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推进沿线9.7平方公里城市更新势在必行

新浪广东
关注“实施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就是要提升城市形象,拓展产业空间。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作为仲恺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打响全方位融入大湾区‘第一炮’,势在必行,不可不为。这是新时代仲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决定的,也是仲恺大道的定位和现状问题决定的。”日前,就实施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专访了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邓力和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吴锃亮。
今年初,仲恺高新区启动了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工作。据悉,沿仲恺大道,划定了东起惠环街道办事处,西至仲恺大道与陈江大道交汇处,长度8.5公里、总面积9.7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仲恺大道城市更新片区,已实施改造4.3平方公里,计划实施改造5.4平方公里,其中计划全面改造4.4平方公里。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考虑用地范围、规划功能、道路、河湖及产权边界等因素,划定了17个城市更新单元。

现状
城市形象制约发展,城市更新迫在眉睫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片区有大量的城中村,存在严重的城、村、厂混杂问题,城市面貌脏乱差;仲恺大道沿线存在大量低效用地,与仲恺高新区巨大的土地供给缺口形成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而此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惠州要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市委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和实现“两个一万亿”的目标要求,仲恺高新区作为其中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主战场,提出了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目标。
在现状和目标之间,以连片改造的方式推动9.7平方公里区域实施城市更新,为加快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提供支撑,在仲恺高新区管委会看来,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让这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势在必行,不可不为”。
邓力介绍,仲恺的城市面貌早已备受群众“吐槽”,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吴锃亮更是直言:“仲恺的城市形象给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所以不得不进行城市更新。”
仲恺如果不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产业项目落地和城市建设将无从谈起。因此,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迫在眉睫,这也将为仲恺接下来打造国家一流高新区提供有力保障。
定位
打造仲恺创新智造走廊
邓力介绍,仲恺大道的3个定位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东延线、惠州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腹地的重要纽带、仲恺高新区发展的主轴线,“归结起来,就是要对标‘深南大道’,打造仲恺创新智造走廊。”
仲恺高新区约有500平方公里,为什么此次城市更新首先选中了仲恺大道沿线9.7平方公里的区域?
邓力介绍,首先是因为这片区域产值占全区比重大,人口密度高,但城市面貌备受诟病,亟须改造提质。另一方面,这片区域基础设施配套相较其他区域更完备,基本处于四环路以内,与惠州市区实现同城化,特别是随着四环南路、惠新大道等市政道路的通车,它的区域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邓力认为,这片区域的城市更新对于提升仲恺的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尤为关键,是推动仲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保障,对接下来仲恺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闻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
目标
对标深南大道,凸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重要战略价值
仲恺提出,仲恺大道要对标深南大道。作为深圳市的一张名片,深南大道不仅记录了深圳腾飞的历史,而且孕育了大量知名企业,分布着1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而此次仲恺大道以连片改造的方式推动9.7平方公里区域实施城市更新,正是要凸显仲恺高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战略价值。
作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最主要的板块,仲恺高新区去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2883.1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值约2000亿元,是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战场。而作为仲恺发展的主轴线,仲恺大道沿线的陈江和惠环两个街道是整个惠州市工业总产值最高的街道。
因此,仲恺大道沿线是该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推动这一区域的城市更新将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地和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重要支撑。
按照计划,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将打造一批彰显现代城市气息的项目,计划新建公共基础设施面积125公顷,占需改造面积28%。“这个比例占了近3成,相比其他地区算很高了,会用来修路、建公园和绿地等配套建设。”吴锃亮介绍,这将显著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仲恺城市面貌,让仲恺彻底摘下“城乡结合部”的“帽子”,变身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