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荔枝湾民俗文化节:百舸奋臂云霄动 龙舟渡处浪飞扬

摘要: 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由荔湾区文化商旅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九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五月五•龙船鼓”系列活动在荔枝湾举行盛大的水上游龙仪式。

(通讯员 荔文商旅)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由荔湾区文化商旅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九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五月五•龙船鼓”系列活动在荔枝湾举行盛大的水上游龙仪式。端午佳节,荔枝湾涌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广州各地共20多条龙船汇聚荔枝湾,秀龙、斗龙、舞龙,锣鼓喧天,龙舟斗艳,一片欢腾。最为瞩目的,正是500多年历史的盐步老龙千里迢迢从佛山过来探“契仔”,与470年的“仁威”老龙相遇,现场盛况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庆的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形式多样。在这个麦黄粽香的节日里,人们无论吃粽子还是划龙舟,都是在纪念和传承屈原身上的爱国主义之魂。

展朝气岭南少年英姿飒爽“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五月五游龙仪式当天,活动以荔湾区教育局组织的多名学生带来的中国传统舞狮、岭南武术表演拉开帷幕。柔美而刚健的粤韵体操更是一展“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风采。

扬粤韵,书画旗袍舞动西关。水上舞台上, 一支东方创意舞蹈《鼓上舞》吸引了市民群众的目光,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站在我国特有的工艺品——雕龙大鼓之上,柔中带刚地甩动长长的水袖,舞蹈伴随着鼓声,仿佛千军万马尽在眼前,气势磅礴、汹涌浩荡;当旗袍遇上书画,书画赋予旗袍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旗袍的展示又提升了书画的艺术品味。数名知名书画家妙笔丹青现场创作,百名旗袍女子带来水墨兰亭旗袍秀,两种文化元素碰撞融合,相得益彰,一举将活动推向高潮。

拾粤趣,经典元素穿越古今。广州有句经典的俗语,叫作“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西关小姐们作为时代女性的典范,思想开放,敢为天下之先,是西关文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儿时路边鸡公揽的叫卖声是每个西关人儿时难以忘怀的记忆。“西关小姐”和“鸡公揽”当之无愧成为西关经典形象代表。正值端午佳节,“西关小姐”与“鸡公榄”表演人员沿途走秀并与游客合照留念,唤起儿时回忆,重现西关经典。此外,活动还邀请了广州市粤语讲古艺术重要传承人颜志图先生为大家现场表演广东著名传统曲艺品种之一——龙舟说唱,让大家一饱耳福。

彰粤彩,桨声磅礴龙舟探亲。在荔湾泮塘,每年五月初五、初六这两天都有一个“龙舟探亲”的传统习俗,习俗延续近500年,从未间断,一艘艘龙船,一段段亲情,寓意乡族和睦,代代传承。

在击鼓的助威下,水上舞台举行隆重的授旗授青仪式,将旗帜和稻穗一一授予各条龙舟代表,以激励龙舟健儿们奋勇前进,争立潮头,并以积极拼搏的精神面貌祈求一年的好运,祈求荔湾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授旗授青仪式结束后,由荔湾区领导为此次参赛的龙舟队簪花挂红。

点睛、簪花挂红后,龙舟击鼓起航,水上巡游正式开始。一艘艘红底金鳞的龙舟溯流而上,将荔枝湾涌犁开道道白浪。龙舟健儿雄浑粗犷的吆喝声混和着桨声、锣鼓声,响彻云霄,激荡人心。龙舟健儿们经过半个多月的练习,精神抖擞地在荔枝湾大显身手、一展风姿。龙舟上,划手、跳头、鼓手、锣手们都穿着统一服饰,船头船尾的旗手更是卖力地配合龙舟前进时起伏的节奏,进行“跳投”表演。

在龙舟队伍中,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当属盐步老龙。盐步老龙的“老”有三重意义,一是“资格老”——约有500多年历史,以长者身份出现;二是“姿态老”——在传统的龙舟竞渡活动中,只进行游龙表演,不参与竞赛;三是“形态老”——颌长白须,在众多龙船中,长须的并不多,长白须的在珠三角更是绝无仅有。

