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惠州

仲恺高新区全力以赴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近期以来,仲恺高新区各园区、镇街以及区直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以及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全力推进文明创建,推动城市面貌与城市文明快速提升。

近期以来,仲恺高新区各园区、镇街以及区直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以及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全力推进文明创建,推动城市面貌与城市文明快速提升。

陈江街道

陈江街道严格落实区委工作部署和要求,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全体干部职工一心下沉,各村(社区)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发动,签订“门前三包”,推动群众参与,合力推动创文巩卫工作顺利通过。

强化“一个核心”

层层压实责任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由陈江街道主要领导带头亲自抓,明确工作方案和责任分工,班子成员下沉一线、全体线室分片包干,实施“每日一研判、一督导”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截至8月24日累计召开每日研判分析会15次,即时解决疑难杂症50多个。

组建“两支队伍”

划片巡查到位

一方面,组建机关巡查队伍,将30个线室划片分包到中心区,划分片区15个,每天安排人员下沉巡查,通过“随手夹、及时劝、联动治”等方式确保包干片区创文巩卫工作落实到位。截至8月24日,各包干区累计派出工作人员2700人次,自查发现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等问题1965处,其中已完成整改1887处,正在整改78处。

另一方面,组建网格巡查队伍,以村(社区)为单位派出76名网格员组建15个网格组,按照网格化服务管理事件处置的“发现上报、受理派遣、处置反馈、任务核查、事件归档、考核评价”六步闭环工作流程,深入辖区进行巡查排查,有效推动辖区城市文明创建工作。

实施“三项机制”

全面整治到位

聚焦实地测评点位,实施“保点”工作机制,围绕辖区51个实地考察测评点位,重点整治周边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公共卫生、门前三包、乱停乱放等情况,确保51个点位的静态指标100%达标,动态指标按要求常态实时更新;聚焦重点区域,实施专项行动工作机制,对陈甲路、松江市场、金茂市场和张屋、冯屋市场等重点区域,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开展专项行动10余次,规劝占道乱摆乱卖2000宗次,整顿跨门店经营1500宗次,累计拆除仲恺大道、五一大道、陈江大道等主干道乱贴乱挂户外广告牌350块;聚焦短板问题,实施“即查即办”工作机制,组织纪委、督办组成专门的督查队伍,每天深入片区开展督查工作,发现问题现场督办、现场整改,确保全面整治到位。

惠环街道

惠环街道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严格对照测评体系要求,结合近期市、区实地督导、街道现场自查发现的问题,通过“三个抓手”落实落细各项整改措施,全力推进文明创建。

抓队伍,夯实创文力量

制定《惠环街道2021年文明城市迎复检工作包干责任表》,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压紧压实包干职责,带头下沉包干区域,深入企业、商铺、工地、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7名文明城市工作专职联络员、400余名机关干部职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5+2”“白+黑”工作模式、“入户+走访”方式奋战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线;组建7支驻村(社区)工作团队全面深入一线,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宣传、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等各项工作,辖区群众文明创建知晓率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抓重点,加大创文力度

1、点位基础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点位标准每日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站点、公益广告、制度上墙等设施建设。

2、主次干道

对辖区主次干道不断加大巡查力度,进行网格化巡查管控,对“脏、乱、差”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常态化定点管理。出动执法人员588人次,出动车辆125台次,开展市容市貌整治30余次,规劝跨门店经营1207家,流动商贩849档。

加强道路清扫保洁、牛皮癣清理等日常保洁,截至8月12日,组织出动专业保洁人员153454人次,清扫道路约111328公里,洒水道路约156576公里,洒水约224560吨,清理内街小巷3178条,卫生死角1589处,清理垃圾、淤泥、杂草、杂物等垃圾51028.86吨,清理牛皮癣约308805张,清洗垃圾桶22778个。

3、村(社区)、背街小巷

实行每条村(居)民小组包干1条内街小巷,动员村(居)民积极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综合治理提升行动,落实“门前三包”,清理卫生死角,整治乱倒垃圾、乱堆杂物、占用公共空间等现象,做到生活垃圾定点分类投放,社区和街巷环境明显好转。

抓宣传,营造创文氛围

1、营造氛围

以宣传栏、LED显示屏、立柱广告等为载体,刊播“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等。同时,向群众派发文明宣传手册和文明城市创建倡议书,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截至目前派发倡议书1万余份。

2、入户宣传

精心组织惠环街道全体领导干部职工开展文明城市入户宣传活动,派出文明城市宣传资料、礼品5000份,引导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制作了一批“文明惠环”帆布袋、“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文明公筷、纸巾等富有惠环文化特色的入户宣传礼品,以“袋袋”相传的方式,让文明理念植入人心,让辖区群众传承文化。

3、志愿服务

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结合办事处实际开展爱心义卖、慰问孤寡老人、公益宣传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提高辖区居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创建文明城市添一抹亮丽风采。

4、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以品牌建设引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节日为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指导各村(社区)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包括平南村的刀切粄活动、红旗村的萝卜粄活动等,开设惠环街道2021年暑期公益培训班,少儿声乐、少儿书法、少儿美术、成人瑜伽等课程如期开课,不断丰富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区东江科技园

东江科技园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2021年版)标准要求,全面深入地开展迎检工作,迅速行动,狠抓整改落实。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组建文明督查队伍

每天对园区主次干道、学校、公园等重点点位及周边情况进行文明督查,每日形成督查日报,及时通报存在问题,加强问题的跟踪督办,实行销号管理,每天一督办、每周一汇总,对整改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约谈。

