,特医食品主要以粉剂和乳剂产品为主,乳剂产品因使用方便,其在国际市场占比50%左右,较粉剂(40%)更大。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名位
粉剂类特医食品主要通过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宏量营养素原料与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原料通过干法混合、湿法喷粉或干湿混合工艺加工而成;而乳剂类特医食品需要经溶解、匀浆、均质和杀菌等系列复杂加工过程制备,研发难度较粉剂产品更大。
张名位认为,我国的特医食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根据我国特医视频通则,仅全营养特医食品有产品设计标准,其它类型特医食品设计暂无标准。但张名位表示,特医食品在未来具有较大的潜力,尤其是特定全营养型,在辅助治疗糖尿病型、呼吸系统疾病、肾病型、肿瘤型等疾病的过程中既能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又能避开不利于患者的其他养分,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卓颖
我国历来有食补养生的传统,通过日常生活进食,依靠食物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再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养生保健的目的。在老龄化加剧和后疫情时代健康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中国的保健食品将迎来跨越式发展。但天然食物中一些成分提取和提纯的难度较很大,成本极高。据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卓颖介绍,雅本化学利用生物酶技术生产的相同成分纯度高,非常接近天然食物,降低成分提取的成本,在保健食品的开发应用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健康环保的植物肉
潜力无穷的现代人食材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于寒松在论坛上介绍,由于人类对肉食需求量巨大,动物食品的生产占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60%,其中畜牧业排放是第一位。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于寒松
而相比于畜牧业生产的真肉,植物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90%,能源消耗减少46%,对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减少99%以上。
“植物人造肉是用大豆蛋白、小麦蛋白、魔芋,以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的食用纤维制作而成,是一种高营养价值产品”。于寒松现场科普植物人造肉:将人造肉再按所需口味,用天然调味料进行调味,最后将肉块通过拉丝工艺的改变、精制成各种不同质感的食品植物肉。植物型人造肉不含胆固醇、无抗生素、无激素,饱和脂肪减少71%、热量减少62%的同时,能提供更多膳食纤维,比肉蛋白容易消化和吸收。
于寒松表示,要获得与动物肉一样的质地和风味是植物肉的两大技术难点,既需要高质量且稳定的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豌豆蛋白等作为原料,并形成特有的配方组合,又需要精良设计和高精度制造出整套挤压组织化装备和生产线,还要针对性的探索出合适的挤压机结构和操作参数,包括螺杆构型、物料水分、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和机筒温度等。
好消息是,在国家首席和执行专家组指导下,依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科学家提供的200多个品种,我国已筛选出脂肪氧化酶缺失的品种,获得豆腥味含量为普通大豆十分之一的品种,为植物肉的风味改良奠定基础。
“植物肉是现代人类的健康食品,而随着科技的提升,从动物身上抽取干细胞,扩增培养成肌肉细胞,分化成肌肉纤维而成为‘细胞培植肉’,将成为人类未来人类的肉质来源。”于寒松说。
其他嘉宾的演讲也同样精彩:盐津铺子品牌战略部总经理王亚伟分享了盐津铺子发展的创业历程、休闲食品赛道的巨大机会和休闲食品产业的创新策略;来自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刘戈锐书记,介绍了广东阳西县如何闯出国家食品调味品产业集群创新之路,展示了阳西在食品调味品产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盐津铺子品牌战略部总经理王亚伟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书记刘戈锐

圆桌论坛
在主题演讲后的圆桌论坛,来自不同赛道的食品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的宝贵经验,同时围绕数字经济对食品产业的影响、最期待出现的未来食品等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嘉宾们各抒己见,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智慧碰撞。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