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佛山“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成绩单出炉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2021年1月19日,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公布“十三五”期间佛山交通运输发展成绩单。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2021年1月19日,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公布“十三五”期间佛山交通运输发展成绩单。五年来,佛山市交通运输围绕“打造珠三角湾区西部枢纽城市”的总体目标,协调推进航空、铁路、水运、公路等各领域建设,强化交通枢纽功能,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区域交通立体升级 海陆空全面发展

航空枢纽建设方面,佛山新机场选址顺利推进,《佛山新机场综合枢纽交通枢纽集枢运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为区域交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

国铁城际建设方面,2016年、2017年先后建成佛山西站、广佛肇城际和三水北站,广湛高铁、南沙疏港铁路和广佛环城际(佛山西站-广州南)三条线路在建,广佛环线城际(佛山西站-广州南站)正在加快推进。实现了佛山与粤桂黔地区和广深港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快速联系,3小时可达南宁、4小时可达贵阳、一个半小时可达香港、20分钟可达广州南,区域通达性和枢纽城市地位显著提升。

港口水运发展方面,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骨干航道,完成北江飞鹿货运码头、高富油品码头、顺德了哥山港区本港作业区通用码头的建设。港口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顺利关闭佛山新港码头和澜石码头。目前,佛山至南沙港已开通13条集装箱专线即“穿梭巴士”,船舶由南沙港组织,航次一周两班,船舶大多为1000吨级以上集装箱船,航线基本实现对佛山地区全覆盖。2020年,佛山港吞吐量达928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405TEU,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较2015年增长51%。

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佛山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560公里,新增里程约81公里,增幅为17%,市域高速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4.8km。佛山与珠三角主要城市联系基本上2小时可达,有力支撑广佛全域同城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城市交通网络升级 打通断头路122条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广佛地铁全线开通运营,高明有轨电车线路建成运营,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完成上线调试,地铁2号线一期、3号线、广州7号线西延段加快建设,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11号线正式纳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初步搭建起了轨道交通骨干网络架构。广佛极点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座城”的先行目标越来越近。地铁广佛线全线通车,2019年客流超1.9亿人次,较“十二五”末期翻了两番。

城市公路道路建设方面,佛山重点推进“一环西拓”建设战略和广佛同城快速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五年来共打通断头路122条,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路网连通性极大改善。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农村公路里程达431公里。2018年三水区获得“四好农村路”国家、省级示范县称号,2020年南海、顺德、高明区获得“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城乡公交发展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公交场站101个,场站面积增加29.58公顷;新建公交专用道69.6公里,增幅67.8%;公交线路条数由626条增加至670条;新建公交充电站137个,充电桩1649支,实现运营公交车100%实现新能源化。中心城区机动化公交分担率由32.26%上升至43.47%。公交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公交实时查询服务覆盖用户由269万人次增加至879万人次,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推动公交多元化支付方式,实现交通卡、微信、支付宝、银联等支付方式全覆盖,非现金支付比例增加至86.4%。佛山公交TC模式被评选为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省城市公交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佛山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指数》中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指数不断上涨,由82.69上升至85.34,市民对公交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综合运输服务升级 提高大湾区出行效率

客运运输发展方面,佛山西站开通直达香港西九龙高铁,极大缩短佛山与香港来往时间。开通至珠海的客运班车。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先后开通9条佛山至广州和1条佛山至江门的公交化客运班线。推动巡游出租车网约平台“飞鸿出行”上线,促进出租车新旧业态融合健康发展。

货运运输发展方面,佛山建立“无轨铁路货场”,开创“铁水联运新模式”,实现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咨询、集装箱需求提报、安检查危、检斤验货、装载检查、提箱还箱等业务在港口一次办理。

2019年,佛山市成功入围第二批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开启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新征程,形成运输结构调整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的良性格局。截止2020年12月底,佛山在册营运货车约3.98万辆,总吨位57.85万吨,运力规模比年初增加18.73%;全市公路货运规模以上企业(自有佛山籍货车30台以上,总载重250吨位以上)数量由2019年底的248家发展到298家,增长20.16%。

治理能力升级 道路交通通勤日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下降6%

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方面。五年来,佛山坚持以“公交优先”为核心发展战略,从“调控需求、优化结构、增加供应、提升管理”四方面着手,通过综合施策,全面、持续、深入的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也逐步走向精细化、品质化。2017-2019年实施了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启动了中心城区百大堵点综合治理行动,2020年启动了全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治理工作拓展到全市区域。在全市汽车保有量五年新增112.9万辆,地铁2、3号线以及一环高速化改造全面施工的情况下,全市交通运行状况总体上实现了“公交车速稳步提升、路网车速保持平稳”的预期目标。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道路交通通勤日高峰拥堵延时指数1.41,较2017年下降了6%,中心城区高峰期拥堵指数1.53,较2017年下降了9.5%;通过保障公交路权,实现公交车速逐步提升,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高峰期路网车速较公交路网车速提升16%左右,提速更为显著。

交通执法创新实践方面,2018年,全市第一个普通公路科技治超监测点——高明合和大道科技治超监测点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末,全市共建设5398套电子科技执法设备,大幅提高执法效率。2015年至今,全市共开展84项交通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重点车辆、重点人员的监管。深入推进治超活动,截至2020年8月,共处罚超限超载车辆4.3万辆次。目前,全市普通公路科技治超点达52个,高速公路科技治超点达105个,“全天候、全路网”科技治超网络将初步形成。

智慧交通升级 推动佛山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十三五智能交通发展规划,佛山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初步构建智慧交通平台,先后启动出租车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危险品运输监管平台、一体化科技治超系统、智能公交系统、公交专用道违法抓拍系统、交通决策支持系统、交通工地扬尘监管系统、网约车审批服务系统、交通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等智能化项目建设,有力强化佛山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佛山创新确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为主”的模式,发挥第三方市场主体积极性,全面推广“两客一危”重点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安装应用,实现“两客一危”车辆100%安装,强化交通运输车辆事中事后安全监管。

《佛山市“数字道路”建设规划》出台,探索智慧交通新基建。佛山连续引入多项智慧产业,打造广佛里智慧慢城特色小镇。百度与南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千灯湖AI公园为合作开端,为后续在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深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建设三龙湾高端集聚区智慧大道(魁奇路东延),实现半小时通达两市中心城区及主要枢纽、一小时通达湾区主要城市。

佛山交通以数据为基础,以数据为链接,以大数据驱动公交治理和服务的转型升级;以大数据掌握市民需求,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拉动需求,推动佛山市公共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佛山市交通运输局)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