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惠州

喜讯: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1月16日,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发布《关于2020年度第二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公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11月16日,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发布《关于2020年度第二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公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救治好胸痛患者,就是保护生命线。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合作,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评估、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救治效果,降低高危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医院高度重视胸痛中心建设,从制度层面、人员配置、设备配备及网络医院建设等方面多举措齐头并进,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救治能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胸痛中心多学科合作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诊疗绿色通道,显著降低了胸痛患者的确诊时间,为胸痛患者救治提供全面保障。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极其严谨和严格,包括资格审查、初审、联盟预检、网审、暗访及现场核查等多个环节,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标志着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更多急性胸痛患者将因此受益!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为全力铸就生命绿色通道,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胸痛中心团队成立两年来,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急救医疗系统(EMS)。经过不断的优化流程,目前,市一院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的平均时间,已经缩短至70分钟左右(国家标准90分钟),远低于国家标准值。而优质高效的医疗水平,使这条绿色通道展现了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一个个胸痛患者创造“心”的生命奇迹。

多学科联合

缔造胸痛中心急救体系

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由各类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梗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发生胸痛,需要争分夺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现、确诊并救治,急性心梗患者发病初期90分钟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因此,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高汉华坦言,过去很多患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错过了诊治的最佳时机。

为了让急性心梗患者、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更快的时间内得到救治,2018年3月,市一院胸痛中心正式启动建设,并于2019年8月全票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2020年11月16日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的认证。

2018年3月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

高汉华介绍,建立胸痛中心,可以按照科学程序,通过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管理措施,整合各种技术力量,使胸痛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按照医学常规和指南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规范的诊断治疗。

胸痛中心的建立离不开医院优质的医疗技术力量,更不是单一科室的水平提升,而是体系建设,是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实力的展现。据悉,该院胸痛中心由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心内科、CCU、心脏外科、介入科、介入导管室、检验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组成,具有专业医生团队46人。

据介绍,该院心血管内科是惠州市医学重点专科,是惠州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主委单位,可全天候开展冠心病的各种介入检查及治疗,各种类型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等,每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数百例,还可以开展先天心介入治疗。

市一院心脏外科是惠州市心血管外科质控主委单位,近3年来,不断勇攀高峰,业务水平在许多领域已达到省级先进水平,能常规开展各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后天性获得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低龄低体重以及高龄危重患者的手术治疗都曾填补本地区心脏手术领域的空白;而介入血管科是目前惠州地区较齐全的独立专科之一,可独立完成Stanford B型及部分A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有较丰富的治疗经验,技术水平惠州地区领先,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由上述“拳头”科室为核心成立的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相互协作,优化救治流程,提供快速而准确的危险评估、诊断以及规范的治疗,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开辟快速诊疗通道。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市一院排除万难,进一步优化疫情下的胸痛诊疗流程,使得各项关键指标良序发展。截至目前,市一院共接诊急性胸痛患者4725例,实施PCI手术约400例,急诊PCI手术将近100例。

24小时待命应急抢救

院前院内无缝连接

遇上急性心梗患者,就像与死神赛跑,抢救就是争分夺秒。而胸痛中心是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的“高速路”。对于胸痛患者来说,尽早开通救治通道,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D-to-W,也叫入门到导丝通过时间。这个在心脏救治领域备受关注的词语,它是衡量医院急诊PCI实力的一个关键指标。目前,市一院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to-W平均时间70分钟左右,远远低于国家90分钟目标值,其中最快的患者到达医院仅19分钟就开通堵塞血管。

如此速度是如何炼成的?

“心梗急救越早越好,在1个小时内打通堵塞的血管,心肌可能只坏死20%,而延误到6小时以后,心肌可能坏死80%~90%。心肌坏死之后,极易造成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高汉华介绍,为此,该院胸痛中心不断优化流程,目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平均时间小于5分钟,首份心电图到确诊平均时间在3分钟内,肌钙蛋白出具时间在12分钟左右,急会诊时间小于10分钟。“通过优化流程,在每个细节上下功夫,我院的急性心梗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由成立初期的50分钟向30分钟跨越。”

同时,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将急性胸痛患者的服务延伸到院前,该院已与8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签约医院接收急性胸痛病人后第一时间将病人的心电图等资料上传网络平台,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市一院胸痛中心值班医生第一时间对病情进行评估并指导基层医生进行处理,确诊有急诊手术适应症患者指导预谈话,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实施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行急诊手术,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目前,急性心梗患者急诊PCI最短时间为19分钟。

由此,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实现院前和院内两部分的无缝连接,如今,这条“护心”通道从不“打烊”,365天、24小时备诊,节假日期间也全天候运行,为众多心梗患者打通“心路”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在生死时速中为生命接力。

知多D

突发急性心梗 谨记两个“120”

1、国际医学领域认为,120分钟内是急性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如果在120分钟之内能将心肌梗死堵死的血管开通,患者愈后就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2、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心前区的疼痛包括正胸部、左胸部,可能会放射到背部、颈部,都会有酸痛、压迫疼痛、出汗等症状,疼痛持续30分钟以上。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与家属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治疗。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