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东湖旅店入选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新浪广东
关注12月11日,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北京举行,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惠城区区委宣传部、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报送的“惠州市惠城区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项目参加了终评会。在当天全国20家入围项目单位参加的终评会上,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东湖旅店保护利用项目作为广东省唯一入围的项目,突出重围,以全票通过、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一举斩获2020年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文物简介:惠州民国欧式建筑见证“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东湖旅店位于惠城区上塘街70号,是惠州较早的欧式建筑,是惠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东湖旅店原主人名叫翟雨亭,是民国时期的惠州名绅,也是惠州抗战时期的爱国人士。1941年冬,香港沦陷,众多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被困香港,处境十分危险。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对此极为关注,开展了秘密大营救,共营救出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800余人,其中100余人途经惠州,大部分入住东湖旅店,再沿江而上抵达老隆、韶关各地。东湖旅店是其中一处重要中转站,成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这场营救被茅盾誉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这就是著名的“粤港秘密大营救”。

历史钩沉:曾是营救中国文化名人秘密中转站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日军进攻香港,不久香港沦陷。随即日军开始大肆搜捕进步的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他们被困香港,命悬一线。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和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先后电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连贯等迅速组织营救。从1942年1月5日开始,东江游击队迅速组织被营救人员从东西两条路线前往东江抗日根据地。期间,惠州成了主要接送点之一。
在东江游击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秘密大营救,8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成功营救。众多资料表明,包括茅盾、张友渔、胡风、胡绳等在内的百余名著名人士曾入住东湖旅店。香港秘密大营救“惠州站”,为争取最广泛的人士参加抗战和赢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史诗式的贡献。
传奇故事:文化名人在东湖旅店同吃除夕团圆饭
七十余年前,东湖旅店的三楼曾被国民党驻军187师师长张光琼包下,并在旅店门口设置岗亭。时任中共惠阳县委组织部部长兼武装部部长卢伟如出其不意、大胆出招,把二层租下,设立秘密交通站,由此东湖旅店成为“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的中转站。
1942年除夕晚,第一批被营救的文化人士茅盾、胡风、张友渔等20多人来到惠州。卢伟如分别安排他们在东湖旅店和东和行住下。大年初一,卢伟如弄来了两条鱼和两只鸡,茅盾夫妇为了感谢营救人员,还亲自下厨为大家烹饪了他们家乡特色菜——浙江风味鸡。这批文化名人以及部分参与营救的人士就这样吃上了团圆饭。
离开惠州后,这批文化名人沿东江北上抵达老隆、韶关等地。直至1942年11月22日,最后一批营救人员几经辗转抵达苏北解放区,这场大营救得以胜利完成。
保护利用:政府出资收购东湖旅店,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七十九载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惊心动魄与硝烟味道已经散去,留下一所院子在闹市中默默诉说过往。这么多年过去,东湖旅店建筑主体、室内楼梯(水磨石)和楼面的地砖等仍保存完好。
2017年3月,惠城区政府完成对东湖旅店的收购。惠州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依据历史资料进行修缮,并围绕秘密大营救进行陈列布展。据透露,惠州市政府、惠城区政府投入近2000万元。
全馆展陈面积1200平方米,分为“营救之路”“转移惠州”和“统一战线”三大展区,采用文字讲述、图片佐证、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绎等方式,借助雕塑、模型等,全面真实展示秘密大营救历史。陈列馆中,廖承志的“惠州诗草”、邹韬奋的“早出晚归”、廖安祥的“源吉行”、茅盾夫妇亲自烹饪的“年夜饭”等故事,都通过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活化传承:变身红色教育基地最热打卡点
2019年初,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如今已成为惠州重点红色教育基地最热打卡点,仅2019年就吸引近1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前去参观,大批革命先辈和文化名人后代到馆参观缅怀。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东湖旅店推出了“闭馆不打烊 在线听故事”活动,由讲解员在东湖旅店现场录制视频,在线讲述东湖旅店的故事,让游客足不出户也能领略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开馆至今,不少旅游团体、市民们来到东湖旅店参观。带着小朋友参观的王女士说,“来这里参观,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让小孩子认识到现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一举两得。”游客们纷纷表示,参观东湖旅店重温了革命历史,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卓绝斗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来之不易,如今幸福生活离不开前人的奋斗,要好好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通讯员:王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