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邦集团:逐梦15载 湾区守望人

新浪广东
关注8月19日--8月28日,由惠州市房地产业协会牵头组织,广州日报、惠州电视台、惠州微博房产等7家媒体组成的采访队伍,正式启动了对获得奖项的34个项目获奖企业的“专题宣传活动”,在市房协相关领导的带领下,采访队伍来到了荣获诚信自律、优质配套两个奖项的灿邦集团,和灿邦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江洪先生进行交流。
据悉,“惠州杰出地产”2019年度评选榜单在2020年7月30日出炉,共34个企业和项目获得年度建筑品质楼盘、年度绿色人居楼盘、年度优质配套楼盘、年度慈善公益企业等奖项!

企业介绍
灿邦集团,成立于2005年,深耕湾区15载,目前土地储备总货值超600亿元。集团旗下地产、商业、投资、工程、物业五大业务版块,开创了“地产开发+商业运营 ”双轮驱动模式,并与万豪集团、金钥匙国际联盟等知名企业机构强强联手,打造湾区人居典范的高端商业综合体项目。灿邦珑廷、灿邦新天地、灿邦国际三大商业综合体相继落位湾区,并持续推出灿邦部落格、灿邦珑玥等精品项目。
今年,是灿邦集团在湾区深耕的第15年;今年,也是灿邦集团发展实现飞跃的关键之年;今年,灿邦橙果大厦将面世;今年,灿邦集团有9个项目在开展前期规划/施工建设工作。
灿邦珑廷项目于去年12月份开盘以来,备案价格不断刷新区域价格标杆,实现了量价齐飞,这充分说明了灿邦集团科学的产品规划以及客户对项目高品质的认可; 今年,灿邦橙果大厦将同步面世!

关于优惠配套:用心助力大亚湾未来发展
采访团:配套分为外部和内部。有人说,外部配套是开发商的远见,内部配套是开发商的担当。2019年度,贵司在打造优质的内部配套,都做了哪些工作?如何用规划和配套体现一个楼盘的价值?
陈江洪先生:灿邦集团作为一家深耕大亚湾的本土房企,我们除了关注住宅领域,也强调商业领域的开发,灿邦集团参与行业竞争的方向之一,就是扩大城市综合体的运营体量。灿邦在大亚湾片区的产品布局,除了住宅产品,还有开发体量巨大的综合体项目。目前,我们保持在建和在运营的项目就包含了灿邦珑廷、灿邦新天地、灿邦国际三大项目。
关于商业配套的建设,我认为需要有远见、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房地开发商一道参与其中。灿邦集团作为在大亚湾土生土长的本土开发商,我们看好这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在人口导入的红利下,我们也希望大亚湾的商业配套、环境配套能够跟上发展。就灿邦集团自身而言,我们也强调加大投入商业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大型商业的投入,比如,星级酒店的引入、大型商超的引入以及写字楼的建设等。我们希望通过灿邦集团的努力,在大亚湾商业发展的道路上,能够留下扎实的脚印。

