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启用

摘要: 1月23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蕉门河中心区水岸广场的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正式启用。

1月23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蕉门河中心区水岸广场的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正式启用。这是继2019年12月15日第二届大湾区生活艺术节后,广州市南沙区在文化保税领域的再次出新出彩,标志着南沙在文化保税产业发展上先行先试、探索推进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当天国内尺幅最大的毕加索作品首次通过南沙进入内地,为本次揭牌仪式坐镇压仓,也为新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气息。据悉,这是第二单以“关税保证保险”形式进入南沙的境外名家画作,加上展厅正式启用,意味着文化保税艺术品业务将在南沙常态化、长期性的运营服务,为南沙下一步探索“艺术品保税拍卖”夯实基础。

南沙在文化保税业务上实现连续创新,是积极响应国家部委关于“联合推进艺术品保税产业”的号召,也是为“四个出新出彩”,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中勇当排头兵的重要体现。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段德海等出席活动。

先行先试:毕加索名画从南沙保税入境

本次揭牌仪式上,目前国内尺幅最大的毕加索作品《男子与裸女》(Homme et femme nus)作为保税艺术品进入展厅。这是南沙第二次运用以“关税保证保险”形式出区展示的成功案例。该作品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西班牙现代派画家主要代表巴布罗·毕加索1968年所作,尺寸162cm*129.8cm,材质为油画及磁漆,是毕加索“田园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近年来,南沙逐步探索推进文化保税工作,2019年南沙连续创下两个省内首次,分别是落地广东自贸区首个文化保税展示项目、实践了广东自贸区首单以“关税保证保险”形式出区展示的保税艺术品成功案例,为华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2016年以来,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先后承接省文化旅游厅等单位委托下放的省级权限共19项,其中委托权限16项,下放权限3项。2019年5月的“粤港澳大湾区名家书画展”中有66组作品经香港入境南沙,该局就采取了艺术品进口审批,推动了画展的顺利举办。2019年12月的“第二届大湾区生活艺术节—大湾区艺术展”汇聚了张大千、吴冠中、林风眠等17位艺术家的共40组名家作品。部分作品由香港出发进入南沙保税港区,是广东自贸试验区首单保税艺术品以“关税保证保险”形式出区展示的成功案例,进一步完善了南沙艺术品保税业务板块。

南沙探索文化保税业务,也是积极响应国家部委关于“联合推进艺术品保税产业”的号召,是南沙建设“三区一中心”、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是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重要体现。据悉,随着“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的正式揭牌启用,这将有利于今年探索开展“艺术品保税拍卖”。届时,南沙将逐渐发展成为对接港澳、连接上海、北京等国内主要艺术品市场、贯通全球的大湾区艺术品交易总部基地,南沙的文化产业将焕然出新。

探秘:保税仓储安防堪比银行金库

众多名家真迹入境后如何存放?记者探营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了解到,该展厅拥有的安防级别堪比“银行金库”的名作保税仓储室。物理厚度为45公分、可防冲击2小时的墙体,4小时防冲击的C级金库门,具备双钥匙联动装置和生物特征识别。制造和安装均符合金融行业标准和公安部最新标准。自动温感无管网式气体灭火装置可在8秒钟内对整个防护区域实施灭火,灭后无有害气体及粉尘残留。按照艺术品品类进行不同数值的恒温恒湿控制,并对粉尘颗粒浓度及有害气体进行严格监控。

防磁仓储设备:通过“国家省级实验室”防磁测试,10000高斯超强防磁,对以磁性介质存储的物品进行有效保护。与国内特种光源起草及定标单位合作,该仓库使用可抑制500nm以下紫外线发射的博物馆级别特种光源,可防止紫外线对艺术品造成损伤。

科技:“区块链+艺术品”构建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据悉,随着“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的正式揭牌启用,这将有利于今年探索开展“艺术品保税拍卖”。届时,南沙将逐渐发展成为对接港澳、连接上海、北京等国内主要艺术品市场、贯通全球的大湾区艺术品交易总部基地,南沙的文化产业将焕然出新。

“我们将利用5G网络对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拍摄的艺术品细节内容进行实时传送,令客户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利用我们的超级终端,都可以实时浏览艺术品的各个细部和各个角度,甚至可是实现多人线上远程拍卖。通过赋能艺术品物流追踪,轻松了解在途艺术品的实时位置。广州大湾区保税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眉告诉记者。据其介绍,该展厅还将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应用模式,以及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的主要特点,为艺术品交易植入区块链技术的基因。“区块链+艺术品”模式,构建艺术品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还原数字身份,搭建多元化的艺术品数据库,重新定义艺术品的经济属性。

记者了解到,根据海关总署对艺术品保税业务的设定,所有的艺术品保税进口都将计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成立之后,有望达到每年百亿级的艺术品保税进口,将为南沙区带来进出口总额的大幅提升。

品牌: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体,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全球文化艺术中心正在向粤港澳大湾区转移。而广州是大湾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华南地区传统的艺术品交易中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以广州南沙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正在构建,将吸引全球高端文化艺术产品和资源向此倾斜,在此集聚、流动。

文化艺术产业在带动地区GDP增长,吸引人流,促进消费,增强国际间文化交流,塑造城市品牌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品保税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具有无穷的发展潜力和产业活力,它抓住了文化产业制高点,可以提升艺术产业动能,它将成为南沙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源泉。“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的建立,将助推广州成为国际文化产业枢纽城市,使广州在广东省众多地市中脱颖而出,重塑城市的品牌和形象。

据悉,2019年以来,南沙自贸区创新开展艺术品文化保税展示业务,举办国际邮轮旅游文化节、东南亚竹文化艺术节、丝路非遗(南沙)时尚大赏等文体活动,城市美誉度不断提升。根据南沙区委三届九次全会报告,2020年南沙将加快发展文化保税展示交易等业务,加快推进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艺术品保税仓、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艺术品保税交易中心、艺术品保税金融中心“一仓三中心”建设,助推创建“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新高地;出台文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发展电影文化演艺产业,探索“非遗即时尚”创意产业发展,开工建设凤凰梅糖文化综合体,打造文创产业创新集聚区和大湾区文化艺术靓丽名片,推动南沙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

(通讯员 南沙区宣 齐华伟、罗瑞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