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 2020年南海区七个镇街主要这样干

新浪广东
关注1月1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召开。南海区七个镇街党委书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纷纷放出“猛料”!
2020年,我们主要这样干▼
桂城街道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
◆立足广佛同城化,抓紧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发展机遇,主动接受广州、深圳、港澳的资源辐射。
◆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三龙湾三山片区要加快广州地铁11号线往北延伸入广州荔湾区,同时提早谋划如何对接广州地铁10号线及19号线。加快推动长江路的东延、番海大桥的建设以及清风路的东延、夏东路的北延等项目,进一步打通广佛出入口促进资源流动,实现桂城跨地效应。
◆继续改善生态环境,如桂城滨河景观带、三个千亩公园的建设,规划三龙湾大道以及佛山一环桂城段的景观改造。对于已经完成规划的项目要加快实施,实现人在公园里工作生活、在城市游山玩水的新型城市构想。
◆抓好村级工业园整治改造,攻坚克难打赢硬仗。在确保整治改造3700亩的目标基础上,今年争取超额完成20%。拓空间、促转型是桂城的发展需要。通过“三旧改造”和村级工业园改造拓展空间,承接广佛等地的更多资源。针对此项任务,桂城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链条式”实施。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今年启动机关效能改革,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效率,特别是加快项目落地及建设,赢得在竞争中的先机和时间。
九江镇

九江镇党委书记徐永强
◆进一步夯实生态立镇,九江有西北两江,是重要的水源地,今年会强化自然生态的保障,进一步加强河涌治理,推进乡村污水截流工作。在城市生态方面,将重点打造南国酒镇这一特色小镇,并进一步推进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产业兴镇方面,重点围绕两高四新,尤其是珠江西岸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今年要在已经打造的医卫用无纺布产业集群集聚的基础上,重点服务比如东丽水处理膜等重点项目,围绕医卫用无纺布中端和下游链进一步进行延伸,进一步吸引相关企业落户,打造全产业链的支柱产业,使九江在未来发展中有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文化活镇方面,重点围绕“环西樵山”,和西樵镇的文旅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形成文旅带,统筹现有的自然资源,深入挖掘人文资源,使得九江的人文资源能够活起来、用起来。
◆民生实镇方面,重点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老百姓关注的难题,重点推进小学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医院以及卫生服务中心站点的建设,更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低保五保户,让他们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有充足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西樵镇

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
◆空间赋能,打造产业新西樵,举全镇之力拓展产业空间,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按照要求,西樵镇将完成超2900亩拆除任务,我们将从人财物重点保障,坚决完成这个目标。
◆将聚焦五大连片重点改造片区,总面积达13050亩,每个片区都有特色产业主题定位。聚焦这些片区,加快低端厂房拆除,建设高标准的新型产业载体。2020年西樵计划开建5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产业载体,力争建成3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引入一批成长性的先进制造业,为西樵产业多元化、结构调整腾出空间。
◆边拆边引,招商引资。2019年西樵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成功案例,通过项目落地助推村级工业园改造,最终成效是通过产业进驻、新产业进入,提升镇内产业规模、企业税收,改善环境和安全生产。
◆目前南海正在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创新改革实验区,启动十大示范区建设,其中涉及西樵的环西樵山片区。西樵将重点对这个片区投入建设,实施文旅、乡村振兴、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创建国家生态公园相结合。一方面推进乡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另一方面,以水网、绿网、轨道、绿道将听音湖片区、官山老城区、山南片区串联成线,实现示范带的建设。西樵在环境整治、生态保护方面更要先走一步,一是加大西樵山和西岸茶山的林相改造,二是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公园的进度,三是推进全镇主要路网两侧的综合整治,四是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见缝插绿”,尽可能建设街心公园、村心公园,使西樵的绿化环境走上新台阶。
丹灶镇

丹灶镇党委书记张应统
◆坚定不移地推动丹灶的制造业创新的发展,做好氢能源产业和智能安全产业。希望在这两方面,招大商,大招商,不断地做强氢能源产业,推动招商项目的建成投产。同时谋划日本科技园,希望能够在中日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基础上,以丹灶的产业优势为基础,推动科技创新,推动与日本高端的科技产业合作。
◆城乡融合,在城乡融合方面的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城区的提升改造,二是乡村的连片振兴,三是村级工业园的改造提升。成立五支队伍,也称为“四加一”队伍。四个队伍是指做城区的改造提升和两个村级工业园的改革提升,另外一支队伍是指乡村振兴队伍,负责有为水道的连片示范。通过整个团队来推动丹灶的一岛两湖十里片区的城乡融合工作。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做好重要事权清单的管理;加大农村党支部和两委干部、党员干部的后备人才库的建设;再一次强调丹灶的有为精神,“立志敢为、崇实善为、担当有为”,进一步地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完成区委区政府的重大任务。
大沥镇