采访团:从“买房”到“买生活”,贵司认为一个优质的配套对于美好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陈江洪先生:对于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配套的内涵其实是丰富的,配套的时代使命在于满足人们对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四大维度的质量指标也在不断提高,其中,住是最根本的一个维度。
以住的需求作为根基,不管是大亚湾还是惠州其他片区,这个需求已经达标了。在根基扎实的同时,衣食行也需要同步提高。比如民众的穿衣打扮、吃喝玩乐以及购物消费,这些行为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平台去提供高质量的消费体验、服务提升。而这里我提到的平台,其实就是指成熟的商业配套。
实际上,大亚湾在商业地产的发展上,相对于周边的深圳、东莞甚至是惠城而言是相对落后的。而灿邦集团作为在这一区域深耕数十年的区域龙头企业,我们有能力、有责任助力大亚湾商业地产的发展,我们有信心、有规划去运营更大的商业平台,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采访团:这些年,惠州配套逐渐成熟,惠州外部的市政配套和房企打造的内部配套方面,请问还需要哪些改进?
陈江洪先生:近几年,惠州主城区在城市规划、市政配套、交通配套、教育资源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城市的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就大亚湾而言,其在商业配套的建设上存在一些短板。我认为,商业配套的跟进建设,不应该完全依靠政府的投入,而是需要更多的开发商参与其中。包括灿邦集团在内,我们也一直在商业配建上努力耕耘。我相信,在政府的领导、引导下以及房地产商的多方参与下,大亚湾的多项配套将会迎来更多升级,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关于市场:深莞惠三地房地产市场一体化大趋势
采访团:目前贵司在湾区或惠州如何布局,近期要推出哪些产品?
陈江洪先生:在灿邦集团的企业基因里面,“成为优秀的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也是灿邦集团的企业愿景。不同于普通的开发商,灿邦集团在房地产开发上不止于专注住宅产品的开发,还将涉及城市运营、写字楼、商业运营、物业管理以及园区开发。在灿邦集团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回头看看“城市色彩生活家”,内涵即是灿邦集团为每一位业主提供全链条的人居体验,涵盖衣食住行。
采访团:粤港澳大湾区、深惠深大城轨、深圳都市圈,丰字型交通……贵司如何看待惠州在湾区的定位与前景?
陈江洪先生:我认为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9市之中,发展前景可观、前途不可估量的一座城市之一。大湾区建设的决心及步伐,我们从中央层面就能看见。另外,未来城市的建设将以都市圈建设作为重点,而这也成为了人们(开发商)的共识,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是中国几大都市圈建设的龙头。
在大湾区之上,我个人更看好的则是以深圳为核心、珠江东岸为主的若干城市,也就是深莞惠。深圳的地位大家有目共睹,除了本身强大的经济引擎、高科技产业的加持,同时,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上地位颇高。不过,深圳面临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中之一无疑就是土地资源匮乏。基于土地资源的相对缺失,深圳东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与深圳相邻的惠州无疑就是首选,而深圳的东进必将给惠州带来广大的发展前景。惠阳、大亚湾则是承接深圳资产、人口、产业外溢的桥头堡。
另外,我们从惠州“丰字形”交通规划可以窥见,在这一宏观的交通路网规划之下,惠州将有望从滨江城市转变成海湾城市。所以,我认为惠州在湾区9市当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后发优势,其前途不可估量。

采访团:虽然受疫情影响巨大,但惠州房地产市场复苏强劲,您如何看待未来的惠州市场?
陈江洪:正如我刚才所说,惠州城市发展前景向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惠州产业升级、产业导入所带来的大量高素质人口的导入。随着人口导入增量的提升,必然导致住宅市场的需求的增加。基于以上判断,我个人是十分看好惠州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前景。
采访团:红6月后,深圳东莞政策继续加码,会对惠州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陈江洪:的确,深圳和东莞的需求是很旺盛的,但矛盾在于两地的新房供应都是短缺的,对于深圳和东莞来说,供需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我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以深圳为首的大型城市,将很难解决这个难题。与此同时,我认为这也是深圳东进的驱动力之一——即将深圳一部分人的需求,转移到临近的惠州。
近期,我们有留意到深圳在连接惠州的道路规划、铁路轨道交通规划上动作频频,实际上这便是深圳在降低深惠两地通勤时间成本的努力。通勤时间的缩短,将更有可能让一部分在深圳工作的人群,实现在惠州、东莞等邻深地区完成置业梦想。
所以,深圳、东莞以及惠州三地房地产市场一体化是一个大趋势。那么,在这个背景下,惠州无疑就是满足深圳中低端客群房屋消费的后端市场之一,而这也是惠州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
近期,深莞两地有关楼市调控的进一步加强,我认为对惠州而言仍然是偏向利好的。对于深莞两地的刚需而言,购房门槛的提高将作为一个客观不可抗拒的原因,迫使他们选择到临近的惠州置业。综上,我认为惠州不大可能会采取相关措施,但是针对楼市调控进行政策微调还是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