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在沙面,遇见历史,遇见建筑,遇见文学,遇见未来的你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2月20日下午,由中共荔湾区委宣传部、沙面街道党工委、人大沙面街道工委主办,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沙面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承办的遇见•拾翠洲——沙面文化月系列主题活动在广州荔湾沙面启动。

有了文化,城市才有了底蕴、灵性和气质,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为积极推进荔湾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高质量打造老城市新活力示范区。12月20日下午,由中共荔湾区委宣传部、沙面街道党工委、人大沙面街道工委主办,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沙面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承办的遇见•拾翠洲——沙面文化月系列主题活动在广州荔湾沙面启动,活动邀请文化艺术大咖齐聚沙面岛,通过音乐展演、艺术讲座、文学论坛、美食品鉴等形式,在沙面历史建筑的艺术空间里感受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交融,赋予艺术新的空间、新的灵感、新的激情。本场启动活动也得到了来自华润置地广州公司的大力支持。

  遇见·音乐

音乐“走进”沙面,让音符“触手可及”

沿着沙面大街漫步,一座座特色建筑与枝繁叶茂的古树交相辉映,琴声和歌声穿过繁茂古树飘然而至。12月20日,广州交响乐团大提琴副首席潘畅在沙面大街41号的LIGHTHOUSE灯塔空间内登场,为观众带来了巴赫的大提琴经典作品和中国作品《牧歌》。在这优美的旋律中,遇见•拾翠洲——沙面文化月系列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随着首场活动的举行,“广交之音”未来将进驻荔湾区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为广州交响乐团在文旅结合方面拓展新版图。“在历史建筑里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相比起坐在现代的音乐厅,更容易共情投入。老建筑沉淀经年的韵味,更容易将人带进音乐的情绪让人沉浸其中,纯粹地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我曾经在意大利威尼斯住了一周,正好赶上一场在老教堂举行的音乐会,人们穿着传统而优雅的服饰,坐在一座数百年的老教堂里,静静地欣赏着古典优雅的音乐。我当时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国内能有这样的机会就好了,主办单位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并付之于行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艺术活动和艺术交流在沙面举办,更好地推广沙面这张名片。”现场观众紫苏说道。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活动期间,将有多场音乐艺术分享活动来到拾翠洲。广州交响乐团团长、双簧管演奏家陈擎将以讲座形式,从音乐本质、表现形式、乐器组成以及音乐感知等方面阐释音乐与建筑的内在联系,通过赏析具有代表性的中西交响音乐作品,引领市民走进交响乐的世界,打开领悟中西音乐审美新境界。

在文化月期间,还将举行“钢琴迷你音乐会:拾翠洲印象”和“Sing悦女声合唱分享会”,爵士钢琴家、即兴演奏家、作曲家常乐以及广州Sing悦女声合唱团将呈现一场场澎湃着青年艺术创造力的融合多元、沉浸互动、穿越时空的展演内容,让市民感受独特的沉浸式艺术体验。

遇见·文学·建筑

文学“展现”生活,让文化“留住乡愁”

建筑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沙面建筑群,正是属于广州的“独家记忆”。这些百年老建筑仿佛能够让人们穿越时光,开启一扇读懂广州文化的时光之门。沙面大街39号,一座百年建筑,从曾经的沙宣洋行,到如今重生的咖啡馆,其漫长的历史中,不同的人曾在此经营或居住,建筑的样貌随着诸多因素发生着变化,时光留下的痕迹也记录着人民生活的变迁。

遇见•拾翠洲——沙面文化月邀请著名学者黄天骥教授以《烟火广州 至味人间》为主题,聚焦畅聊广州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用岭南文化独特的视角,抒发了一个地道老广对广州人及广州当地文化的热爱。手绘画家江柳做同题绘画艺术分享,通过淡彩手绘艺术,展现老广州的西关大屋、趟栊门、骑楼、茶楼、满洲窗、岭南园林小院等建筑特色。主办方精挑江柳18幅有关沙面岛和广州西关的淡彩手绘作品在来回咖啡二楼开放空间免费向公众展出。

