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黄埔萝峰旧村改造项目展示中心启幕

摘要: 6月5日,黄埔萝峰旧村改造项目展示中心正式启幕。

通讯员 黄逸熹 6月5日,黄埔萝峰旧村改造项目展示中心正式启幕。记者了解到,萝峰旧村改造项目位于中部科学城板块的中心城区范围,该项目将新增3.97万平方米产业用房和18.57万平方米公建配套设施,计划打造成为集优质商务、生活配套和教育基地于一体的全市乃至全国示范性城市更新标杆项目。

项目规划:科学城重要提升节点

《广州市黄埔区萝峰旧村改造实施方案》于今年3月6日获得正式批复。根据批复,萝峰旧村改造项目建新范围约8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37万平方米。该项目批复实施将释放相应的土地资源,以产城融合的改造思路调整功能、优化布局,提供优质的居住及服务配套,引入科技创新产业,从而推动中心城区功能的完善和环境品质提升。

一是优化升级地区产业结构。项目着力打造香雪大道创新创业走廊,结合萝峰村改造,引入国际品牌高端酒店和重大产业项目,在片区范围设置总部办公、科技创新、生产服务办公、加速器、商业综合服务、旅游配套服务、休闲娱乐文化产业等,助力黄埔区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是配足市政和公建配套。项目共规划建设158处、建筑面积合计18.57万平方米的市政和公建配套,包括中小学项目、社区邻里中心等,将引入国际名校、省级示范学校等名校资源,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和环境品质,打造黄埔区优质教育基地,更大地提高和改善该区域的教育服务水平。

三是打造旅游文化新品牌。结合旧村改造,项目融入新的元素,规划建设具有萝峰特色和区域意义的公共服务中心,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擦亮“萝岗香雪”名片。

四是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项目规划建设集体物业约36万平方米,为村民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分红收入提供保障,极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

更新部门:全力推动项目实施出新出彩

据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萝峰旧村改造项目获政府批复后,紧抓机遇,乘势而上,紧紧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一鼓作气部署和推动萝峰旧村改造项目批后实施工作。

一是深入部署批后实施任务。项目批复后,区城市更新局及时主动到萝峰社区开展工作部署,指导项目改造主体编制项目分期实施方案和补偿安置方案,倒排任务计划,指导改造主体成立项目公司和开展资金监管前期准备工作,并密切跟进实施方案的表决进度。

二是重点开展手续报批协调。区城市更新局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力度,特别是在项目控规调整、用地报批方面,提前与相关部门对接并协助改造主体开展前期材料的收集,确保项目规划、用地手续稳步推进,力促项目尽快全面施工。同时,结合项目实际,在条件允许下,协调相关部门支持优先启动老人福利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配设施建设。

三是全面拉开签约拆迁帷幕。区城市更新局提前介入指导、跟进项目签约拆迁工作。一方面,指导改造主体于3月22日召开全村征拆动员大会,督促协助其按照“先拆后建、拆建并举、以拆促建”的原则制定项目拆迁计划,快马加鞭开展测量拆除、安置房展示区和签约中心建设、老人安置等工作。另一方面,指导改造主体建立“美丽萝峰”微信公众号,全方位加强对项目宣传报道,让村民和社会各方及时了解项目改造实施真实情况,增强村民参与改造的信心,提高签约积极性,并指导其通过组织召开社长会议、培训学习会议、现场办公会议、系列宣传动员大会,进一步加强思想动员。

在刚过去5月28日广州市黄埔区举行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中,萝峰旧村改造项目已作为此次活动的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动工。

合作企业:打造城市更新“高质量”样板

在广州黄埔萝峰旧村改造中,项目合作企业星河湾集团亮出了推动萝峰城市更新品质升级的“组合拳”。

项目重点在保育城市人文内涵的基础之上,与城市布局和发展、产业规划和导入、城市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提升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萝峰村具有800多年的历史,素有“美丽萝峰”之称。位于广州黄埔区的古老村落,村内有玉岩书院、萝峰寺、萝岗香雪公园等景点,整个村落自然环境优美、风貌保持原生态的特色。对此项目注重以“文化复兴”引领旧城新生,由人文这一内核驱动资源新生,结合外力规模化提升软硬件品质,既促使萝峰达成城市更新,同时保留原有萝峰人文风貌;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等优质理念引入城市旧改,推动区域综合运营水平的提升;融入与周边市政、交通、景观等一体规划,让萝峰旧村真正实现与广州乃至大湾区的无缝接驳。

