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惠阳供电局:电力赋能“百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惠阳供电局立足电力央企职责,以创新机制、协同服务、精准施策破解乡村发展痛点,将“电力动能”转化为“富民兴村”的实效,为惠阳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推进注入强劲电力支撑。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叶挺将军的铮铮誓言,如今回荡在惠阳青山绿水间——以其为名的“将军故里・红色客乡”美丽乡村走廊,正成为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场。南方电网广东惠州惠阳供电局立足电力央企职责,以创新机制、协同服务、精准施策破解乡村发展痛点,将“电力动能”转化为“富民兴村”的实效,为惠阳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推进注入强劲电力支撑。

三线美化“焕新颜” 擦亮乡村宜居底色

作为“将军故里・红色客乡”和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秋长街道周田村,曾因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织杂乱影响村容。惠阳供电局以乡村颜值提升为目标,跳出“单纯整治”思维,转向“美化提质”行动,主动牵头联合属地政府、通信运营商,对村落走廊沿线线路进行“规整+美化”改造,不仅梳理杂乱线路、拆除废弃线杆,更结合客家建筑风格与红色文旅定位,对线路走向、线杆外观进行统一设计,让原本杂乱的“空中线路”融入乡村景致。“以前电线、网线缠得像‘蜘蛛网’,晒被子都怕勾到,现在抬头清爽多了,村里看着都亮堂!”在叶挺故居秋长街道周田村的将军路上,村民张叔看着“三线”整治的实效道出了感慨。

在另一“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良井镇黄洞村,惠阳供电局更是创新“电网基建+政府配套”协同模式。联合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良井镇政府,召集通信营运商、路灯管理所、村委及光伏承包商召开四方对接会,将“三线”整治与村民光伏安装需求同步规划,既避免重复施工浪费,又为后续绿色能源项目落地扫清线路障碍。

截至目前,惠阳区“百千万工程”27个首批典型村“三线”整治完成率达100%,乡村村容村貌显著提升,不仅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更为后续乡村文旅、绿色产业发展奠定了“高颜值”基础。

电气化示范“强根基” 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现在灌溉用电气化水泵,民宿全用清洁能源供电,游客来了都说方便又环保!”新圩镇花果村民宿经营者陈先生的话,道出了乡村电气化建设的实效。惠阳供电局以“新时代乡村电气化”为“百千万工程”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通过“基建先行+典型培育”,让稳定电力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规划建设上,惠阳供电局成立“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用电协调小组,深入各村调研用电需求,累计落地13项新时代电气化配套基建项目。通过标准化台区改造、线路升级,全面解决乡村供电“卡脖子”和承载裕度不足问题,充分满足村民电气厨房、电烘干、电加工、充电桩等电能替代需求,提升农村生活电气化水平。

在典型培育上,惠阳供电局联合区发改局、区农水局申报新时代电气化村,其中5个村全部通过惠州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验收认定,良井镇矮光村更凭借“光伏+电气化”融合模式,获评“广东省新时代电气化村典型代表”。如今,电气化已深度融入乡村产业发展,在电力赋能下,惠阳区乡村产业活力持续释放,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推进注入持久动力。

从“三线”整治焕新乡村颜值,到光伏产业带动百姓增收,再到电气化建设夯实产业根基,惠阳供电局以电力为纽带,串联起乡村振兴“环境美、能源绿、产业兴”的良性循环,在惠阳区“百千万工程”的画卷上写下了生动的“电力篇章”。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