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精武会会馆主体建筑修缮完工 引外国友人练拳
摘要: 经过一年多的修缮,中山公园内的佛山精武会会馆主体建筑19日完工。修缮后的精武会会馆外观焕然一新,重新刷过油漆的红色柱子非常显眼,柱础按历史原样改成了白色,墙面则变成红砖墙,“佛山精武体育会”和“纪念李众胜堂李兆基先生”牌匾更加醒目。珠江时报讯(记者/王方亚摄影报道)经过一年多的修缮,中山公园内的佛山精武会会馆主体建筑19日完工,一群外国友人慕名而来,在会馆前练起了拳法。

修缮后的佛山精武会会馆外观焕然一新。
记者当天来到中山公园,发现修缮后的精武会会馆外观焕然一新,重新刷过油漆的红色柱子非常显眼,柱础按历史原样改成了白色,墙面则变成红砖墙,“佛山精武体育会”和“纪念李众胜堂李兆基先生”牌匾更加醒目。会馆内部,墙面和门窗也被粉刷一新,屋顶的大梁和檩子及部分损坏的瓦面全部被更换成新的。
“还未交付使用,但会馆的主体修缮工程已经完工。”佛山精武会秘书长梁旭辉告诉记者,去年5月,精武会会馆修缮工程启动,经过一年多的修缮,主体工程当天完工。
据了解,佛山精武会会馆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自建精武会馆,也是佛山精武会的永久会址。1933年,佛山精武会会馆由当时的精武会董事长梁敦远等倡议筹资兴建,1935年投入使用。1998年,佛山精武会会馆被列入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供精武会使用。
精武会会馆的主体建筑为单层混合结构,是七开间四面廊重檐歇山顶仿清式建筑,面积有600多平方米,1934年由海归建筑设计师陈佗设计,会馆内屋架是三角形钢制的,“全部是德国进口的钢材焊接而成,非常结实。”梁旭辉说,“整个建筑主体最大跨度16.3米,最大开间6.42米,当时能建出单跨这么大的建筑,非常罕见。”
精武会会馆曾在1986年、1993年、1999年、2010年维修过,后来因出现安全隐患,精武会会馆还一度暂停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