近年来,以龙舟文化为载体的西关文化一直被传承推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到龙舟文化的传播事业中。广州地区龙船探亲传统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龙船文化,是乡贤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包含着和亲睦族,村落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厚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今年节庆活动特别邀请了香港离岛工商业联合会代表与荔湾区龙舟队伍一同畅游荔枝湾,共同投入到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中。一直以来,岭南地区和港澳地区的历史渊源深厚,既有不同的特质,又有一脉相承的历史、同声同气的语言、民风相近的习俗,粤港两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核和联系紧密的人文价值链,这次两地携手参与传统节庆活动,更好地增进两地文化交流,展现“粤港澳大湾区一家亲”的真挚情谊。

荔湾端午粽情粽意。“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是穿越千百年的历史记忆,它寓意着团圆,和谐,美好的生活。吃粽子从古往今都是人们寄望通过纪念屈原,愿景国家富强、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传统习俗。今年,荔湾湖公园设立的DIY粽子摊位大受欢迎,人们一边细致地包着自己的粽子,一边感受独具西关风味的节庆气氛。与此同时,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的8名书画名家也在现场即兴创作,挥洒自如地展示着他们心中的荔湾端午。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荔湾区通过“五月五•龙船鼓”系列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节日文化,对于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九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五月五·龙船鼓”

游龙活动流程表

环节

时间

地点

内容

狮群舞兴荔湾—南狮表演

2019年6月7日(五月初五)9:30-9:40

水上舞台

组织5头醒狮助阵“五月五·龙船鼓”端午活动,活跃气氛。

武魂传承少年强—岭南武术

2019年6月7日(五月初五)9:40-9:45

组织20-30名小学生进行岭南武术表演,尽展“少年强则中国强”岭南风采。

跨界体操扬粤韵—粤韵体操

2019年6月7日(五月初五)9:45-9:50

组织南海中学40-50中学生进行粤韵体操表演。

声入人心奏粤音—广东音乐

2019年6月7日(五月初五)9:50-9:55

邀请4-6名广东音乐曲艺团成员现场演奏广东音乐:赛龙夺锦。

水墨丹青观粤韵—水墨旗袍秀

2019年6月7日(五月初五)9:55-10:10

丹盧书画艺术苑组织100名表演人员身着岭南风味旗袍穿插走秀,水墨画大师现场挥毫展现国粹,为现场观众带来百人旗袍水墨秀表演。

气贯长虹撼荔湾—鼓舞表演

2019年6月7日(五月初五)10:10-10:15

活动当天飞舞团的舞蹈表演人员在24个鼓组成的浩大鼓声里翩跹而舞,打造一场视觉与听觉盛宴。

旗开得胜点龙睛—授旗仪式

2019年6月7日(五月初五)10:15-10:25

为每队龙舟队伍授予稻穗、旗幡,随后邀请嘉宾为龙舟簪花挂红、点睛,并邀请嘉宾击鼓,舞台上鼓乐齐鸣,龙舟正式起航,巡游荔枝湾及荔湾湖。

群龙戏水探龙亲—龙舟探亲

2019年6月7日(五月初五)10:25-11:00

荔枝湾、荔湾湖

20条龙舟将浩浩荡荡巡游荔枝湾、荔湾湖,为现场观众开展最具广味的龙舟探亲表演。

祥龙撒福佑西关——散龙膥

2019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六)9:30-10:30

水上舞台1号楼

“膥”字与“春”同音,散膥时,身穿龙舟服装的村民把“膥”从高处向下洒,而屋下的游客便纷纷把伞打开,并把伞倒过来举过头顶,或用斗笠、草帽等工具,接着从瓦顶上撒下来的“龙膥”,沾喜气,祈求世代平安。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

2019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六)

荔湾博物馆广场

邀请省级以上传承人参加展演活动。由芳村实验小学学生醒狮表演开场,“三雕一彩一绣”项目传承人现场制作展示技艺,剪纸传承人现场教授剪纸,西关水菱角现场制作品尝,岭南咏春拳师徒表演展示,西关正骨寻医问药等省级以上传承人为大家表演精彩绝伦的非遗展示。

