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斗门2018年度大事件!“TOP 10”你说了算

新浪广东
关注转眼间,2018年即将进入尾声。回望这一年,斗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我们深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上,斗门越来越有活力与后劲。斗门人用智慧与汗水,收获了一份幸福美满的安稳。这一年,斗门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呢?哪一件是你认为最有影响力、印象最深刻的呢?这一次,你说了算!“2018斗门十件票选活动开始啦!动动手指,选出属于咱斗门人的十件大事还有机会捧回2000元现金大奖!

2018斗门十件大事
候选条目简介
01
新担当新作为,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央核心领导再次视察广东,为新时代广东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吹响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斗门区迅速学习宣传,并把贯彻落实中央核心领导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以“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四个继续成为”新要求为重要依据和指针,着力将改革破题、质量提高、环境打造贯穿始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壮大实体经济,全面巩固斗门生态优势,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文化涵养滋润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将斗门打造为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和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抢抓新机遇,担当新使命,为珠海“二次创业”贡献斗门力量。
02
斗门区实施“十大行动”,扎实推进“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

斗门区发布《中共珠海市斗门区委关于推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的落实方案》,开展思想大解放学习讨论培训、斗门大发展深调研、深化“敢担当有作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责年等等“十大行动”,跳出斗门看斗门、跳出珠海看斗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等重大机遇中考量自身发展,在主动作为中赢得先机,在跨越赶超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03
斗门区委发出动员令,将斗门打造成为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

斗门在新时代肩负着破解珠海东西部发展不协调难题的新使命,肩负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使命,肩负着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新使命,肩负着接续改革开放生动实践的新使命。区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把着力点放在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上来,放在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
建设新斗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新理念的斗门。积聚新动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这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为重点,走出一条具有斗门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子。打造新样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共建共治共享,保障改善民生,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打造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之城,建成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和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
04
斗门出台方案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斗门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出台,方案提出通过三年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方案》从十个方面41个工作点,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要求,明确了职责,提出要通过3年工作,推动全区党组织引领“两新”组织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民办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显著增强,“融合式机关党建”工作新格局日益形成,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能力全面提升。
05
斗门区出台“斗门黄杨英才”计划,引才聚智打造人才高地

在“珠海英才计划”框架下,结合实际,斗门出台“斗门黄杨英才”系列政策,其核心内容是通过三个措施,对“珠海英才计划”进行两推动一补充:推动对企业引才育才的支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各类人才集聚;凸显斗门特色,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引进适应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份“斗门求贤令”,是斗门以思想大解放推动作风大转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政策创新,是对接、落实“珠海英才计划”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必将为奋力实现珠海“二次创业”贡献斗门力量提供智力支持。
06
斗门区持续推进“十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推动斗门高质量发展

从2014年起,斗门区每年都会推出“十大改革”,至今已连续5年共推出50项改革创新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斗门区在农村综合改革、田园综合体建设、事权重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和新亮点。2018年,斗门区聚焦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改革项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高水平谋划改革,高效率推进改革,高质量落实改革,集中制定落实系列改革方案,确保各项改革按照中央顶层设计扎实有力推进,为建设新斗门、积聚新动能、打造新样板注入动力和活力。
07
斗门出台“新30条”,投入1.3亿元力促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年,斗门区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大力推动“斗门制造向斗门创造转变、斗门速度向斗门质量转变、斗门产品向斗门品牌转变”,相继出台《斗门区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斗门区质量强区奖励办法》、《斗门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等多条举措,举1.3亿元扶持资金,围绕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四大质量建设,设立品牌建设、标准化战略、认证认可、政府质量奖项等42个奖励项目,细化了对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扶持举措,加大了对知识产权、创新载体、科研投入、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建设等板块支持力度,到2020年,斗门区高新技术企业将超过14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30个。
08
伟创力工业4.0旗舰园开工建设,斗门区招商引资精准发力助推实体经济

