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市

寿乡好粉·沙坊非遗 广东连州挑战世界纪录协会称号“最大的麻石磨”暨沙坊村丰收节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0月3日,近万名游客和农民齐聚广东连州沙坊美丽田园,共庆丰收,共话丰年。整个主会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浪漫的心形花海心心相印,散发着阵阵花香,美食广场上的绿皮火车餐厅造型独特,汇聚了各式连州特色美食。客人们在沙坊村不仅体验了收割水稻、抓稻田鱼、制作沙坊粉、逛农夫集市的乐趣,充分领略了当地厚重的农耕文化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而且还共同见证了一项新世界纪录的诞生。

据主办方介绍,为了庆祝丰收节,沙坊美丽田园专门打造了一盘名为“天作之合”的世界上“最大的麻石磨”,并将其落户于富集南粤农耕文化特色的石磨公园中,这盘石磨上磨直径为3.39米,厚度为1.06米,下磨直径为4.81米,高2.06米,厚度为0.99米,重达68800千克。挑战仪式上,无人不被这座巨磨独特的魅力所深深折服,当世界纪录协会的认证官现场郑重宣布挑战成功时,雷鸣般的掌声响彻田园,骄傲自豪的呼声回荡山间,数千人在此,共同见证了这项全新世界纪录的诞生。

丰收节结束后,游客们还探索了神秘瑰丽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连州地下河,感受千奇百怪的喀斯特世界,登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最长的玻璃桥”保持者——擎天玻璃桥,领略其独占鳌头的国际魅力,船游了秀美险峻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湟川三峡,享受人在画中游的美妙体验。

此次活动主题为“寿乡好粉·沙坊非遗”,旨在通过丰收节这种参与感强的活动,以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的形式,展示连州产业发展新成就、脱贫攻坚新成果、乡村振兴新面貌。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和外地游客欢聚一堂,让沙坊村的农民成为节日的主人,让游客体验农忙的乐趣,一齐享受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更多游客通过参与活动关注这片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发现连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通过世界上“最大的麻石磨”的国际影响力,传承当地特色美食文化,更好地巩固和保护“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带动周边农业发展,将沙坊村建设成宜居宜养宜商的美丽村庄,使沙坊村经济真正转型跨入“耕读文化+休闲养生”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沙坊丰收:金秋里的狂欢

金秋的沙坊村已被金色层层包围,田野间弥漫着浓浓的稻花香味,一片丰收的景象,勤劳的农民正在忙着收割,前来村里游玩的客人们也在这里体验了一把秋收割禾的满足感!

沙坊村依山傍水的沙坊村肥沃泥土,大、小龙河轻淌而过,灌溉着一河两岸的良田千顷。每年插秧的季节,村民们都会把鱼苗放入稻田,待到稻谷渐渐成熟,鱼苗慢慢长大,稻花落尽,鱼儿肥硕,就迎来了稻谷和鱼儿双丰收的季节。养殖的过程避免了农药的喷洒和使用,更加保证了鱼儿的品质和安全,这种“鱼稻共生”的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水稻产量,增强水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吃稻花的鱼,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肉质嫩滑,口感细腻,味道甜美。

活捉稻田鱼,是每年丰收节所有人最喜欢的娱乐项目,只听主持人一声令下,捕鱼达人们就立马挽起裤子,脱下鞋子,踏入田里,在逐渐浑浊起来的水里弯着腰进行着地毯式的搜索,一旦发现稻田鱼的踪迹,便手脚并用,想尽一切办法将其捕捉,即使满身泥水也无人在意,深深沉浸在捉鱼的乐趣中,只有足够眼疾手快,才能获得肥美清甜稻田鱼作为回报。享受完捕鱼的狂欢后,逛逛古村落和农夫集市,带上两箱正宗的连州沙坊粉作为旅游手信,才是乡村游正确的打开方式。

寿乡好粉:沙坊里的非遗

山灵水秀的沙坊村,立寨于当在五代后唐,属楚国马希范政权的“顺应”至“清泰”年间(公元931—936年)。四通八达的巷通上铺满了青石板,上面满是岁月留下的沧桑的印痕,青砖黑瓦的古屋虽已老旧,但还保存完好地默默立着,像一群沉默的智者,悄悄为子孙后人守着一份传统,看护着一方安宁。沙坊村在历史的洗礼下走过千年,以其自有的自然、人文风貌存于世间。在连州,沙坊村也算是个远近闻名的村落,不只是因为千年的历史,更是因为一种产自该村的“名产”,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坊粉。

