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省媒体齐聚韶关 重温粤北红色记忆

新浪广东
关注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回顾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在韶关的战斗历程,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韶关日报社承办的“南粤星火路——粤北记忆”纪念建军9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于7月12日—14日举行。来自中央、省主流媒体的记者齐聚韶关,重温红色记忆、关注红色历史、讲述红色故事。
据悉,“南粤星火路——粤北记忆”纪念建军9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旨在沿着南昌起义部队在粤北活动的足迹,探访革命旧址,传播革命故事,展示韶关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利用情况,反映我市革命老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及精准扶贫、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此次主题活动选取了许多具有重大革命历史意义的旧址作为采访点,主要集中在红色资源丰富、军民感情深厚、社会经济发展对比巨大的革命老区,包括:武江区重阳镇(曲江西水农民暴动旧址)、浈江区犁铺头当铺(起义军练兵旧址)、仁化董塘镇董劝书院(朱德董塘会议旧址)、乐昌坪石大捷旧址等。
此次主题活动邀请的媒体阵容庞大,包括:新华社广东分社、人民日报社广东分社、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等省级媒体;南方网、金羊网、大洋网、新浪广东、网易等重点网站;“南方+”、触电新闻、羊城派等手机移动端;韶关日报(韶关新闻网)、韶关市广播电视台(韶关民声网、韶城一周)等。此外,还特邀党史专家——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梁观福,全程为媒体记者介绍相关历史。

媒体记者在浈江区犁铺头当铺采访党史专家——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梁观福。
重走建军路,看韶关那些“红色故事”
在活动首日,媒体团先后深入到武江区西河天主教堂、重阳镇西水农民暴动旧址、浈江区犁铺头当铺探访革命历史,了解当地保护和利用革命旧址的有关情况。
重阳镇西水农民暴动旧址
据了解,西河天主堂(起义部队驻军旧址)原建筑坐北向南,三层建筑,由礼拜堂和两间房子组成,西式建筑风格,红砖墙,筒瓦。深32.5米,宽14.1米。在1927年冬,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南昌起义军曾在此驻扎。1927年12月初,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七八百人从湘南进入粤北,转战仁化、曲江、乳源、乐昌等地,12月12日,朱德部队日夜兼程南下支援广州起义,他经广东仁化县董塘辗转来到韶关,以国民党革命范石生16军140团名义将团部设在西河石狮头天主教堂内。党史专家向记者回忆道,12月14日,朱德在韶关得知广州起义已经失败后,转驻曲江犁铺头休整。
西河天主教堂(起义部队驻军旧址)
随后,媒体团来到浈江区犁铺头当铺探访革命历史,浈江区文新局副局长何忠向记者介绍,当铺是砖木结构晚清建筑群,围楼、门楼、铺面、住宅、当楼、庭院组成,占地面积1075平方米,是粤北地区现存较完整的商业建筑群。讲起过去的红军故事,何忠陷入了回忆:1927年12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800多人准备参加广州起义,经韶关时得知广州起义军失败,遂带兵转移北上犁市,以国民党范石生16军140团名义驻扎在当铺休整,朱德化名王楷,住在当铺楼上,至1928年初朱德部离开犁市向北进发。据了解,2012年11月梨市当铺被列入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升级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浈江区犁铺头当铺
追寻,仁化那一串红色足迹
在活动第二天,媒体采访团来到仁化追寻红色足迹,先后来到了城口铜鼓岭、城口红军长征纪念广场、城口正龙街、城口谭甫仁将军旧居以及朱德董塘会议旧址董劝书院、石塘镇双峰寨。
在仁化县城口红军长征纪念广场,当地老村民吴长城向记者讲述当年红军的事迹
在仁化县城口正龙街记者了解当年红军的事迹
石塘镇双峰寨
董劝书院位于仁化县城西12公里的董塘镇内,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37年),是悬山式四合院,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据当地老党史学者刘荣光介绍,1927年12月10日,朱德、陈毅率“八•一”南昌起义部队800多人从湖南汝城县经过仁化城口后来到董塘,曾经在董劝书院秘密召开第五区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骨干会议,决定发动董塘暴动,严惩地主恶霸,土豪劣绅。散会后,起义军在农军的配合下,乘夜出击,迅速逮捕了土豪劣绅33人。次日,召开公审公判大会,朱德在大会上宣传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揭穿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农民运动的阴谋,号召一切被压迫的农民群众团结一心,参加革命斗争。会后,处决了谭学云等27名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从而打响了粤北湘南起义第一枪。解放后,董劝书院在1982年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县政府拨款20余万元进行了维修,2015年12月被评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研究有关党史和农运史、传承革命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董塘董劝书院
红色乐昌,薪火相传
活动进入到最后一日,媒体团来到最后一站乐昌市,先后走访了乐昌市博物馆、梅花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坪石老街(坪石大捷旧址)、皈塘李氏宗祠(朱德召开会议旧址)。
记者走访乐昌市博物馆
梅花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
记者们来到皈塘李氏宗祠了解红军事迹
在坪石皈塘李氏宗祠,乐昌市原文联主席沈扬向大家介绍了相关革命历史。1928年1月22日,朱德、陈毅等从梅花大坪杨家出发,打着国民革命军140团番号,前往宜章县城,举行年关暴动。此后,革命活动在湘南数十县迅速展开,成立“苏维埃”政府组织,史称“湘南暴动”。2月初,朱德率部在坪石一带击溃国民党部二十四师许克祥部,同时在皈塘召开“坪石大捷”庆功会,其部队驻该村李氏宗祠休整七天。目前李氏宗祠仍然保留着朱德和陈毅当年办公、休息的原貌。值得一提的是,皈塘村是一片革命热土,在当年的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皈塘村有李传楷、李光中等60多位革命烈士。
沿着南昌起义部队在粤北活动的足迹,探访革命旧址,聆听革命故事,连续三天的采访活动让媒体记者们感觉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媒体团正陆续以全媒体的方式宣传报道可歌可泣的粤北革命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队进行英勇战斗的光辉历史,弘扬好伟大的革命精神。
记者:叶思灵
摄影:叶思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