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惠州

仲恺往事 二次护法(1921年)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中华民国正式政府成立后,设总统府设于观音山,孙中山随即发布人事命令,其中,唐绍仪任财政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次长。

“欲得粤为根据地,群策群力,以成戡乱之功,完护法之愿。”这是孙中山在1922年“溯民国九年(1920)之秋”局势时的真实感慨,他说道:“我海内外同志所以不惜出其死力以达到粤军回粤之目的者,良以频年祸乱,不但民国建设尚未完成,即护法责任亦未终了”。于是,孙中山在1921年5月5日宣誓就职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第二次在广东建立政权后,便毫不犹豫地再次举起了护法旗帜。

中华民国正式政府成立后,设总统府设于观音山,孙中山随即发布人事命令,其中,唐绍仪任财政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次长。此时唐绍仪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已发生分歧,唐绍仪认为孙中山的理想太高,难以实现,且孙中山所制定的总统制与他的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理想不相符,于是唐绍仪在政治上表现消沉,拒绝出任财政部长一职。所以,这个时期的财政部便由廖仲恺全权负责,以财政部次长代理部长一职。时年44岁的廖仲恺再次担起了为中华民国政府以及第二次护法运动筹措军政经费的重任。

这个时候的中国出现了南北两个政府,南北两个总统对立的局面,中华民国正式政府的成立使北方北洋军阀表面统一,粉饰太平的宣传彻底破坏。而在不久前的直皖战争中,段祺瑞大败,被迫辞职。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所以在当时北伐是孙中山统一中国的既定策略,当选非常大总统后,孙中山即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但是两广未平,北伐就无法进行,特别是第一次护法运动中桂系军阀陆荣廷的表现,使得孙中山等人彻底看清了其军阀本质,认识到护法救国必先剿灭“桂贼”,“统一南方”,然后“乃能出师北上”。孙中山随即下令讨伐广西军阀陆荣廷,“荡平群盗,扶植广西人民,使其完成自治”,第二次粤桂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廖仲恺深知要实现孙中山先生统一全国的宏愿,必须稳定广东政局,将广东建设成牢固的根据地。因此,筹措军政经费、恢复并统一广东财政成为廖仲恺的当务之急。当时的广东,因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多年盘踞,拼命压榨广东人民,用搜刮的财富大肆扩军,使整个广东财政濒临崩溃。为了保障讨伐桂系行动和广东省内建设的顺利进行,廖仲恺发表了《整理广东省财政的计划》,揭露广东财政被桂系“多方罗掘,大有破产之虞”,许多税收和公产均被抵押给银行,“每隔二三日即有银行前来索债”。外债无法还清,政府收入绝少,军饷更为困难。更有一些商人将银行纸币任意低折,甚至跌至四成以下,“如此辗转低折,政府欲不破产,亦不能矣”。面对如此困境,廖仲恺表示官方将极力设法维持纸币,“但必须官商合力而后可收效”。1921年初,廖仲恺发布告示,决定从1月起,统一省库财政,锐意整顿各项赋税,力争扩大省库的收入,以应付政府各项支出。随后,廖仲恺还接受了广州《时报》记者采访,就“桂系军阀将广东公产抵押情况”,“广东省财政每年收入和开支情况”,“财政统一后,收回抵押品的情况”一一向社会进行了说明和回应。此外,廖仲恺积极整理扩充广东省银行,统一纸币,来维护纸币金融。在廖仲恺的辛勤付出下,广东的财政有了很大的改观,时人评价他说:“以公正洁白之诚整理粤局,故虽在创巨痛深之后,而广东财政前途仍大可乐观”。廖仲恺卓有成效的财政工作,为孙中山的第二次护法运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在讨伐桂系的战争中,廖仲恺积极为军队筹措军饷物质,省财政厅在讨伐桂系期间支付的八百多万元军费,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廖仲恺亲手负责筹集的,粤军攻克梧州后,廖仲恺又和新任广东省财政厅长马育航联合广州部分富商发起组织“两广兵灾救济会”,廖仲恺亲自出任副会长,积极筹款用于安抚战争中的难民和伤员。

何香凝这个时期以极大的报国热情,积极投身到了支前慰劳工作中,积极协助宋庆龄组织了“女界出征军人慰劳会”,并出任总干事,她积极参与劝捐、卖物捐助等活动。7月20日,廖仲恺和何香凝受孙中山委托,前往广西梧州前线慰劳出征的军队,鼓舞军心,他们勉励将士们矢志不渝、全力完成消灭桂系军阀的使命和任务。

粤军将士在广东全体人民的支持下,一举攻下广西首府南宁及其他城市,摧毁了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政权,将广西全境划入了中华民国政府的势力范围,统一了两广,奠定了北伐基础。7月,陆荣廷在南宁通电辞职。孙中山即以大总统名义任命马君武为广西省长。9月,孙中山乘胜发出挥戈北伐,统一中国的号令,“铲除所有督军和日本势力”,“谋国家之统一”。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