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拍下这幕暖哭所有人!寒冬里让你难忘的温暖
今日虽然好冷,
然而广州街头今日再次上演“暖心一幕”↓↓↓
八旬老人摔倒,众多广州街坊帮扶
▲2016年12月27日早上9时许,西门口颐高数码广场前的十字路口附近,一位刚去菜市场买完葱的八旬老人在回家途中不慎伏地摔倒。
▲八旬老人手里还紧紧的拿着刚买来的葱。

▲数十位街坊见老人趴在地上久久不能动弹,纷纷上前帮扶,有年轻的女孩俯下身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

▲有中年街坊赶紧打120叫救护车。


▲更是有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外国友人抽出纸巾帮老人擦去嘴角的血,并买来矿泉水让老人漱口,画面温馨感人。

▲大约20分钟后,医护人员和警察都赶到了现场。医护人员为老伯仔细检查。

▲由于身体无大碍,老人被警察送回了家。(广州日报记者 陈忧子 摄影报道 )
其实温暖一幕不只发生在街头广州任何地方、任何一刻都在不断上演着温暖一幕↓↓↓
一、公交司机抱老人下车
12月8日,一段“公交司机抱行动不便老人下车”的视频传于网上,一时引起大家的关注。
▲可以看到公交车靠站停车,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直站在后门准备下车,但老人双腿有点颤抖不敢下车。
▲公交车司机等待一会儿后,起身走到后门,张开双手将老人抱了起来,将老人家抱了下车。
这个暖人一幕感动了在场的乘客,有乘客拨打热线电话96900,希望主管部门表扬这名好司机。市民曾先生说,他当时看到这个情景很感动,他表示曾遇到野蛮乘客对待老人的事件,看到司机热心助人,关爱老人的事例后,感触很深。
记者了解到,故事的主人公是公交429线的司机张健文师傅。他说事情发生在12月8日13时许,当时他在罗冲围客运站靠站上下客,当乘客都各就各位后,一名年纪七旬的老人仍然站在后门下车位置,老人由于行动不便下车困难,他看了一会儿后,把车熄火停稳,走了下车来到后门位置将老人抱了下车。(广州日报记者 刘冉冉通讯员 杨军)
网友:好感动,司机太暖了
@哈哈哈我的昵称被占用了:广州人。今天第一次在上班高峰期搭公交,在有老人上车后,经常都有一个位置空的等他们。还有广州老人特别可爱,年轻人让位给他们,他们下车前一定要叫让位的人坐回去,其实我们都不会在乎坐不坐,可是老人们特别在乎。就算让位那个人下车,也会叫旁人坐着。心疼孙女儿的心情真的带到外面,太有爱了!
@喵花开半夏:而且经常遇到那些“啊,不用不用,我很快就到了”
@阮丸子_:一直觉得广州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
@闻评已隐居:这个必须点个大大的赞!!!!好人!!![赞][赞][赞][赞]
@1光年10万亿公里:很感动,这是个很温馨的画面,广州经济一日千里但广州的人情还是原汁原味!
@岑先森森:社会需要这种美美的司机 为你点赞!
@Jason_Jason_Jason:看哭了,好感动,司机太暖了
@德米凯利大漏勺:讲真 经常遇到让位给老人,然后说 不用不用,你坐吧,我一两个站就到了。 试过几次三个站过了,那老人还没下车,于是坚持让老人坐下。
@指海不惊:这是谁家爸爸?谁家老公?好男人!
@充满热情的年年岁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老如吾老点赞
@蜉蝣ZR:有次上车找了包好久发现没有零钱准备下车的时候司机对我说,下次给吧,当时真的很感动,这不是钱的事,这是被人信任的一种满足!