“这样的艺术月,让艺术更接地气,让我们的城市生活处处充满文化和艺术的气息。”以《春光好》为主题的文学讲座,邀请到黄佟佟、张欣、麦小麦等作家到场展开探讨。南都年度记者、百万公号“蓝小姐与黄小姐”联合创始人黄佟佟,将以移居广州二十年的新移民身份讲述一路经过乡村城镇到都会的三重宇宙一路所见的故事。同期举行的《粤读时光——两千年的城》主题讲座,将邀请有14年的本土创作经历的大写岭南团队从哲理层面上给予分析提炼,通过简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全面综述岭南地域建筑文化,弘扬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精神,从科学性和通俗性的角度介绍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状貌。

遇见·非遗·美食

传统“碰撞”时尚,让文明“互鉴发展”

文化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遇见•拾翠洲——沙面文化月持续聚焦在地文化,让市民在邂逅演出、遇见好展、对话艺术外,还可体验更多丰富、新颖的文化艺术活动。

香云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植物染与河泥矿物染整而成的丝绸面料,是纺织面料中的软黄金、岭南历史文化里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沙面文化月邀请到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金憓担任嘉宾,以香云纱展览以及模特展示的形式,介绍香云纱的文化内涵与制造工艺以及其带来时尚化的创新设计,从而传递增强文化自豪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常言道,食在广州,说起广州饮食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得闲饮茶” 。在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里,著名媒体人及专栏作家黄爱东西与白天鹅宾馆点心部大厨谭广燐一起,将以“一盅两件”为话题,打造一场来自美食与文化相交融的味蕾之旅,品味形色丰富的美味珍馐。同时,资深媒体人高盛一也将来到充满复古情调的来回咖啡,以“不如相见于餐桌”为主题,畅谈那些餐桌上的有趣人物与故事。届时,书画家刘骅玺也将到场即席挥毫,绘写扇面,与大家一起共赴一场文字盛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茶和咖啡,往往被人们视为不同饮食习惯或不同文化的代表。在沙面文化月期间,茶与咖啡也将成为文化交融的媒介,通过叹茶叙旧,以啡会友的形式,在糅合了东西方美学精华元素的艺术空间内,让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交融互鉴。

遇见·文化

文化“点亮”城市,让活力“源源不断”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活动以沙面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融合现当代艺术元素,充分体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魅力。活动的举办也呼应了荔湾区作为岭南历史文化中心核心区所展现的“老城市、新活力”,提升荔湾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具有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的文化标杆。

这些年来,荔湾区始终牢记嘱托,把“绣花”功夫用到文化建设上,积极推进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建设,着力挖掘维护优秀文化资源,创新搭建文化传承展示载体,为实现老城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沙面地区依托荔湾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对历史建筑秉持“修旧如旧”“历久常新”原则,大力推动沙面老建筑活化利用,利用历史建筑设立博物馆、陈列馆、艺术空间、茶社等场所,以活化促保护,让越来越多的老建筑向公众开放,进一步发挥沙面建筑群的价值。与此同时,沙面地区积极在创新发展新格局、新理念中,不断尝试新突破,以当代艺术作为主线,用艺术与建筑交融,通过艺术“打开”沙面历史文化的面纱,让市民群众走进老建筑,感受不一样的艺术交融。

附:遇见•拾翠洲——沙面文化月系列主题活动目录

项目

内容

时间

地点

遇见·音乐

开幕式:广州交响乐团“Peng & Pan”弦乐二重奏

1220日下午15

LIGHTHOUSE灯塔空间

(沙面大街39号)

走进交响乐讲座

1225日上午1030

来回咖啡

沙面大街39

钢琴迷你音乐会:拾翠洲印象

20231815

LIGHTHOUSE灯塔空间

(沙面大街39号)

Sing悦女声合唱分享会

202317日上午11

LIGHTHOUSE灯塔空间

(沙面大街39号)

遇见·文学

《烟火广州 至味人间》主题讲座暨画展

1230日上午1030

来回咖啡

沙面大街39

《春光好》主题讲座

1224日上午1030

来回咖啡

沙面大街39

《粤读时光——两千年的城》主题讲座

13日上午1030

来回咖啡

沙面大街39

遇见·文学

不如相见于餐桌》主题讲座

17日上午1030

来回咖啡

沙面大街39

遇见·非遗

香遇·非遗香云纱文化分享

1226日上午11

街心花园

来回咖啡

沙面大街39

遇见·美食

粤点品鉴会

1228日上午1030

白天鹅宾馆

(沙面南街1号)

茶文化品鉴会

1226日下午3

凤凰单枞博物馆

(沙面南街58号)

咖啡文化品鉴会

1221日上午11

来回咖啡

沙面大街39

来源:荔湾区委宣传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