大沥镇党委书记刘浩文
◆推进广佛全域同城的战略部署,大沥作为广佛同城的一个桥头堡、先行区,重要的是把环境跨界和治理要落实好,特别是城市的主要出入口的建设。
◆千灯湖轴线是大沥的一个主战场,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一轴就是千灯湖的轴线。两翼是盐步、黄岐两个片都一起改造。三城是指片区的三个旧城区一起改造,城市更新。多园是指大沥约两万亩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将严格按照区委部署落实此项工作。
◆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是关键。大沥现有四个传统产业,包括中国铝材第一镇、中国商贸名镇、中国内衣名镇、有色金属名镇。必须要通过加快转型升级、跨界创新,将我们的四个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到位。在招商引资加大力度,充实一轴两翼的发展。
狮山镇

狮山镇党委书记林健
◆目前提出的广佛全域同城,对于狮山是个很好的机遇,狮山和广州之间更多的还是产业的对接,需要想办法引入广州的优势产业,把狮山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狮山的核心竞争力是制造业,工业产值占了南海的55%左右,今年计划在狮山3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更多的现代工业园和现代企业,将亮点擦得更亮。未来狮山也将继续坚守制造业,打造产业化的城市。
◆对于一个产业城市而言,如何留住人才是重中之重,这是狮山的短板,也是未来的工作重点,今年希望在推出人才房及相关政策上有所突破,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狮山也将配建更多的人才用房,另外也会在学位上向人才倾斜,将更多学位留给在狮山做贡献的企业经营者、管理者。
◆交通建设也是今年的一大重点工作,狮山位于南海中部,担负着一肩挑两头的责任,和东部的交通联系相对好一点,但和西部特别是丹灶的联系,在公路交通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博爱路的建设要加快推进。
◆狮山目前还有很多交通路网正在建设中,轨道交通方面,佛山地铁三号线正在按计划进行施工,四号线还在推进中,希望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狮山的镇内轻轨能够完成由谋划到规划,再到设计到建设的过程。
里水镇

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
◆广佛全域同城:围绕交通同城、产业同城、环境同城、服务同城四方面做好广佛同城工作,通过同城工作带动里水各方面发展。其中交通同城方面将重点推进有轨电车、环镇北路及碧江大桥建设进行深化;在产业同城方面会加快推进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希望重点发展一批大数据、互联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带动里水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希望能与白云区的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联动,打造广佛同城数字经济合作示范区;在环境同城方面,会与广州联手共治广佛跨界河涌,加快推进里水河流域治理,实现水清岸绿;加快推进里湖新城建设,营造宜商宜居宜业宜创的营商环境,重点推进里湖中央公园、金溪湿地公园等五个大公园建设,提升里水人居环境;在服务同城方面不断提升里水城市管理水平、社会治理水平、医疗教育等公共民生服务水平,集聚优秀人才促进里水发展。
◆城乡全面融合:借助南海区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契机,里水提出打造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以环境共美、产业共融、家园共管、服务共享为理念,加快里水城乡环境、产业、治理、服务全面高质量发展,探索党建引领三园三治城乡发展新模式。
◆村级工业园改造全面发力:围绕一园一策、连片混合联动改造为重点,争取拆除3700多亩工业园区,推进里水四大连片超千亩工业园区改造,希望打造四个各具产业主题的新型产业社区,为里水空间再造及产业集群再造取得突破。
◆产业平台全面推进:围绕佛山一环创新圈,以中国中药产业园、智能家居创新平台、新材料国际创新产业园、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为抓手,四个平台全面发力,通过空间整理、土地整理、招商引资、园区配套服务,全力加速四个平台建设,带动里水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
◆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启动党建引领六大提升工程,包括组织力提升工程、机关高效提质工程、星火培育工程、农村三治融合工程、城市社区融和共治工程、网格化精细管理工程,通过六大工程构建适合里水城乡发展社会治理体系,为里水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佛山南海
蓄势待发,未来可期!
(来源:“南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