常态活动

2019年6月7日-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初七)9:30-17:00

蒋光鼐广场、梁家祠、凌洲岛

1。端午赏龙鉴龙韵——展示龙船、龙船鼓、广东醒狮等与端午节、龙船相关的习俗文化。2。巧夺天工秀风韵——引进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创意作品,展现荔湾非遗的现代性。让民众领略非遗作品,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

 特色活动项目

非遗古琴

2019年6月7日-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初七)每天两场古琴展演:11:00;15:00开始

廊桥一楼活动体验区

听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尝试穿越古代的感受,现场录视频上传至抖音(或小红书)并@商家,可送一节古琴课体验课。活动出品[紫泥山馆]

粤语讲堂

2019年6月7日-6月8日(农历五月初五-初六)每天一场粤语讲解:10:30开始

廊桥一楼活动体验区

粤语文字在古代已有出处,邀请抖音网红彪哥现场与大家互动,讲解古汉语的故事,也可测试自己的认字水平。活动出品[紫泥山馆]

茶艺文化

2019年6月7日-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初七)每天两场茶艺展示:10:00 ;15:30开始

廊桥一楼活动体验区

茶艺表演:在阴凉舒适的廊桥里,品茶欣赏表演,岁月静好,享受简单生活。活动出品[紫泥山馆]

南国醒狮

2019年6月7日-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初七)每天两场体验活动:10:00-11:30;14:30-16:00

凌洲岛南国醒狮

醒狮体验活动:每场1.5小时,可接待10个亲子家庭参加。体验活动包括:醒狮卡纸涂鸦、画狮子脸谱、砌乐高积木狮,活动免费。活动活动出品[南国醒狮]

芒种·治龙事

2019年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15:00-17:00

廊桥一楼(江湖边楼下)

酒与乐的对话:岭南箫社、声声不觉器乐即兴团体,演出主题结合节气和端午龙事,和江湖边的杯中酒、弦上风光的碰撞。活动出品[江湖边]。

声声不觉即兴演出

2019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六)20:30-21:30

廊桥二楼江湖边小廊桥

传统乐器即兴演出:古琴、吉他、箫因空间而生发,据此心而成型。活动出品[江湖边]。

江湖边小廊桥开幕专场

2019年6月9日(农历五月初七)15:00-17:00

廊桥二楼江湖边小廊桥

暗喜风光胜昔年:‘江湖边’是一家网红店,集合传统酒文化、音乐创作、演出活动、生活方式探索的小酒馆每周六晚以及逢节气之夜,有相应演出及活动。秘密后院再演《江湖边》暨江湖边小廊桥开幕专场。活动出品[江湖边]。

[龙舟巡游队伍](暂定)1号船仁威首二三约(长龙)、2号船盐步老龙、3号船仁威首二三约(长龙)、4号船泮塘女子龙舟(中龙)、5号船茶滘、6和7号船坑口(2只)、8号船葵蓬、9号船盐步桥头、10号船盐步学正东约、11号船坑口一队、12号船番禺植村西约、13号船越秀杨箕村、14号船石井桥东(中龙)、15和16号船汇龙堂(2只)、17号船仁威四约、18和19号船仁威五约、20号船泮塘青年号。

[祥龙撒福佑西关]6月8日,在1号楼和1号楼前的小广场举行,散龙膥,“膥”是广州方言“蛋”,“龙膥”,即是龙蛋。“膥”字与“春”同音,散膥时,身穿龙舟服装的村民把“膥”(三华李),从高处向下洒,而屋下的游客纷纷把伞打开,并把伞倒过来举过头顶,或用斗笠、草帽等工具,接着从瓦顶上撒下来的“龙膥”,沾喜气,祈求世代平安。

[精彩预告]“五月五·龙船鼓”系列活动,6月8日至9日精彩继续,欢迎媒体、游客、市民们前来观看。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