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美堂《上毛主席致敬书》:爱国侨胞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

政府网站
关注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新政协,共商建国大计。祖籍我市开平的美洲爱国华侨领袖、世界洪门组织著名领导人、致公党创始人之一的司徒美堂深受鼓舞,第一时间响应。他以美洲洪门致公堂总监督的身份在香港招待记者,发表声明,公开拥护“五一口号”,并上书向毛泽东主席致敬,表示竭诚接受中共领导,坚决跟着共产党走。

司徒美堂

中年时期的司徒美堂

《上毛主席致敬书》,原件藏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华侨被誉为革命之母。鸦片战争之后的百余年间,他们始终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实践。司徒美堂的一生充满传奇,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在接触和对比各种政治力量后,这位著名侨领为何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3月毛泽东与司徒美堂(左二)等在一起。
日前,在江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下,省市媒体走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藏的《上毛主席致敬书》等一批与司徒美堂有关的侨批原件和复印件,找到了这位以“美洲侨领”身份参与祖国复兴的老人心中的答案。



1868年,司徒美堂出生于开平一个破产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远涉重洋谋求生路,在美国旧金山开始了近70年的侨居生活。17岁时加入洪门致公堂,从此走上了一条影响他一生的道路。
海外洪门素有爱国的民族情结,对国内的变革十分关注。在随后的数十年岁月里,司徒美堂虽身在海外,却始终心系祖国,积极参与祖国革命事业。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周恩来指示用藤椅做成滑竿给司徒美堂代步。

希望中国独立、富强始终是司徒美堂的政治追求。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再到中国共产党,各种政治力量一直在探寻救国救民之路。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哪,领导中国前进的政治领导力量何在?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这一探索不惜付出了生命,身处海外的爱国侨胞也为这一孜孜以求的答案努力奔走。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张国雄教授表示,和众多海外爱国侨胞一样,司徒美堂也一直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进行辨别,“尤其是,他曾经支持多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倒行逆施,让他更加认清了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经过几年内战,我的爷爷已经对国民党丧失了信心,所以他那时经常说‘我的心已经飞向了共产党那一边……’。”司徒美堂的孙女司徒月桂说。

图为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海外华侨代表,前排右二为司徒美堂。
1948年10月,由香港返美前夕,司徒美堂亲书《上毛主席致敬书》,表示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在信中郑重承诺:“新政协何时开幕,接到电召,当即回国参加。”他欣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贵党与各民主党派所号召之新政治协商会议,以组成人民联合政府,美堂认为乃解决国内政治唯一之方法。”从1941年到1952年,司徒美堂与毛泽东先后有过六次函电往来,结下了弥足珍贵的深厚友谊。
在国共之间,华侨为何最终选择了共产党,司徒美堂在信中给出了答案:中国共产党在“为祖国之自由解放而奋斗”,而“南京蒋介石政权,专制横暴,倒行逆施,贪污腐化,卖国求荣,发动剿民内战,搜刮民间资财,人心向背,千夫所指,覆亡之日,必在不远。”这位为中国革命奔走六十余年的辛亥老人对国民政府痛心疾首,但他依然“深信民主政治必须实现!”

张国雄教授解读《上毛主席致敬书》。
张国雄教授表示,华侨在同时代的民主革命中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这一中坚力量所带来的光明前景,他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了解共产党、认同共产党,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司徒美堂的政治选择非常明确,他在信中表示,“衷心表示拥护!当号召海外侨胞与洪门兄弟誓为后盾!”并向毛泽东报告说,“一俟堂务稍告头绪,当即赶返参加,追随诸君子之议,共为新民主主义之中国而努力。”司徒美堂完全站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阵营,他将自己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理想寄托到中国共产党身上,对新政权充满希望。
“在中国近现代华侨史上,北美侨领司徒美堂和东南亚侨领陈嘉庚是闪耀的‘双子星’,他们的政治态度基本可以代表广大海外华侨的心声。司徒美堂是从华工成长起来的著名侨领、洪门领袖,是自鸦片战争以后走向海外的华侨的缩影,他的政治态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上毛主席致敬书》就是广大海外爱国侨胞的政治宣言,说出了他们的肺腑心声。”张国雄教授说。
1948年底司徒美堂返美后,在进步侨胞人士的支持下,到美国西部各城市唐人街去访问演讲,宣传祖国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对团结爱国洪门人士、澄清思想,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后,他又在香港报纸刊登《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声明》:“今中共及民主党派所号召以四大家族除外之新政治协商会议,进行组织人民民主联合政府之主张,余认为乃解决国内政治问题唯一良好之方法,表示热诚拥护,并愿以八十有二之老年,为中国解放而努力。”
1949年司徒美堂回国到达北京,参与了新政治协商会议,坚决主张光明正大地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10月1日,司徒美堂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身份,登上天安门城楼,亲耳聆听毛主席以雄伟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目睹红旗似海、欢声雷动的首都50万人庆祝游行的伟大场面,他说:“这一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刻,真是光荣,这光荣是属于美洲全体爱国华侨的。”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周恩来指示用藤椅做成滑竿给司徒美堂代步。
1955年司徒美堂因病在北京去世。中央人民政府对这位著名侨领的革命功绩进行了高度评价:“司徒美堂一生所走的道路,反映着国外爱国侨胞从鸦片战争以来所走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大量海外侨胞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新中国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实现快速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以司徒美堂为代表的海外华侨率先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为所有海外侨胞树立了榜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广大海外侨胞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卓著。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表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海外侨胞也一定能够发挥新的重要的作用。
[侨批原文]
《上毛主席致敬书》
润之、恩来两位先生道鉴:
南京一别,忽已两年。先生等为祖国之自由解放而奋斗,毋任钦佩。复蒙驰讯下问,过爱之情,良用感愧。“美堂奔走革命六十余年,深信民主政治必须实现,今南京蒋介石政权,专制横暴,倒行逆施,贪污腐化,卖国求荣,发动剿民内战,搜刮民间资财,人心向背,千夫所指,覆亡之日,必在不远。贵党与各民主党派所号召之新政治协商会议,以组织人民联合政府,美堂认为乃解决国内政治唯一之方法,衷心表示拥护。当号召海外侨胞与洪门兄弟誓为后盾。”所以美洲洪门会务急待整理,故先行返美。一待堂务稍告头绪,当即赶返参加,追随诸君子之诚。共为新民主主义之中国而努力。届时如未克抽身,另派代表前来敦候教诲也。道祺
司徒美堂
1948年10月23日
策划: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
资料:江门市博物馆
撰文:丁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