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1再发力:创建“六新”示范基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网站
关注7月上旬,广东荔枝进入尾市。据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本周荔枝总体上市进度达94%,黑叶、桂味基本上市结束,糯米糍上市进入尾声,怀枝上市进度已过六成。去年百万荔农获得“荔枝尊严”,今年荔枝不仅销售顺畅,更卖出水平,走向世界。

广东荔枝产业经过三年12221市场体系建设,生产与市场两手抓、两手硬,生产与市场相互促进,在巩固完善三个“2”的同时,向两个“1”发力,建立产业大数据,对接大市场,让市场倒逼生产端提质升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12221将重点发力“六新”示范基地建设,全要素、系统性促进农产业质量提升。“六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营销、新农人。
三年前,帮果农卖出产品是重点。通过三年12221行动,菠萝、荔枝等已经有了多元销售渠道、打响了品牌、闯出了市场。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黎小军深有感受,过去三年主要在市场端发力,现在在市场指引下,以建设“六新”示范基地为抓手,对生产端提质升级,既解决市场端对品质的需求,也有效解决生产端高质量供给;同时,也是12221市场体系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提升。“12221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实是最后一个1即一揽子目标,‘六新’示范基地建设是一揽子目标的升级版,且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黎小军说。
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这“六新”。“六新”有何内在逻辑?新品种是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价值的基础;新技术是“六新”示范基地的手段;新装备是“六新”示范基地的硬核;新模式指农业全产业链的新经营模式,通过融入观光、采摘、科普、文化等要素,提高农业生产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新营销是将农产品卖出去、卖好价,实现农产品价值最大化;新农人是“六新”示范基地幅射带动强的主要体现,只有带动和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和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全推进、全覆盖。

可以说,“六新”示范基地建设是在近三年12221市场体系建设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六新’建设,使生产及产业链与市场端无缝对接,既要以市场需求引领生产,又要产业创新引领市场,创造市场新需求,这是完善我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重大举措。”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向旭表示,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在标准化生产与品质提升及品控技术示范推广上下大力气,做“六新”示范基地建设的科技尖兵。
广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院长)陈叶海表示,在“六新”示范基地建设上,广东农垦将全力建设好菠萝等为主的“六新”示范基地。广垦研究院作为垦区的科技支撑单位,也将联合省内外农业科技相关单位和专家团队,在菠萝、荔枝的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种质创新与利用、新品种选育与繁育、品种改良和新品种推广、标准化技术集成与推广、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管、种收技术攻关以及种管收研发体系建设方面尽责尽力。

值得一体的是,田头小站将作为“六新”示范基地的推广展示平台和最佳载体。“六新”示范基地到哪里,田头小站就建到哪里。田头小站以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工程为中心,具有仓储保鲜、加工包装、直播电商、区域农业数据收集发布、新技术示范推广、新农人创业实训孵化、市场集散、农业金融保险对接、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土地流转、农技农机农资信息)发布对接、农村政策法规宣传十大功能,是我省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举措、新路径。
“我们要把‘六新’示范基地和田头小站建设有机结合、有机融合,利用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后12221市场体系建设,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与种业推广部负责人罗学梅表示,中心将联合多方力量成立“六新”示范产业服务联盟,在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新营销、新农人上制定技术方案,开展专业指导与培训,结合广东省农业技术乡村行,让“六新”示范基地成为一个联农带农扶农的战斗堡垒。
据悉,首批“六新”示范基地建设,将在菠萝、荔枝产业上开展探索,重点开展区域为徐闻县、遂溪县、高州市、惠来县、雷岭镇、增城区等。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