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 电力不打烊

政府网站
关注“春节期间工程迎来冲刺期,我们上百名建设者将坚守在岗位上过年。”这个春节,在广州、东莞两地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南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仍处处可见。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的吴轲正带领团队对换流阀设备进行检查,他告诉记者,为了给后期设备调试争取更多时间,项目部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春节工作计划表,确保工程能按期高质量投产。

港澳大湾区南通道项目成员正在对换流阀设备进行检查。
阖家团圆夜,电力不打烊。1月以来,广东统调最高负荷达9609.4万千瓦,预计春节期间最高负荷将较往年微增,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的一线工作者们仍将坚守自己的岗位,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群众用电提供便利的服务,守护着喜庆祥和的万家灯火。
科技赋能 保供电注入智慧“基因”
在珠海市香洲区的海岛上,无人机绕着几十米高的铁塔飞行,无人机飞手喻志谦认真查看着实时传回的画面,不漏过任何一处缺陷。“发现一处绝缘子破损,干枯的藤蔓离线路太近,要马上处理。”在云浮市郁南县的山区,无人机飞手邓景源在对10千伏上桥线开展特巡时发现了隐患,“最近天气干燥,容易引发山火。”他和同事们在1月份进行了395公里的无人机精细化巡视,为春节安全用电筑上“防火墙”。
2021年,广东电网实现了无人机输变配自动巡检全覆盖,自动巡检飞行总航程达到11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了28圈。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实时回传大数据中心,运维人员借助AI图像识别技术能迅速找到隐患缺陷,让线路设备运维更加智能、高效。
随着运维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也在电力供应保障中“亮相”。“由工作人员操作机器人,代替人工去完成高风险作业。”南方电网广东广州白云供电局的黄向成介绍道,在10千伏郭塘线上,一只机械臂缓缓离开带电区域,机器人带电作业顺利完成。“25分钟就完成了作业,又快又安全,供电更可靠了。”
茂名市茂南区的牙象村是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了广东省首个田园综合体。与美景高度融合的配变台区刚刚建成,“改造后的台区使用了大量智能设备,智能开关、低压智能分支监测模块等,形成了台区的‘数字画像’,在电脑上就能看到台区运行各项数据。”南方电网广东茂名茂南供电局金塘供电所客户服务班副班长梁荣介绍道,新台区将更加有效地保障春节旅游高峰用电。
贴心服务 电力护航春节食住行
酥脆鲜香的茄盒是北方常见的小菜,团圆饭的餐桌上或许就有它的身影。“河南的群众春节期间吃到的茄子说不定就来自我们基地呢。” 在湛江市麻章区的桂荣种植基地内,许羽将一箱箱茄子、菜椒、南瓜码得整整齐齐,等待装车运往河南。湛江是南菜北运的重要生产基地,仅桂荣种植基地一年就向北方输送近1.5万吨蔬果。“温室大棚能有效保障冬季尤其是春节的蔬菜供应。”许羽说道,“大棚内的喷淋系统、排风机、空调机等设备更加依赖稳定的电力。”了解到基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用电新需求,南方电网广东湛江麻章供电局赶在春节前为基地新建成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和2.8千米线路,保障了供电稳定,也保障了北方群众的“菜篮子”。

南方电网广东云浮郁南供电局运维人员对10千伏上桥线开展精细化巡视。
春节期间,广东电网公司通过推动线路改造升级、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和线路设备特巡特维等手段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并用更有“年味儿”的供电服务满足群众春节食住行,让群众过个舒心年。
细软的沙粒,洁白的浪花,柔和的海风,惠州市惠东县的亚婆角海滨旅游区,吸引了众多“候鸟族”。南方电网广东惠州惠东供电局将服务前置,在“候鸟族”聚居的小区设立了供电便民服务点,11名客户经理让6万多户用户有了“贴身”电管家。客户经理通过物业提前了解业主用电需求,及时完成申请资料收集和现场勘察,跑出了办电“加速度”。“以往都要麻烦物业帮我查电费,现在方便多了。”“候鸟族”刘奶奶在便民点的助老专窗完成了南网在线APP用户信息绑定,学会了手机线上操作。“广东省出了新的峰谷分时电价啦,我来教您省电费。”客户经理温佳慧耐心地向刘奶奶介绍道。

南方电网广东江门恩平供电局工作人员到大槐高速服务区开展春节前专项用电检查,为春运保驾护航。
江门市的大槐服务区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南方电网广东江门恩平供电局的吴永操、冯业成早早来到了服务区,对配电房、变压器进行检查,并向服务区工作人员说明根据近期用电负荷而量身定制的应急用电方案。春运第一周,大槐服务区就已接待车辆约10万辆,其中不乏大量新能源车主。大槐服务区的充电站是南方电网示范充电站,“春运以来,这里的充电桩日均充电量达6000千瓦时,比春运前涨了62%。”吴永操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会对充电设备进行检查,遇到等候充电的车主,吴永操还会主动上前介绍充电设施和春节居家安全用电知识。
来源:广东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