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兴海集团以互联网思维助力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

“我们要将企业拉回南海进行经济活动。”兴海集团执行总裁陈浦枝如此描述广东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的主要目标之一。该交易中心2014年上线,目前已有145家注册会员的企业。“南海打造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不能离开互联网思维。”陈浦枝说,广东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目前还在起步阶段,未来将通过线上交易平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汇聚包括交易、物流、仓储等各类信息,形成行业大数据,进而向金融服务等领域发展。

●王诗琪

打造交易平台汇聚全产业链资源

从1986年位于大沥的两三人小作坊,到在清远开办的第一家铜加工厂,再到2000年在澳洲成立第一家海外贸易公司,兴海集团30年的发展历程是大沥有色金属产业从起步到走出国门的缩影。从最开始的金属加工行业,到涉足金融和房地产,不仅联合多家企业挂牌成立佛山南海日昌盛小额贷款公司,还与央企保利地产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兴海集团的跨界之举也是许多南海企业家多处掘金、谋求多元化发展的举措。

如果说,上述尚属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动作,那么,由兴海集团董事长陈亚海四兄弟的企业联合筹建、于2014年上线的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打通产业链条、推动南海有色金属企业共同发展。“我们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下游的物流、仓储等全部打通,集聚整个链条的资源,提供给会员企业透明、即时的信息。提升他们运作的效率。”陈浦枝说。据介绍,目前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尚在起步阶段,目前已有145家企业注册会员。

“在兴海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金属加工行业还是跨界发展,‘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难’一直是拦路虎。”陈浦枝表示,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则把传统的铺位经济模式,引导向席位经济模式发展,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采购成本高、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等传统贸易模式导致的缺陷。

此外,针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很多贸易企业缺少可以抵押的资产、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等“融资难”的问题,陈浦枝表示,未来希望能推动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的发展,完善行业大数据,吸引各类投资基金参与到供应链融资业务中来,解决企业融资难。

把有色金属企业拉回南海交易

纵观兴海集团的发展路径,“抱团发展”“跨界创新”是其中的关键词,而这也是南海大沥有色金属行业不断壮大、形成产业气候的主要原因。陈浦枝认为,这种产业气候是南海打造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础,但未来的发展不能离开互联网的理念,而广东有色金属平台就将在有色金属的线上交易上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希望能把南海的企业从上海有色金属交易平台上拉回来,在南海进行经济活动。”陈浦枝说。

《南海区建设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提升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引进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平台,结合优势产业,与国际性交易所合作发布产品指数。陈浦枝表示,希望能借助南海打造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的机遇,完善广东有色金属平台的建设,建立行业大数据。“企业更希望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能为其搭建一个与国际市场对话的平台、一个信息的窗口,比如国外企业对产品的需求、对质量的要求,包括数据和指标等。”陈浦枝说。

此外,南海打造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需要集聚企业、中介机构、银行等各方资源,也需要引入大量具有全球视野的外贸、管理人才。陈浦枝认为,无论是集聚资源还是网罗人才,兴海集团都准备好了。

从交通区位上看,广东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所在的龙汇大厦,位于南海城市新中轴的千灯湖南北轴以及大沥“广佛黄金商贸走廊”广佛路东西轴的交汇点上,身处广佛国际商贸城的核心区域,周边则环绕着中铝广场、南海铝型材协会大厦、华昌大厦、伟业国际大厦、坚美展贸大厦等有色金属总部楼群。随着地铁五号线等项目的推进,未来该地段将可实现无缝对接广州珠江新城、半小时直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而从甲级写字楼龙汇大厦的高层向外望,高端商业配套、优美的城市环境尽收眼底。“龙汇大厦从设计到建设,都是为了配合‘广东省有色金属交易平台’的发展,当然也能为全球有色金属采购中心实现产业集聚,广揽英才的目标服务。”陈浦枝说,借助这股东风,兴海集团也在探索从一个贸易商向行业服务商转型。

■声音

兴海集团执行总裁陈浦枝:

引入全球创新资源

助南企转型升级

兴海集团在有色金属加工和贸易行业积累了30年的行业经验和供应商资源,之前也与澳大利亚、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外市场有过合作,我们希望借这些资源助南海打造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一臂之力。具体到广东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则是为南海打造全球产品采购中心服务。以互联网的思维打通有色金属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汇聚包括物流、仓储、金融等各方面的资源,为会员企业提供透明、即时的交易信息,并通过积累起行业大数据,引入投资机构等,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从有色金属行业来看,产能过剩是目前较大的问题,导致企业之间价格竞争,从而摊薄了利润,因此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在我看来,南海打造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能够通过引入全球领先的制造工艺、质量标准等,为南海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

对于大沥企业来说,“抱团发展”是一直以来的传统,这也是兴海集团涉足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再联合兄弟企业打造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的几次跨界尝试中收获的经验。例如,除与央企保利合作之外,兴海也与本土几家公司抱团,共同在清远开发了房地产项目。此外,企业在做跨界经营时必须做好风险控制,咨询行业内专家的意见,“稳”字当头才能继续前进。

事实上,无论是企业自身的跨界发展,还是助力打造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如何吸引具有全球视野的外贸、管理人才一直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的经验是,以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式去引进人才,包括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合伙制等,然后通过打造企业的知名度留住人才。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