@033姗:其实有好多公交车司机都好好人的。前几天在正佳那排队等B27,就遇到一个特好人特正义的司机。他不仅让带有小孩的市民先上车,而且还制止了插队的人,并正义地说“别人排了很久的队才上车的,不能这样!你们也给我去排队再上车!”[赞][给力] (他还和等车的人聊天自拍[哈哈],这司机大叔也挺逗趣的!)
二、弃婴来就医医护人员当起“爹妈”
番禺区南村一名刚出生三四天疑似患有梅毒的男婴,还没仔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就被亲生父母无情抛弃了,然而,社会并没有抛弃他。
10月26日,这名男婴被救护车接到了钟村医院,经治疗,他梅毒指标转阴性,出了温箱后,男婴就住到了儿科办公室,7名儿科医护人员轮值当起了“爹妈”,给他添置奶粉、衣物,喂奶、换纸尿裤,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小家伙也从1.5kg的“干扁小猴子”长到了2.2kg重的“大小孩”。今日,记者获悉,12月13日,在钟村医院呆了48天后,该男婴已被送往了番禺区福利院。
急救:弃婴全身发紫 被送医院急救
今日下午,广州日报记者来到番禺区钟村医院,儿科主管医师黄泳君向记者讲述了事件经过。10月26日,番禺区南村的一名村民在老房子门前发现了一名婴儿,当时,婴儿被放在一个纸箱子里,身上未穿衣服,只裹了一块薄薄纱巾,婴儿冷得全身发绀,奄奄一息,村民连忙报了警。
接警后,南村派出所民警拨打120,钟村医院救护车将婴儿接回钟村医院儿科住院部救治。“刚来医院时,婴儿出现了呼吸暂停症状,全身发紫,情况很危险!”黄泳君说。医院儿科梁曾凤主任、马以兵副主任医师、主管医师黄泳君等医护人员立即给患儿吸氧,采取保温、心电监护、抗感染等抢救措施。
经检查发现,弃婴为男婴,出生约3~4天,脐带未脱落,简易胎龄评分为33周的早产儿,患有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低氧血症、新生儿黄疸、轻度贫血、动脉导管未闭,并检测出梅毒TRUST阳性。“我们在他左手臂和右脚血管处发现了针扎痕迹,估计是家人检查后发现婴儿患有梅毒,就把他丢弃了。”
梁曾凤表示,男婴之所以身体状况不好,与早产有关系。“由于他大脑呼吸中枢没有发育好,心肺功能也没发育完全,才出现呼吸暂停症状。”然而,经过医院介入治疗,该男婴脱离了危险,身体一天天好转。
12月5日,男婴出了温箱,由于无法联系到家属,小家伙只能住到了儿科办公室。12月13日,男婴正式办理了出院手续。出院记录表显示,“无名氏20161026A”,温箱保暖下体温正常,无气促、无呼吸暂停,吸奶良好、无溢奶,皮肤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无杂音,精神、反应良好。更令人欣慰的是,男婴梅毒症状也逐渐消失,“梅毒滴度从原来的1:128降到了1:4,指标由阳性转阴性。”梁曾凤说。
温暖:7名医护人员轮流当“爹妈”
“在住院期间,科室7名医护人员就轮流当‘爹妈’,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谁值班,谁就负责照顾小家伙。”儿科护长刘海连表示,医护人员在紧张工作之余自愿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轮流照料这名弃婴,为他添置奶瓶、奶粉和衣服,给他喂奶、换尿布、洗澡,医护人员待他宛如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梁曾凤说,由于小家伙身体状况不好,医护人员们照顾起来也格外仔细,生怕有意外。“最初,小家伙经常出现呼吸暂停状况,肛门括约肌和肠道也未发育好,排便也不畅。一旦有突发情况,我们就立即针对性治疗。”