6月9日,伟创力与斗门区签订协议,将按照工业4.0的标准,对伟创力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工业园区——伟创力(珠海)工业园的厂房配置、设施和装备进行大规模的升级和改造,打造伟创力珠海工业4.0旗舰园。
2018年,斗门区大力实施开放引领战略,搭建经贸发展平台,做大开放型经济规模,全区签约总额大幅上升,签约正川科技、轩宇科技等等89个项目,签约总额137.705亿元,比去年签约总额提高135%。一系列招商引资优质项目带动了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以伟创力(珠海)工业4.0旗舰园、运泰利、光宇电池、斗门港、广丰物流、DHL等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物流等四大产业集群,正在爆发出新的动能,带领“斗门制造”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
09
斗门区乡村道路硬化累计达到200公里,乡村亮化进程加速推进

2018年,斗门区持续推进乡村道路硬底化路网建设项目,乡村道路硬底化工程新建、改建19条路和改造危桥1座,共计15.4公里,5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了100%硬化,硬化里程达200公里。同时,农村路灯安装工程作为2018年斗门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全区工程建设总规模为69.53公里,不仅保障了居民出行便利和安全,也将夜中的新农村衬托得更美丽、温馨,斗门的乡村“亮”了,也更“靓”了。
10
斗门区实施“三化三城”行动 努力打造美丽斗门样板

为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斗门区各级“定规则、立规矩、做标准”,掀起推进绿化、美化、净化,建设绿城、花城、公园之城的热潮,出台了全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1+N”方案和各类规范性文件,成立“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监督指导,并组建由城市景观、规划管理、市容整治、环境保护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推动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围绕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户外广告整治、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等等10个方面对城市环境进行“清理、规范、优化、提升”,使城市环境“干净、整齐、平安、优美”,成为展示斗门城市形象,体现斗门精神面貌,宣传斗门城市建设的新景观、新窗口、新名片。
11
斗门区投入10亿元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打造珠海西部生态新城

2018年,斗门区认真贯彻落实“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等要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上走在最前列,先后发布《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区划通告》和《畜禽禁养区养殖场清理工作方案》,全面启动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清理清拆工作,在全区投入4.87亿元开展清拆工作,累计清理畜禽养殖场(户)2145户。同时,斗门区投入5.77亿元开展黑臭河涌整治工作,总整治长度为21.05公里,启动黑臭河涌水生态修复PPP项目,目前8条黑臭河涌已初见成效,基本完成消除黑臭的阶段性目标。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斗门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通过全面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打好打赢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2
斗门区莲洲镇荣获“中国禾虫之乡”,培育特色产业强镇强村

6月2日,“中国禾虫之乡”授牌仪式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亚太水产养殖展馆四号馆举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正式向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颁发“中国禾虫之乡”牌匾,继“中国海鲈之乡”之后,斗门区再添一国家级荣誉称号。
13
斗门区在乡镇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不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斗门区积极落实中央及省、市部署,举全区之力开展 “三清三拆三整治”活动。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斗门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以《斗门区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为抓手,通过经费补助、政策扶持等举措,鼓励各村(社区)因村制宜,开展黑臭河涌整治、危旧房清理、厕所革命、村间路提升、微景观营造等,促进村居环境的有效治理,全面提升、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14
斗门区科学应对超强台风“山竹”,众志成城保卫家园

9月16日,强台风“山竹”横行肆虐,创下几个气象历史之最。对比去年“天鸽”的巨大破坏,今年“山竹”对斗门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被降至最低,实现“零伤亡”总体目标。连续两年遭受台风肆虐,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积极备战,顶格应对。斗门区委区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御和救灾复产工作,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台风来临前,斗门区周密部署供电、供水、通信、交通、市政等各项工作;台风登陆后,成立灾后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分析形势,落实下一阶段具体措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复产重建上来。在“主心骨”的带领下,全区干群一心,守望相助,用最短的时间修复城市“经脉”,生产生活秩序和城市干净整洁面貌迅速恢复。
15
斗门区投入3亿元新建5所,改扩建18所中小学,大力推进均衡化优质化教育

