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时花八成来自濠江!“花花世界”等你来耍!

政府网站
关注每年农历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前,濠江区正全力筹办广东省庆祝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汇聚强农惠农富农强大力量,唱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协奏曲,以乡村振兴推动濠江振兴。

“现在我们年生产时花达到1000万株以上,占有潮汕地区80%的时花市场份额。”丹樱生态园总经理陈卫锋平静的语气中有种掩饰不住的自豪:“潮汕机场绿化景观、汕头火车站前花带景观、还有市区马路上、各个广场公园里许多园林花卉都来自丹樱。”

时值盛夏,走进濠江区丹樱生态园,四季花海依然盛放。“像现在正在探头开花的是姜荷花,是我们和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的示范推广产品。”顺着陈卫锋的目光望去,蓝天白云下,成片通体鲜红的姜荷花犹如一支支“火炬”,在绿叶的映衬下更显热情。
偏远乡村变“大花园”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濠江区河浦街道,有一个面积达千亩的“大花园”——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花卉专业村的中心区丹樱生态园。这里是潮汕人节假日休闲度假的优选地,先后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被评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十佳最美广东农业公园、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等。目前,丹樱年均客流量达100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丹樱生态园百花盛放、游客如织的喜庆热闹场景还曾亮相央视《新闻联播》。
作为河浦街道河东社区花卉专业村项目的主要载体,丹樱还一直致力于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展示,积极开展农耕体验活动,汕头市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就在这里举办。

近年来,濠江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充分挖掘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精细农业新动力,大力发展“濠字号”品牌农业,打造产业兴旺“强引擎”,一幅幅乡村产业振兴、三产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河东社区花卉专业村便是濠江区持续发力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一张闪亮“名片”。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河东社区毗邻濠江西岸,早年缺乏产业基础严重制约着社区的发展。现如今,随着“一村一品”项目种下的好风景,河东社区由昔日的偏远乡村变成了“大公园”,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路也越走越宽,乡村产业从零散的稻、菜种植,聚集为花卉专业生产,在外务工村民有了“回巢”安居乐业的新路子。


“我们优先安排附近村民就业,目前,在丹樱从事园区日常管护的村民有100多人,他们大多来自丹樱所在的河东以及周边社区。”陈卫锋表示,除此之外,丹樱还通过建设花卉生产基地和成立丹樱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有效引导带动园内和周边农户加入花卉、禽肉、果蔬等农产品产业链的协作与分工,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花卉+农旅、花卉+科普教育、花卉+园林绿化工程、花卉+农产品……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发力的重点。”陈卫锋表示,将继续做强做优三产融合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粤东地区最大的花卉全产业链融合创新项目,为濠江区高质量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样板贡献力量。

打造产业带动典型 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随着濠江区‘美丽城区+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的大步迈进,我们对发挥社区自身资源优势,谱写发展新篇更有信心了。”谈起社区发展前景,河东社区党委书记陈六滔滔不绝:“一定要好好发挥这个‘大花园’的产业带动作用。”他表示,将紧抓濠江“一江两岸”整治开发的有利契机,依托丹樱生态园、河玉围等独特生态文旅资源,打造“一带多景”的旅游线路,同时开辟农业生产、销售基地,加速资源整合、功能集成、优势叠加,建设集生态、运动、文化、旅游多功能多业态为一体的“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美丽宜居乡村。

就在社区执笔描蓝图的同时,一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图景正在加速绘就。近期,濠江区积极谋划、全域统筹,以丹樱花卉文旅产业带动河北、河东、楼下社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进一步激发“一村一品”项目辐射作用,让乡村产业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通过示范带建设,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辐射效应,届时相关社区都将因此受益。”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工作人员谢沛杰告诉小编,近期将启动临丹樱带田园风光整治提升、道路升级改造,实现连片景观整合提升,优化产业合作带动,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持续赋能添力。

重磅利好接连而至
濠江频频登上“C位”
宜业宜居宜游幸福濠江
高质量发展大幕正徐徐拉开……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