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一个区块链工业智能园区成立 当日签约过亿元

新浪广东
关注
48家区块链企业宣告“卓启链盟”成立并发布《卓启链约》
1月8日,由蚁米控股发起,区块链圈成立了“卓启链盟”,该链盟同时在广州科学城启动了第一个区块链工业智能园区——蚁米安居宝区块链工业智能产业园。卓启链盟成立现场,落地对接会签署了总共10095万元的多个区块链场景项目,同时,多个项目宣布被蚁米基金等5家机构投资,总投资额度逾5000万元。
48家区块链企业宣告“卓启链盟”成立并发布《卓启链约》
当天,卓启链盟发布了由首批48个节点公司共同起草投票通过的运行机制《卓启链约》,48家发起单位来自广州、佛山、深圳、西安,香港、杭州、上海等地。卓启链盟宣布“不结盟”,核心是一套各节点共同遵守的规则库,没有中心管理员(盟主),链盟特指以区块链技术共识机制为盟,非实体,非注册,不结盟。据了解,卓启链盟为各节点相互协作提供规则框架,本身不作为法律实体,不作为收入主体,也不负责登记审核节点的其他信息。规则修改由节点投票决定,投票一个节点一票,仅设立非权力化的规则维护投票轮值节点(轮值席),职责为维护规则的正常运行。
卓启链盟是非实体,不注册,不结盟,这会不会在运营、管理带来一些不便?
被选为7位链盟轮值席之一的私家云创始人、炒米科技CEO李祥明介绍:“我们类似一个音乐爱好者群体,在自己的地方搞一个Party——争鸣区块链技术,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合作,邀请投资人来关注我们。链盟有规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合法主体才能参加,我们都是有登记的合法商业主体。同时,违约者会被除名且在全链盟公示。”
他认为,这不意味着不需要管理,不需要监督,企业的合法性有政府监管,业务和其他行为链盟成员是在互相管理,互相监督,这就是区块链精神。“在这种状态下,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都会得到最优的协同——我们是一个以公司主体为节点的社区,我们在一起解决问题,比如,我们之间可以互相借调技术人员,给彼此提供技术支持。”李祥明表示。
“卓启链盟”联合签约逾亿元人民币
当天逾1亿元的落地签单,蚁米控股旗下技术公司共拿下约10%的份额,而入驻在蚁米园区的炒米科技和木互星泛合作,当天收获首期2000万元订单。其余70%业务场景被12家公司获得:安研科技区块链团队承接了电信的IA项目,辰迅科技拿下了互联网医院的挂号系统,伏宸区块链达成了数字存储安全审计签约、诺也科技达成了物流金融链签约、药链科技达成了广交物流医药流通项目签约、致链科技达成了红酒链等两个签约,镜天下科技中标了医药溯源等3个项目,矩阵科技达成了牛犊秀知识产权系统的签约、蚁比特跟重运宝达成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签约跟冰联科技达成了流通券区块链系统签约等。
另有数千万元的客户需求没有达成合作。蚁米开源创客空间运营负责人沈敏娜表示:对于没有达成的合作,蚁米将会进一步跟进了解和反馈,找到链盟各方和未达成客户需求方之间的供需匹配,进一步推动互信和落地。
对于卓启链盟今后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轮值席之一、来自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的伏宸区块链安全实验室的CEO刘阳表示,“基于区块链思维和组织方式构建的卓启链盟会良性发展,它最直接的重点是达成了各合作方互相赋能的刚需。链盟成员会将签单及链约的条款在现实场景中实践一遍,检验一遍,半年后全部上链。”
轮值席之一、一链区块链联合创始人李涛介绍,根据卓启链约规定:参加企业必须有4家节点推荐,等于这4家企业要做背书。然后只能获得观察员身份,1个月后,正式节点成员投票50%同意才能加入,连原始节点单位蚁米,也只有一票。
卓启链盟今后将如何更好开展工作?
蚁米区块链创始人、蚁米控股董事长张锦喜说:“我们只做四件事情:第一,在《卓启链盟链约》这一大家共同起草的共识机制下,开展技术创新探讨,开放,链接,共生,推动技术进步,融通创新;第二,在蚁米各地园区的汇集能力支持下,汇集场景方,合作、上链、签单、落地、抱团作战,共同打造区块链产业生态,用联合实际行动向市场真实证明区块链的作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服务特别是和工业智能的融合;第三,蚁米基金已经宣告对能够不断落地场景的团队,予以投资;第四,定期开展项目场景落地项目对接会,区块链技术人才技能培训和招聘对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