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改造后,租金翻了5倍!南海人,请升级你们村的工业园!

南海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2014年以前的天富科技城,还是一个旧钢铁市场,产业低端。2015年,该地借力三旧改造政策,开始改造升级。

2014年以前的天富科技城,还是一个旧钢铁市场,产业低端。2015年,该地借力三旧改造政策,开始改造升级。

如今的天富科技城,高楼矗立,一批高新科技产业已然进驻,人才公寓即将开建,现代产业都市的蓝图已展开。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黄志豪表示,天富科技城不只是新园区、新工业,还是具有学习、居住等功能的新都市。

从低端的村级工业园到新都市,天富科技城的蝶变是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浪潮的缩影。

天富科技城进驻企业代表向区领导介绍企业发展。

今日,南海召开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工作现场督导推进会暨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动员会。会前,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黄志豪、区长顾耀辉率队参观了桂城街道的天富科技城项目和大沥镇的创客小镇项目。

目前,全区村级工业园685个,占地面积17.56万亩,大多存在产业低端、能耗大、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大大制约南海经济发展。

为推进全区685个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南海抓准问题,落实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响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攻坚战:

截至2018年5月,所有村级工业园中完成环保、安全生产双达标工业园数量共152个;

全区33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已基本完成5个,正在建设23个,正处洽谈阶段5个;

2018年,试点项目从33个增至60个,计划总投资687.26亿元;

探索出多种较为成熟,可复制的改造模式等。

“我们要创新发展、一马当先,首先载体要到位。”黄志豪提出,要以“全球创客新都市”为导向,引导城市治理开发与科技产业相结合,利用试点政策,做好规划,加快升级村级工业园步伐,一鼓作气,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

顾耀辉提出,必须扭住关键,精准发力,调动试点项目调动改造积极性和热情,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步伐,大胆创新,聚焦质量,做出亮点,做出示范,探索可推广、可复制模式。

划定线、设资金、抓环保

攻坚力度前所未有

村级工业园改造是一场攻坚战!南海全区有村级工业园685个,占地17.56万亩,存在产业低端、权属复杂、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为此,南海坚持改造提升和环境安全消防整治“两手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攻坚克难。

划定24万亩产业保护区

在政策引领上,南海出台多项政策,如划定面积24万亩的产业发展保护区等,明确在产业发展保护区内严禁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设立5亿专项资金扶持

在资金扶持上,南海成立了5亿元的村级工业园改造专项资金:

只要是“工改工”项目, 政府都给予20万元/亩的补贴,单个项目最高奖励超过50万元/亩,

设有基础设补贴,东部镇街“工改工”基础设施补贴8万元/ 亩,中西部12万元/亩。

安排2亿设立特色产业示范园区扶持基金,扶持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和进驻企业发展等。

多手段狠抓安全与环保

针对村级工业园的安全生产隐患和环保问题,南海采取多手段狠抓。

安全生产方面:

培训村居安全监管人员1908人,培训工业园区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32435人;

安全监管专家走进南海的村居、企业开展“诊疗”工作等。

环保整治方面:

委托第三方机构设计大数据监管平台;

开展春雷、炎夏环保巡查行动等。

2017年,所有村级工业园中完成环保、安全生产双达标工业园数量共152个;已完成环保专项整治214个;已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607个。

33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已基本完成5个,正在建设23个,正处洽谈阶段5个。试点项目已进驻42家,预计年产值9.08亿元。2018年,试点项目从33个增至60个。

试点项目布局

探索成熟模式

村民增收看得见

为进一步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工作,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南海始终坚持政府+市场两种手段,以公有资产撬动村集体、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目前,南海已经探索了5种较为成熟的改造模式。

公有资产出资改造的模式

样本:桂城天富科技城

天富科技城的前身是旧钢铁市场,低端化的产业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2015年,借力三旧改造政策,桂城公资办下属公司对该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响应桂城打造“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 的号召,定位为一个集生产、研发、办公、应用、生活为一体的都市型产业园区,以租金优惠等吸引高新科技企业进驻,成为科技型创新产业的新集聚地。

