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国际陆港正式动工 将打造全球供应链服务平台

政府网站
关注6月28日,佛山国际陆港项目顺利完成拿地手续,6月29日,如期动工。这是佛山市南海区“拿地即开工”的又一经典案例,也是佛山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首期项目,它的开工意味着佛山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一个全球供应链服务平台即将诞生。佛山市副市长乔羽、南海区常务副区长蔡汉全等人出席了开工仪式。


三方共建 国家级物流枢纽首期项目顺利推进
去年,佛山市积极申报国家级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项目由官窑物流枢纽区和南鲲物流枢纽区两个功能互补分区构成,总占地面积3.82平方公里。作为该枢纽的首期项目,位于南海区的佛山国际陆港也在市、区、镇各级的高度重视下顺利推进。


当年的6月22日,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见证下,福建陆地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建陆地港集团”)与佛山市南海区南三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三公司”)、中谦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谦建设集团”)正式签订框架协议,确定由福建陆地港集团、中谦建设集团,以及南三公司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畅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畅贸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广东省智慧陆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智慧陆港”),建设佛山国际陆港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佛山枢纽作为广东省唯一的项目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消息传来,佛山国际陆港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加速。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企业的努力下,项目于今日正式开工。疫情之下,这一重磅项目的开工,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据介绍,佛山国际陆港项目占地面积约 200 亩,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期三年,计划由第四年开始运营,预期年纳税总额超5000万元。具体包括保税物流中心(B型)、口岸查验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枢纽总部大楼、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及商业配套中心五个核心区。
其中,枢纽总部大楼将打造汇集通关、货代、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创新创业为一体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可实现统一分拣、报关、验放一体化功能;保税物流中心(B型)定位于全球中心仓与仓储加工分拨中心区;口岸查验区可为企业提供订舱、排载、报关、报检、拖装、清关等一条龙服务,推动平行汽车进口、粮食、肉类、水果、冰鲜、药品等指定监管场地落地;物流信息交易中心主要服务于佛山各区及珠三角地区的商贸企业物流需求,通过数据采集、分析,为更多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提供社会物流车辆资源。
得物流者得天下 打造全球供应链平台
广东智慧陆港董事长陈锦祥介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构建,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得物流者得天下”。佛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拥有着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供应能力,既是“物畅其流”的受益者,也有条件成为引领者。随着以上“1个平台+5大功能分区”的建设,佛山国际陆港将充分释放其在推动产业集群壮大、降低企业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佛山制造全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作用。

而在南海区副区长蔡汉全看来,佛山建设生产服务型枢纽是时代赋予的重要战略使命和发展任务,作为核心区之一所在地,南海自然责无旁贷。通过佛山枢纽的建设,南海将为佛山制造链接国内外大市场提升更便捷的物流通道,对佛山制造加快产业集聚,实现“两业融合”,提升全球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海陆空三箭齐发 国际级物流枢纽从蓝图变成现实
蔡汉全表示,希望项目建设方能够按照“高站位、多功能、优服务”的国家级物流枢纽发展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南海也将在此基础上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设施设备与佛山枢纽的深度融合,在未来3-5年内基本建立支撑“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构建起联动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供应链服务网络,推动生产制造和国际物流实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国际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为粤港澳地区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南海区优越的营商环境,让国际陆港项目能够实现“拿地即开工”。据悉,为了推动该项目的加速落地,佛山市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南海区、狮山镇各级相关职能部门靠前服务,尤其是区行政服务中心针对重点项目提供专人跟进贴心服务,区、镇住建、自然资源部门加班加点跟进,终于在昨日成功完成拿地即开工手续,取得桩基础施工许可证,粤港澳大湾区标杆国际物流基地即将诞生。
而该项目在今天的顺利开工也让佛山国家物流枢纽的蓝图变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让人期待。
佛山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可谓是正当其时,又正逢其势。一方面,面对新一轮国际国内竞争,我国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新物流大通道,已经成为畅通“双循环”的重要发力点;另一方面,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佛山地区生产总值和商贸市场规模已双双超过万亿,拥有数万家参与全球供应链中高端竞争的领军企业。早在2019 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规模就已突破3万亿元,保持着高于生产总值的较快增速,其中工业物流在物流体系中居主体地位,对物流承载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佛山迫切需要深度融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尽快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首期项目的开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乔羽在开工仪式上指出,佛山要以建设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和载体,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培育枢纽经济集聚区,依托佛山枢纽的物流联动网络和产业辐射网络,加强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沿海港口等地区的国家物流枢纽联动,优化运输组织,开行更多常态化货运班列,扩大铁路干线运输规模,提升物流通道效能,推动生产要素加快流动,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形成东西相互促进、南北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扩大佛山制造在全国、全球的辐射影响范围,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来源:佛山南海区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