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体验评测

下“小程序被弃”的结论尚早 微信称须循序渐进

摘要: 目前小程序已上线一个多月,记者采访发现,微信用户使用小程序的人并不多。据艾媒咨询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35.2%应用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

两个月前,“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高调宣布要推出新应用“小程序”,当时无论开发者还是媒体都对小程序有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小程序将成为“APP杀手”。然而目前小程序已上线一个多月,记者采访发现,微信用户使用小程序的人并不多。据艾媒咨询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35.2%应用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对于这一客观情况,微信团队回应显得很“淡定”:小程序只是希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未来使用场景会逐渐扩展,其发展也需要循序渐进。

有人想放弃有人说不错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民针对微信小程序使用与开发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微信小程序发布一个月后,应用开发者关注度明显提升至94.9%,但选择继续开发小程序的应用开发者仅占到9.2%,有35.2%应用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意在放弃,35.2%开发者表示短期不考虑。大多数开发者认为,大多数微信用户还没有通过小程序查找自己所需应用的习惯,但有鉴于微信拥有强大的连接能力,认为小程序有可能变得大受欢迎,所以会继续保持对小程序关注。

记者采访了多名在小程序发布之后马上“尝鲜”的用户,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在最近三周没有使用小程序。

京东商城和大众点评等用户量庞大的APP商家接受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无数据表明小程序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流量和用户关注。注重“轻体验”的音频APP荔枝FM则十分看重小程序的作用,副总裁李泽隆称,小程序方便在微信群里分享,产品体验也比H5版本好,微信开放了小程序的模糊搜索后,在产品传播方面转化率也提高了。他认为,每个小程序的用途和使用场景都不一样,对应场景下有需求的人就会使用。

用户认为简单应用很方便

记者采访发现,使用小程序的用户有两大特点:安卓用户多,ios用户少;轻应用多,场景应用少。安卓手机用户郑先生告诉记者,有了小程序,天气查询、航班查询等APP都被他删了,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手机空间,手机运行也快了。不过他同时表示,小程序对一些注重场景的APP来说没有优势可言。“我想在京东上购物,当然是打开京东商城APP方便,小程序接入后显示内容并不够全面。”白领谷小姐向记者表示,她一周使用两三次共享单车,因为不太常用,多下载一个APP太麻烦,通过小程序接入就方便得多。

从“APP杀手”到“被抛弃的应用”,微信小程序在外界的评价算是坐了“过山车”。有资深互联网观察者认为,小程序的效应被外界拉高了,腾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小程序做成“APP杀手”。

有熟悉腾讯战略的业内人士表示,小程序不同于微信支付,它并不是整个微信生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更像微信公众号,希望能够吸引大家争相使用,倘若不使用也无伤大雅。

微信回应称须循序渐进

面对目前众多对小程序的质疑,微信方面认为外界对小程序有“误解”。微信公关华南区负责人谷慧给记者的回复中称:“我们对小程序的理解是,它是一个打通线下场景的入口。”微信方面认为,小程序并非外界很多关注者一开始理解的“风口”或“巨大的流量入口”,“我们希望大家更多地通过线下扫码去获取小程序的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对于这样一个极具创新性的产品,我们对它的前景十分乐观。当然,它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坚持做这样一件创新的事情的同时,我们的产品节奏不会受外界的‘误解’而影响。”而张小龙在早前谈及小程序的属性时,也称这是“用完即走的应用”。

记者从微信团队获悉,微信技术团队目前正在优化产品能力,希望能够打通更多的线下场景,小程序新功能“附近的店”也即将上线。

信息时报记者 卢云龙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