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主设备入厂 预计9月量产
摘要: 3月15日上午10时,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迎来企业建设的关键性节点,该公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以下简称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的主设备迁入厂房。
(通讯员 黄于穗、王山东、张成)3月15日上午10时,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迎来企业建设的关键性节点,该公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以下简称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的主设备迁入厂房。作为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预计该项目9月份可实现量产。届时将填补广东省、广州市 “缺芯”空白,带动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全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自去年3月厂房打桩,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搬入,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的建设进度充分体现了“广州开发区速度”,折射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和成效,为该区“打造企业和人才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作出最好诠释。

将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当天上午,在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厂区内,货车装载着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的主设备缓缓驶入。据悉,此次首批入厂的设备供应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向全球复杂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提供领先的综合性关键设备。
该项目主设备的搬入,意味着距离量产更进一步。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项目将于今年6月投片,9月可实现量产。这也意味着“广州芯”产业破局在即,广东省、广州市将告别“缺芯”时代。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成立,项目选址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创新园内。其半导体项目是国内第一座以虚拟IDM (Virtual IDM) 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厂,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已列为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
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一期投资100亿元,达产后将实现月产40,000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实现量产之后,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1000亿元产值。项目产品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可满足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需求。
5G时代正迎面走来,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即将迎来爆发期。站在产业发展的风口上,粤芯半导体公司的提速建设无疑为迎合创新发展潮流做好了恰逢其时的准备。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海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沿着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从深圳、东莞到佛山这一带,是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产业和科技创新最发达的区域,芯片产业需要巨大,而以往这一块主要依赖进口。希望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的投产能够改变这个局面,能够满足本区域乃至国内芯片需求的市场缺口,同时配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变革提供技术上的支撑。
集成电路被喻为“工业粮食”,是整机设备的“心脏”,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作为广州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的标志性项目,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填补广州集成电路制造的短板,加快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集聚的态势,带动广州乃至珠三角新一代信息技术、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自粤芯半导体公司落户后,已经有72家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项目接踵而来,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并且,粤芯半导体公司已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合力培养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人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6月2-3日,广州市半导体座谈会、广州半导体高峰论坛在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广州市半导体协会在该区宣布成立。而在去年的10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也在该区宣告成立,将更好的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产业联盟的平台作用,促进半导体产业在大湾区、华南乃至全国的联动发展。
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一直致力于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加速集聚,先后引进了一批“吸睛”十足的新项目。其中包括填补国内空白、自主研发并独立掌握产业化FPGA芯片技术的高云半导体,以及位处全球安防视频监控行业龙头老大的海康威视储存式集成电路项目等。
可以预期,以粤芯项目为龙头,“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为一体的作业模式将逐步构建,产业项目集聚集群集约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将逐渐形成。这对于区域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推动区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广州开发区速度”惊艳集成电路业界
作为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粤芯12英寸芯片项目一直备受业界瞩目。2018年3月打桩,同年10月主体结构封顶,2019年3月15日设备搬入,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搬入,粤芯半导体项目令人惊喜的建设进度真实体现了以“广州开发区速度”为代表的“广州速度”,令集成电路业界同仁赞叹。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陈卫表示,粤芯半导体公司是广州首座12英寸芯片厂、广东省重点工程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志性项目,落户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是公司的正确选择。在项目建设期间,区里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第一时间解决相关问题。政府高效的贴身服务,使得项目实现去年3月打桩、5月动工、10月主厂房封顶,今年3月中旬设备搬入,“广州开发区速度”令半导体行业的国际同行们叹为观止,也让公司今后有更加充足的信心。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企业和群众感受到了许多的惊喜。“来了就办,一次搞掂”、“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秒批”、“信任制筹建”、涉企证照“四十四证合一”等多张亮眼的营商环境改革名片,在多个领域创造了“广州开发区速度”、“广州开发区标准”,让很多“不可能成为可能”。
“粤芯项目的建设进展如此顺利,得益于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信任审批制度,令到公司可以在各方面同时推进建设,”李海明表示,“这就是广州开发区速度,我们感觉比一般的世界速度还要来得更快。”
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2018年以来,该区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比肩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秒批”政务服务领跑全国,政府门户网站斩获2项国家级大奖,政务服务水平和企业满意度在全市名列前茅。2018年6月,该区获批成为首个“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此外,该区获评“2018年度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市”。
据了解,新的一年,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吹响了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号角,提出要将营商环境作为企业和群众对地方政府的“用户体验”去提升,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奋力打造成企业和人才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全力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将区域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新高地,用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吸引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