自古以来,大龙河清澈的河水滋润着村中的千顷良田,聪明勤劳的沙坊人利用特有的资源发明制作出享誉四方的“沙坊粉”,这种米粉以洁净山泉水和大米,纯手工制作而成,从大米到成粉的整个制作过程工序繁多而复杂,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由于沙坊粉的制作繁琐精细,从不掺假,而且需要自然晾晒而成,阴天不能制作,因此在连州当地货源不多却极为有名,所以“沙坊粉”也成为了沙坊村与外界交流、联系的最为简易、直接的“名片”。

沙坊晒粉:丰收里的画意

沙坊粉独特的魅力一部分来源于当地甘甜凛冽的山泉水,另一部分则得益于当地人充满匠心味道的制作工艺。制作沙坊粉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洗米”,每天村里的女性都会围在在大龙河边,用自然流动的山泉水,将精选出来的沙坊非转基因优质大米淘洗干净,然后浸泡至没有一滴浊水,手摸着爽滑,才可以放入传统的石磨中进行两次碾磨打浆,而浆则以手指搓起来幼滑,不涩手为度,这样蒸成的粉皮才油润透明、洁白如纸。

村中老人说,只有用大龙河水泡浸过的米,350克米磨成的浆便可蒸一层粉皮,别处的都不行。“青石磨、山泉水、太阳晒”三部曲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做出来的米粉才能久煮不糊,口感上佳,即使是清油素炒,不加任何佐料,吃来也柔韧爽滑,余香满口。

最后一道工序“晒粉”,纯粹依靠大自然“赏饭吃”。河畔两边铺满了无数晒粉竹架,手工切成细条的沙坊粉整整齐齐地码在竹架上充分晾晒,此时每条粉都舒展开来,仿佛在细细品味着阳光的美好。游人们纷纷围着打卡拍摄,在了解当地人充满匠心味道的百年制粉工艺的同时,使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沙坊粉的名声能够传播得更加广泛,让更多人赏识沙坊粉,来品味藏在丰收里的“画意”。

沙坊起粉:山水中的诗情

沙坊村自然生态环境独具魅力,重峦叠嶂,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具有别具一格的魅力,与沙坊村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以及保留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风格,共同形成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据说抗战时期,水运农副产品到广州的商贩船,频繁出入沙坊与连州之间的水道,由于沙坊粉易运输、耐储藏,所以行商争相前往沙坊订货,常令沙坊粉供不应求,在连州更有“没有沙坊粉不成圩”之说。沙坊粉条细而匀,色泽洁白,轻松晶莹,煮炒易熟,汤干均可,饮食便利,久煮不糊、入口爽滑。无论家常随意小酌,还是宴席精心烩制,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深受人们的喜爱。

走进沙坊,沙坊人热情的招待自然少不了“沙坊粉”。活动当日,纯朴热情的沙坊人端出了大盆大盆的“沙坊粉”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举筷之际,村里的长寿老人用连州方言招呼着:“起粉、起粉!” 客人们也跟着一起高呼:“起粉、起粉!” 此时,爽滑香糯、米味十足的沙坊粉充斥着口腔,撞击着味蕾,寓意着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福寿绵长。吉祥的祝福洋溢宴席之间,让游客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粤北连州人民热情好客和藏在好山好水里的寿乡“诗情”。

连州景区:国庆节的快乐

连州作为粤北最具魅力旅游目的地,除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和遗址外,还拥有粤北首个国家5A级景区、全国唯一一个“中国洞河奇观”——连州地下河。

天然的洞口宽敞雄伟,溶洞里的风光神秘瑰丽、无奇不有。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桥、洞中有瀑布、洞中有藏酒,连州地下河独有的五大溶洞奇景。超6万平方米的游览面积上下共分为三层,陆路为溶洞,水路为地下河,水陆两游的连州地下河,以其恢宏的气势、壮丽的景观和独特的组合,堪称“岭南一绝”,置身其中“别有洞天”的感觉油然而生。

除此以外,连州的母亲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湟川三峡,被誉为“岭南山水画廊”,两岸崖壁奇异、直如刀削,粤北最大的瀑布群悬空落河、如雾如纱。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最长的玻璃桥”保持者——擎天玻璃桥横跨湟川两岸,如同一条红色巨龙,腾空于悬崖深潭上,矗立于流泉飞瀑间。

国庆期间,游客探访连州地下河和湟川三峡景区不仅可以享受门票八折优惠,而且“丰收节”组团游还能获得古法制作的沙坊粉手信1份。除此以外,“我与连州的旅游故事”主题旅游宣传月系列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趁着国庆假期来连州采风创作,有机会赢取万元大奖、景区门票、旅游特产等,希望广大群众游在连州、食在连州,乐在连州,度过一个享乐乡村、亲近自然的国庆小长假!

责任编辑:GDN023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