天富科技城是南海探索公有资产推动工业园改造的样本。

如今的天富科技城已成为茶饮、影视等“私人订制”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的集聚地,其中,2011年进驻的京奥科技公司年产值从800万元涨至4000万元。天富科技城这个常常被人学习的明星项目,也成为公有资产推动工业园改造的一大样本。

镇、村联合改造模式

样本:九江镇上东工业区

2017年以前,九江上东工业园还存在一大群低矮厂房,从事着能耗高、产值低、污染大的五金、塑料和纸箱的生产。

近年来 ,九江镇以上东工业园为试点,与上东经济联合社共同合作开发。上东经联社以集体工业土地流转金作为注资投入,九江镇公资办按股份占比以土地流转金同等价值的现金作注资投入,共同成立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成立后拆除了全部旧厂房,投资约6000 万元,兴建总建筑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多层厂房、农贸市场、公寓等。

九江上东工业区一期员工宿舍楼已基本完工。

按计划,项目建成后将引入高产值低能耗少污染的产业,预计首年租金收入约500万元,是原来租金收入的5倍多。

村集体自主或与运营企业合作模式

样本:夏北经联社扇面工业区

扇面产业园位于佛山市一环东线东侧,属于桂城夏北经济联合社。以前该园区主要覆盖一些低矮、粗放、污染型厂房,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008年,原旧厂房等矮小建筑被拆除,整理出40多亩面积的土地。2016年,扇面工业园改造进行,约8万平方米建筑的产业园区建成。

如今扇面工业园的改造采取村集体与运营企业合作的模式,由经联社出资约1.5亿元,在集体土地上建设自有物业,引进运营公司对园区进行运营。

夏北经联社扇面工业园改造项目效果图。

按照目前已经设计好新工业园的蓝图,产业园主要分布有生产车间、研发车间、商业办公,以及少量餐饮等配套。项目计划今年6月进行报建,报建完毕后启动预计为1年半工程。

附近村民反映,新产业取代污染企业,不仅环境有所提升,收入也升高了。

企业自主开发改造模式

样本:丹灶镇食品生产园区

位于丹灶镇横江海滨南路的海滨铁料城内,原为经营多年的专业铁料市场,土地性质为国有建设用地。

在政府“三旧”改造政策的指导下,该地块的权属人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利用该项目的交通区位优势,将部分铁料市场改造升级为新型的工业产业项目,主要引入食品加工类企业。

食品生产园项目占地面积22.57亩,拟投资超7000万元,计划建设4栋标准厂房,建筑面积可达4.2万平方米,将定位打造为省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配套最齐全的食品生产园区。

目前,项目地块内四座厂房已全部建成,并已办理竣工验收的手续,其中厂房3及厂房2部分已完成载体招商,其余正在加紧进行招商。

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模式

样本:丹灶镇联东U谷

在2008年以前,联东U谷所在的大金工业区还是一个聚集了近50家建陶、熔铸等厂企的村级工业园。

杂乱无章分布的建陶厂及熔铸、金属表面处理等传统企业,不仅社会效益较低,厂企生产排放的废水、废弃及噪音等问题还对附近的村民造成了不良影响。2008年,丹灶镇乘佛山市节能减排治污的东风,对该区域内的相关企业进行全面彻底关停整治。

该片区经过为期4年的土地整备,2012年借力三旧改造政策进行转型升级,规划以产、 城、 人融合发展为目标,以 “三旧” 改造为开发模式,以优质产业为城市支撑, 以生态公园为主环境配套, 以文化传承为内生动力, 打造国际化、 创智型高端产业综合社区, 推动区域产城升级,带动丹金新城建设。

联东U谷是大金智地高端产业服务区内第一个入驻的载体, 也是南海三旧改造、 村级工业园区升级为高端科技园的样本。项目实现了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 税收持续化、 产业集聚化、 人才高端化的目标, 提升了区域综合价值, 促进了产城人融合。

诚如黄志豪书记所言:“我们要创新发展、一马当先,首先载体要到位。”南海占地面积17.56万亩村级工业园,将是产业升级的载体所在,改革发展所在,全体南海人利益所在。

各位村民、企业家,行动起来!一起来对南海的村级工业园进行大升级!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