另外,本次萝峰旧村改造项目有不少亮点:

一是在规划设计布局方面分别针对原居民安置复建,未来不同的产业布局,区内的商业和教育配套,历史文化保育发展,自然环境的升级和优化提升,均做了全方位、长远的规划。

二是在环境的打造、园林的配套上,本项目则根据特有的山地丘陵和香雪林的实际地貌,进行了深入的环境设计,将周边地形、地貌、溪流、植被和项目本身的园林规划进行了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共生。

工作全貌:实现黄埔新时代城市更新有新作为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中心区,黄埔区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开拓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九项重点工作的部署,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新时代黄埔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助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督导协调服务为抓手,推动项目实施落到实处。继续坚持“一手抓项目报批、一手抓项目实施”“两手抓、两手硬”的做法,将步子迈出去、身子沉下去,以“马上就办”的精神落实好“统筹、指导、协调、监督”职能。黄埔区城市更新投资总额、已批项目、开工面积等任务指标5年来稳居全市首位,连续两年在全市“三旧”改造年度考核中排名第一。

1。改造规模总量大。经省国土资源厅核准,截至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三旧”改造总用地面积约51.6平方公里;已获批的全面改造项目36个、微改造项目40个,改造用地总面积约1040公顷。

2。经济拉动占比高。截至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累计完成商品房销售252万平方米,其中201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5亿元,完成商品房销售68.5万平方米。

3。项目推进速度快。截至目前,已开工的全面改造项目27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13个,开工面积约59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333万平方米,累计竣工安置房面积83万平方米。

二是以实施规划覆盖为抓手,推动核心要素全面提升。推行“一街(镇)一张图,改造方案全覆盖”,通过“建章立制、画地为牢”,以每个街镇为单位,全面厘清本区域需要全面改造的旧村数量,框定每个旧村的改造范围,明确每个旧村的改造规模和配套指标,梳理政府可掌控的建设用地,从而有利于加快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价值创新园区的建设和重要城市节点的提质,同时形成公服配套“一张图”,确保从单个旧村改造到整个片区整体功能提升,实现政府、村和改造参与者的共赢。利用创建“三旧”改造新试点及职能划转等契机,于2019年2月成功组建区城乡规划委员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拟通过优化整合城市更新项目控规调整的报批流程,打造城市更新审批实施“一条龙”服务。

三是以坚持产业优先为原则,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旧村改造升级版,引入实力强、品牌好、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开发企业参与旧村改造,实施“软硬改造”兼施,统筹“物理改造”和“化学改造”相结合,既要改善居住条件,又要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长久造血功能。二是谋划产业导入,协助改造主体挖掘自身的产业内涵或策划新的产业项目,同时强化约束机制,确保项目在产业转型中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三是配建产业用房,近年以来,茅岗、笔村、火村、暹岗、红卫等旧村改造项目均谋划政府统筹地块,共配建27万平方米的物业作为产业总部载体,进行公配设施、人才公寓的配置和产业项目的招商。

四是以创建创新试点为契机,推动改革开放再次出发。2018年9月经省政府同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成为广东省 “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在深入调研、广泛摸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迅速完成《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展“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编制并经市政府同意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备案,提出构建新形势下的城市更新“十大体系”;及时梳理、总结项目审批实施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目前正在加紧编制区级城市更新办法,项目审批、批后实施办法,微改造实施办法等“1+3”系统政策文件。力争通过创建试点成为全省“三旧”改造工作的尖兵,形成新时代“三旧”改造的新模式、新理念、新举措、新方法,为全省“三旧”改造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