“在大家努力下,小家伙越来越强壮,越来越来活泼!”近一个多月来,该男婴在钟村医院儿科多名医生、护士的精心照料下,从1.5kg的“干扁小猴子”长大到了2.2kg重的“大小孩”,生命体征稳定,身体状况良好。
“刚送到医院时,小家伙瘦得皮包骨头,样子黑黑的,身体很虚弱,连哭都没有力气,哭起来像一只小猫在叫。现在身体壮了很多,哭声也洪亮了,吸奶也有力气了。”说起小家伙的变化,梁曾凤难掩欣慰。
不舍:送福利院前全体医护人员合影

12月13日,在办理完一系列手续后,男婴被送到了番禺区福利院。在被送走之前,儿科7名医护人员还特意与小家伙一起照了张合影。在照片中,梁曾凤双手怀抱着男婴,男婴在小棉被中熟睡着,小脸红润,医护人员脸上也挂着笑容。
“真的很不舍得!与他相处了整整48天。照顾他,看着他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变得健康,就像自己孩子一样,有了感情。”护士长刘海连说。
梁曾凤还表示,婴儿先天性梅毒也并非不可治,只有接受正规治疗,都是可以控制的。“这位男婴患有疑似梅毒很可能来自母体。生父母之所以抛弃他,我们推测也很可能是误以为梅毒不可治,这是不懂医学知识。”
“小家伙越长越乖巧可爱,也越来越俊朗!”梁曾凤说,希望小家伙能健康茁壮成长,也希望他的爸爸妈妈能看到消息,到福利院接他回家。
医院:这是今年收治的第二个弃婴了
“为了救助这个小家伙,支出医药费一共2万多元,购买奶粉、衣服等费用大约有3000元,这些费用暂时由我们儿科垫付。”梁曾凤说。
梁曾凤还告诉记者,这已是今年钟村医院儿科接收的第二名弃婴了。据一份登记表显示,今年9月7日,一名出生约2个月的男婴也被送到医院,经过治疗康复后,9月10日,该男婴被转到区民政局救助机构。
今日,番禺区福利院反馈情况称,“经过医院治疗康复后,该男婴已转来福利院照顾。目前,孩子情况稳定良好。”
民政部门:会公告帮查找弃婴生父母
今日下午,记者致电广州民政局收养登记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弃婴、儿童被送到福利院后,会进行查找弃婴、儿童生父母公告,自公告60天内,弃婴、儿童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如不前来认领,收养登记部门可依法安置。“如果没有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认领,符合条件的人就可来领养了。”该工作人员说。(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黄泳君 李栋 )
三、@广东消防:讲述救火路上的一幕
2016年5月10日18时24分,广州天河中队接到冼村路一小车冒烟的警情。消防车行至体育中心路段时,遇到交通堵塞。此时,听到警报声的司机们一起打开右转向灯,纷纷为消防车让道。这暖暖的一幕让现场的消防员非常感动,在朋友圈上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好暖。
四、火了!广州有一面“墙”温暖整座城
广州有一面“友善之墙”:几个简单的挂钩,就能帮到很多人。

↑位于番禺市桥工农大街的友善之墙现场:多彩墙下可自取衣物
在墙上,任何人都能挂上想捐献的衣物,让真正有需要的人随时能把衣服取走。创建友善之墙的人希望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温暖地过冬。而且这种形式,既能免去繁琐手续,也能让那些无家可归者尊严得到照顾。义工们让它成为一面有温度的墙广州番禺的友善之墙位于工农大街2号,这面墙上有着两排各十个的挂衣钩,挂满了20多件衣服。
墙上还漆了充满阳光气息的儿童涂鸦作装饰,墙上写着:“如有闲置请留下,如有需要请带走。”挂钩上面还有一句“请留给最需要的人”。义工说,我们希望它成为一面有温度的墙。
记者留意到,墙上的衣服有羽绒服、毛衣,也有外套、牛仔裤等。衣服没有破损,有的还是九成新。
明月关助中心的义工们是2月2日开始布置“友善之墙”,恰逢服务中心举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冬令营,许多小朋友也来帮忙涂鸦,这面墙上留下了幼稚却童真的画作。
2月5日“友善之墙”正式启用,第一批衣服是之前市民捐赠给明月关助中心的,后来不少人知道“友善之墙”后开始主动捐献衣服,未来有温度的墙会更多。
↑市民:这样的方式可以等有需要的人拿来穿
林义平说:“这面墙我们命名001号,以后还会有002号、003号……每隔15天,墙上的衣服就会更换一次。”
记者了解到,友善之墙的内容还会扩大,以后不仅会有衣服,还会有图书等物品。义工们希望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友善之墙”在有需要的人手中流动起来。
“其实,我们创建‘友善之墙’的目的还有一个,这面墙的位置位于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旁边,我们希望来这里捐赠物品的好心人也能去那里看看,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带来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林义平说。(广州日报记者林静)
广州这样“有爱”的事例不胜枚举!
小编只想说:助人为乐 手有余香!
为广州这座“友爱之城”点ZAN!
来源: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片:广州日报记者陈忧子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