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做创新“尖兵” 电信DICT专家论坛探讨业务变革

新浪广东
关注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是中国电信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主力军,在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启动的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科改示范行动”中,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成为中国电信唯一一家入选单位。
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不仅肩负“打造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的厚望与重任,在中国电信推进重点领域政企改革、数字化平台建设运营、信息化行业应用拓展等重大数字化产业发展工作中,也通过在技术、产品等领域的赋能,全力支撑各省公司数字化产业发展。
科技型企业的定位决定了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要在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动力上先行一步。在2020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举办期间,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举行线上论坛,行业内专家和来自集成公司体系内的技术专家共同探讨新时代、新要求、新技术背景下如何发展DICT核心能力。专家们普遍认为,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必须要“走在前列”,共同打造DICT新能力,构建业务发展新优势。

突显云网融合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带来“经济分化”,传统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而那些数字化转型起步早、程度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则相对较小,有的甚至实现逆势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电信扎实推进“云改数转”工程,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服务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赋智千行百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云网融合以至云网一体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行业竞争利器。”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副总经理张宇峰在线上论坛发言时表示。他认为,一方面要构建云网协同、多云管理、云安全三位一体的混合云服务产品能力,筑牢中国电信集成业务优势基础;另一方面,要打造重点行业通用PaaS平台,通过自研+合作丰富天翼云化应用服务,反向渗透带动云网业务上规模。
比如,在今年年初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崛起过程中走红的“云监工”,掀起了5G慢直播的热潮;之后,“珠峰二十四时辰”、“全国云抗洪”、“云游最美湖北”等5G慢直播也火了起来。在这背后,有个名字必须要提及:视觉智联平台。
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高级专家贺征介绍,中国电信正将视频监控业务升级为视觉智联基础业务,打造视觉智联平台,建设全国性的公共视频监控云网融合基础设施,形成中国电信“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的差异化优势,面向全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化视频监控服务,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作用。
而5G的到来,尤其是5G SA的来临,为云网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技术手段。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5G SA独有特性需要云与网更好配合,5G SA堪称是云网融合的最佳实践。5G除了提供公共网络服务之外,也能提供专网服务,更好满足企业对数据不出场、低时延、云网协同等方面的需求。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5G专家谭凯表示,目前面向制造业、港口、医院、电力等行业,能提供与其对生产流程相匹配的5G专网全流程服务,包括网络规划、网络建设和系统集成服务等。
坚持平台化运营
与会专家认为,未来要继续坚持以云网融合为基础,以大数据、AI、网络安全、虚拟化等新技术为底座,建设原子能力使能平台,推动视频、大数据、云PaaS、AI、通信、智能连接等十大类原子能力研发输出。同时,要注重强化行业洞察,对标行业领先标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并整合DICT现有平台和研发资源,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
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正在推动通信原子能力的输出,打造智能通信云平台,为已经存在了30多年时间的企业级通信带来改变,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中国电信DICT智能通信云负责人苏亮认为,随着云通信时代的到来,市场供需双方将发生改变,而且当前各种通信壁垒,包括不同通信方式之间的壁垒,和企业内外部通信的壁垒等等,都将会打破。
智能通信云平台去年上线,目前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0万,既有平安、招行等大客户,也有百度、阿里等生态伙伴。苏亮介绍,智能通信云平台上下两层,如同内外衔接的两个齿轮,“内齿轮负责将中国电信内部的各种网络底层能力进行收敛和封装,外齿轮将封装好的底层能力进一步提升,变为行业可以使用的能力、产品和服务。”内齿轮推动外齿轮,将中国电信的传统通信转向云通信,从资源提供方变为能力提供方;外齿轮结合智能化、大数据等进一步增值,推动内齿轮更好的开发网络底层能力,最终让企业及生态伙伴通过接入平台,就可更灵活、更便捷、更有效、更低成本的构建自己的通信场景。
发挥生态圈的力量
在信息和互联网时代,行业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互联网企业、终端制造企业,都在从既有起点业务,向纵向业务垂直拓展,随之而来的是彼此依赖性的加强。
走开放合作之路,打造生态圈、发挥生态的力量,成为本次论坛上专家们的共识。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发生后,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第一时间为各级政府、医院等众多企事业单位免费开通天翼云会议账号,在特殊时期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的风险,实现“远程云会议、协作零距离”。目前,天翼云会议已经累计为超600万用户提供服务。
天翼云会议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我们要明确哪些东西是需要自己做、哪些东西是需要生态合作。举例而言,视频会议系统离不开音视频编解码、3A技术等专业技术领域的研发,我们就完全可以携手外部专业研发团队,秉承合作与开放的姿态,把多方资源进行整合,带领生态伙伴共同发展。”天翼云会议负责人杨国傲表示。
今后,随着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大,视频会议的标准产品应用不能完全满足各行各业客户的需求,所以视频会议最终的产品形态会演变成标准产品+标准能力,同时还需要配上定制化的服务,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正真的云网一体化的极致体验。在这过程中,同样离不开生态合作。
在智能视频领域,开放合作同样重要,在终端接入侧、智能分析能力、视频接入和存储等关键技术等方面与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着眼于全行业整体需求点,在技术、产品、软件、硬件上通力发展,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向产业上下游头拓展,进一步加快智能视频云平台的生态打造。
加速场景化解决方案落地推广
面向客户,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坚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着力细分行业场景化应用解决方案的创新实践和迭代优化,在金融大数据、市域社会治理、数字政府、教育信息化等领域,加速场景化解决方案的落地和推广。
“未来的经济形态是由‘数据+算力+算法’定义的智能经济世界,特别强调数据能力和融合能力。”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金融云平台负责人杨琛表示,这恰恰就是中国电信与其他企业相比的巨大优势,可以通过产业智能化、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项目的实施,通过传感器、物联网采集到产业数据,再把这些数据与基础的企业、家庭客户数据相整合,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市域社会治理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虽然信息化手段已经运用其中,但面临不少困难,比如很多数据沉淀在不同部门的自有系统中,数据无法共享,更无法深挖价值。所以,在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化领域,DT+ICT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整合资源和力量,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政府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共同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市域社会治理行业专家孟祥辉说道。
在数字政府建设的过程中,遇到“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的困境,而且数字平台建成后往往缺少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平台发挥成效难。中国电信数字政府平台解决方案能消除上述痛点,比如对于数据共享难问题,中国电信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一揽子数据中台解决方案。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数字政府平台技术总监张宝玉表示,“数字政府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中国电信参与到数字政府建设中,有着诸多优势,包括强大的云网安基础设施、系统集成经验、万人规模的政府信息平台研发队伍等等。”
而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中国电信利用千兆光网和千兆5G在教育信息化提供曹高速网络,“通过边缘智能云节点提供就近计算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优质的云网环境。”集成公司(DICT能力中心)教育行业领域资深专家凤阳表示,依托中国电信优质的云网资源禀赋,还有不断的融合创新,不久的将来传统教育信息化领域各类数据孤岛、行业应用离散这种传统合作的壁垒将不再出现,一种更健康、更开放、更共享的新生态将会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