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佛山

佛山市反诈骗中心组织讲师团走进银行宣讲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1月15日,佛山市反诈骗中心在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由反诈骗民警、反诈骗志愿者组成的讲师团走进全市47家银行,针对近3000名银行工作人员和企业客户,同步开展精准防范宣讲。

为减少针对公司企业财务人员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维护群众资金财产安全,根据佛山市公安局千人千场反诈骗系列宣传工作部署,11月15日,佛山市反诈骗中心在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由反诈骗民警、反诈骗志愿者组成的讲师团走进全市47家银行,针对近3000名银行工作人员和企业客户,同步开展精准防范宣讲。

宣讲会上,佛山市反诈骗中心分析了当前佛山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号召全体市民行动起来,通过反诈骗系列宣传活动,让市民群众不断提高防范意识,提升防电信诈骗免疫力。

反诈骗志愿者和反诈骗中心民警分别为现场前来学习的银行员工代表和企业客户详细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和防范要点,他们生动的讲解,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此次反诈骗宣讲很及时,意义重大,深受启发,是为市民、为客户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建设银行佛山分行安全保卫部黎经理称。

据悉,今年以来,佛山市公安局联合多方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千人千场”系列反诈宣传活动,多维度、全方位地开展防范宣传。截止目前,反诈骗宣讲活动已陆续开展了近700场宣讲活动,覆盖各领域群众八万余人,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典型案例:冒充老板微信、QQ诈骗

2018年11月9日,事主冯某被假冒公司QQ工作群以支付合同保证金的幌子诈骗了104万元人民币。

2018年11月9日9时许,南海事主冯某在公司上班,期间一个自称是公司魏经理的QQ新建了一个QQ工作群,工作群内有事主、同事王某、魏经理和老板邓某四个人。工作群中,魏经理一直跟老板邓某聊着工作上的问题,随后老板邓某叫事主查看公司可用余额并截图到工作组内,未察觉异样的事主当即照办。

不久,老板在QQ工作群叫魏经理发了一个收款信息,要求事主向一家客户公司加急支付一笔21万元的保证金,并称该份合同比较重要,要尽快把钱支付到“对方”的账号上。事主仍未发现异样,操作了转账,之后,魏经理又与老板商量,将剩下的尾款83万一同支付给对方……

直到当日12时许,事主和同事一起到公司吃中午饭的时候才发现被骗。原来QQ工作群里的魏经理、老板、同事王某等角色全部是假冒的。

案发后,市反诈骗中心、南海分局打诈专班迅速启动资金紧急处置机制,在省反诈骗中心的协助下,当天在一级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冻结涉案款项49万元。目前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网聊时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身份、社会关系等信息。重要关系人更换QQ微信时,要进行双重确认后再添加;公司老板、财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以免骗子钻漏洞;通过QQ、微信等指令转账、借钱的不要轻信,尤其财务人员一定要与老板当面或亲自拨打电话确认后再进行转账汇款,如果财务轻信“老总”把钱汇,这样的代价会很贵。

典型案例:佛山事主麦某被冒充公检法诈骗一百多万元

“开门,快开门!”同事和前来处警的民警在门外大声叫喊,办公室内的人始终不肯开门,僵持一段时间之后,“嘣”的一声,警察用破门器将门破开。11月2日晚上发生的一幕,让在场人员又惊又气。原来,反锁在办公室里的人是该公司的出纳,仅7天时间,她被电信诈骗犯罪份子骗走公司一百多万元。

10月25日,出纳小麦接到了一个147开头的广州移动,对方自称是某市公安局刑侦调查队的“陈警官”,称其涉嫌北京一宗洗黑钱的案件,需要接受调查,然后让其加一个QQ进行报案。这个头像是红色国徽的QQ,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专案组的“陆警官”,他发来一张警察证照片,让小麦深信不疑。接着所谓的“陆警官”与其进行语音通话,说是做“语音笔录”,在通话中“陆警官”问的问题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内的资金”。结束时还说其现在是嫌疑人身份必须每天报备行踪。

第二天,这名出纳按“陆警官”的要求,去附近的银行开了一张新的银行卡配合“反侦察调查”,并向“陆警官”报备了该卡的所有信息。之后,“陆警官”让其加另外一个更高级别的“高科长”QQ,“高科长”叫其用邮政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和微信,并申请最高限额贷款。在事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卡内刚贷的4万多元被悄悄转走。

11月2日,“陆警官”又用QQ语音找到小麦,通知其配合查清其公司是否涉案,“陆警官”让其回公司拿了会计的U盾并猜出密码,将办公室的门反锁,然后让其用电脑下载安装“公安反侦察软件”,“在调查期间不要动鼠标和键盘,只负责不停的按U盾的确认键……”QQ语音那头强调。

就这样其在办公室操作了一两个小时,直到这个账户的钱被转完。公司老板收到账转短信后,才发现小麦反锁在里面,任凭怎么敲门叫喊也不肯开门,直到警察赶到,小麦的行为才被制止。

案发后,市反诈骗中心、南海分局打诈专班迅速启动了资金紧急处置机制,在省反诈骗中心的协助下,紧急止付冻结本案案款30余万元。目前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通常冒充公安机关办案民警,使用改号软件改成普通手机号码向市民行骗,抓住普通市民“胆小怕事,畏惧公权力,急于澄清自身清白”等心理,以事主身份被冒用,涉嫌犯罪,需配合调查为名,并假冒最高检网站上发布的假刑事通缉令和冻结管制令,威胁诱骗事主以配合资产清查为名实施诈骗。此类诈骗危害极大,一旦上当,倾家荡产,甚至负债累累。

“公检法”诈骗防护对策:

一、陌生电话谨慎接听。“身份被冒用”、“涉及秘密案件”、“不能跟任何人说”、“拔打114核实单位”、“电话笔录”、“财产冻结管制令”、“刑事拘捕令”、"资产清查”、“安全账户”等统统都是诈骗团伙的伎俩,全都是骗人的。公检法等执法部门都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等沟通方式进行案件调查,也没有上述工作内容和流程。凡是有以上内容的统统挂断,做到不听、不信。

二、银行密码、手机验证码打死也不说。卡号、密码、验证码都告诉了别人或者U盾插在电脑让别人远程操作的行为,就相当于把银行卡里的钱直接给了对方。凡是让你去支付宝、微信去申请贷款的、要你填写账号密码的、要你使用U盾并安装软件的都是骗子。

三、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别慌,多与亲友商量,如有疑问请直接找附近的派出所或者拔打110咨询。(黄绍斐)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