2018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包括前期)工程达86个,实际使用资金近3亿元,圆满解决全区10835名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难题。珠海中学项目顺利推进,将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新增约6000个公办高中学位;珠峰实验学校、齐正小学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加上实验二小新增年级,预计新增学位近1000个,将极大缓解2019年招生难题,西湖学校项目开工在即,规划占地面积51555平方米,将提供2280个学位,为全区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6
西部医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斗门区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6月27日,珠海市重点民生工程——珠海市西部医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珠海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出席启动仪式。该项目首期将建设1000张床位规模、定位为集医、教、研、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按照规划,珠海西部医疗中心将于2021年6月建成。
2018年,斗门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跨越,其中,遵医五院(斗门区人民医院)新院正式投入使用,占地160亩,床位近1000张,集医疗、教学、科研、防治为一体,是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三级医院;珠海市第二中医院(侨立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与此同时,斗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达到55元,家庭医生签约达237667人,重点人群覆盖率达70.41%,成功创建为10个妇幼保健优质服务省级示范区之一、全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白蕉镇、乾务镇、莲洲镇3家卫生院荣获国家“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
17
斗门区四大品牌活动影响广泛,乡村旅游热度持续火爆

今年以来,斗门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致力于打造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用开放的理念和思路去拥抱世界级客源,通过深入挖掘具有本土特色元素,斗门成功打造出“文化节”“体育节”“旅游节”“美食节”四大品牌活动,并以此为抓手,展示斗门特色文化艺术、传统民俗文化和餐饮文化,“吃在斗门、玩在斗门、乐享斗门”的口碑已渐入人心。预计今年全区实现接待游客8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14.1 亿元。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80.3 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6 %、11.5%和 10.4 %。
18
斗门6名健儿亚运赛场收获4金3银,斗门力量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第18届亚洲运动会8月在印尼雅加达开幕,由斗门区输送的6名运动员参加4个大项7个小项的比赛。斗门运动健儿冯国敬、梁丽平,率领中国男、女子龙舟队获得两金两银,白蕉籍运动员梁丽平奋力夺下直道竞速200米金牌,500米银牌;斗门籍运动员李强斩获男子200米单人划艇金牌, 6名斗门健儿,共收获4金3银。历年来,斗门曾先后向省队、国家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10多人,共获得各级赛事金牌多达1300多枚。
19
斗门区对黑恶势力“零容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斗门区态度鲜明,始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精神和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时刻将扫黑除恶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精心组织、高位推进、整体联动、层层落实形成强大合力,动真碰硬、持续发力、坚决“零容忍”、做到“落得实”、确保“有成效”,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性成效的同时向纵深推进。
20
斗门区644户低收入困难户喜迁新居,全面同步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2018年,斗门全面落实区内低收入群体3979户7032人的八大帮扶措施,已基本完成644户低收入困难户住房改善,全区已经拨付住房改善补贴款3000余万元,加快推进全区低收入群体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系统的建设,打通民政、人社、医疗、教育、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数据对接壁垒,对全区低收入群体的信息采集、建档立卡进行动态监测、动态管理。在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方面,加大资金补助力度,落实产业扶持力度,带动全区从事农业经营的低收入家庭,通过参与主导产业经营,实现增收脱贫,在实施社会保障帮扶方面,于2018年100%全面落实低收入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确保全面同步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一年又一年,斗门不断努力,突破自己,交出一份让大家满意的成绩单。上文诸多斗门大事中谁是你心目中的”2018斗门十件大事“呢?快来投票吧!还有机会获大奖哦!
评选办法
群众投票和专家评选相结合,从20个候选条目中选取得票最多的前十名。投票时间是2018年12月20日-2019年1月15日。
投票办法
1。关注“今日斗门”官方微信公众号,直接在本页面进行投票。
2。进入公众号后台点击下方“十件大事”一栏,即可参与投票。
3。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票”,也可参与投票。
4。注意:每个微信号只能投一次,最多选10个候选条目,投票后,编辑姓名或网名和手机号码发送至后台即可参与抽奖。

结果公布
群众投票于2019年1月15日截止,邀请有关专家评定,2019年1月下旬揭晓“2018年斗门区十件大事”,结果将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斗门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今日斗门”、斗门区政府网站、新浪微博@斗门发布等媒体平台公布。
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群众参与奖,其中
-
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
-
二等奖4名,奖金各1000元;
-
三等奖8名,奖金各500元;
-
四等奖80名,各奖价值200元美食现金券;
-
参与奖100名,各奖电影票两张。
2019年1月下旬公开抽奖产生获奖名单,每个参与投票的手机号码只能参加抽奖一次。抽奖获奖名单将在“今日斗门”微信公众号公布,并通过电话或者短信通知获奖者。
(来源:珠海市斗门区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