组建3支攻坚队伍

组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工程等3支攻坚队伍,组织专门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全天候开展问题整改,推动问题的整改落实。

发动宣传,营造气氛

开展公益广告宣传

园区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等公益广告的宣传,利用立柱、候车亭等制作宣传广告100多面,LED屏滚动播放20000多条,各建筑工地围挡全部制作公益广告,利用东江科技园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讲文明树新风的推文近10篇,宣传氛围浓厚。

组织开展入户问卷调查

组织80多名志愿者到园区企业、小区、商铺进行入户宣传,走访了1200多户住户及商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的支持率和满意度。

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活动

发动园区志愿者在园区主干道红绿灯路口,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截至8月24日,参加人数共100多名,开展20多场。

开展“清洁东江”志愿服务活动

动员园区20多家企业,500多名志愿者,开展“清洁东江”志愿服务活动,对企业门前环境卫生、道路整洁、绿化等进行清洁和整治。

重点整治,全面推进

开展“清洁东江”整治行动

严查园区的乱摆乱卖、跨门店经营、违规挖建、违法摆放广告招牌等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412人次,整治流动商贩1000人次,整治跨门店经营行为242档次,清理移动广告、灯箱、招牌102个,清理横幅28条,清理乱贴乱画367处,组织清理了卫生死角84处,修剪绿化约13公里。

开展“畅顺东江”整治行动

重点整治车辆违停、超速,摩托车(电动车)逆向行驶、冲红灯、不戴头盔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共出动警力623人次,出动警车299辆次,路面整治查扣摩托车(电动车)135台,查处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行为282宗,不戴头盔电动车154宗,查处违停车辆287宗,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近10次,派发交通安全宣传单张800余份。

开展基础设施整治行动

加强对园区市政设施的维护。修补市政雨水篦子6处,修补市政井盖8处,修补破损人行道98平方米,修复标志牌8处,修复水泥路面28处,处理道路积水6处,修复临时路面2处,更换路灯79盏。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仲恺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确保文明城市测评不出现丢分项;同时安排区局机关人员60%下沉,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压实工作责任,倒排工期,确保做到定人、定岗、定责。

积极开展农贸市场整治

一是多次约谈农贸市场开办方,督促市场管理者加强市场内卫生清洁力度,提升市场卫生环境;二是联合各园区、镇街开展农贸市场内外环境、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专项治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三是建立市场常态化管理机制,定期进行农产品快速检测和抽样检测,从进货渠道、经营户许可等各环节严把市场准入关,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共约谈市场29家次,督促整改暗访检查问题(脏乱差、乱摆乱卖)232处,农贸市场秩序得到较大提升。

强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对全区餐饮服务业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持证照经营、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禁烟标识、落实“五防”设施等情况。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5018家次,关停11家证照不齐的餐饮店、发出163份责令改正通知书、引导133名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

强化创文巩卫标语宣传

通过上门协调带动沿街商铺播放LED显示屏、在餐饮单位放置张贴“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禁烟标识”等内容温馨提示和宣传海报等形式开展创建标语宣传,提高广大市民创文巩卫的参与度和知晓率,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共发出创文宣传资料4000余份,印制并发放禁烟标识4000余份,引导300余个LED走字屏滚动播放创文公益广告,编制创文动态31期。

完善台账,突出问题整改

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每阶段创文巩卫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各督查组明查暗访情况,将存在问题交由属地监管所整改落实;同时安排专人建立完善整改台账,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真正做到一个问题都不放过,全面整改不留死角。

区住建局

为做好仲恺高新区建筑工地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仲恺高新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以下简称区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以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体系的要求,举全局之力,责无旁贷、全力以赴抓好各项指标的整改落实、巩固提升。

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区住建局成立7个督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带队分片区包干,压上一线,靠前指挥,每日对在建工地开展督导工作。对照指标要求,重点检查测评检查组交办的问题整改情况、工地门前及围挡三包、现场文明施工措施、文明宣传等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规定整改时限,实行“回头看”复检,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区住建局共出动559人次,督导检查185项目次,排查整改文明施工和扬尘防治问题706项,有效推动在建工地做好复审迎检工作。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建筑工地围挡宣传阵地作用,区住建局组织各在建工地利用建筑围挡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及文明城市公益标语宣传,并要求对脱落的围挡绿毯、破损的公益文字整改或替换,对不符合面积规范的,要求增设文字公益标语。共整改、新增文字宣传标语56条,使工地围挡成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的有效载体。

突出重点,高压整治

对仲恺区建筑实地考察场所及周边区域,采取重点监控。陈江、惠环片区督导组加大巡查频次,每日对实地考察工地的周边环境卫生、围挡管理情况督导,发现问题立即交办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并限时整改到位。目前拆除楼房悬挂商业广告29条,铲除牛皮癣小广告260余张,整改工地周边杂草、建筑垃圾、材料及门前积水44项次,以高压态势保障重点点位及周边环境卫生。

区交通运输分局

2021年以来,仲恺高新区交通运输分局、仲恺高新区交通运输综合事务中心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市委、区委工作部署和安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

落实督查整改工作

组织局班子、中心班子成员及各部门中层干部设立文明城市测评粤政易工作群,实时把《仲恺高新区文明城市督查工作日报》每一期工作情况在群上传达,做到有一个问题马上整改一个,整改率100%。

加强文明卫生环境保洁工作

加大对区交通运输分局、区交通运输综合事务中心在建工程及辖区交通行业的保洁力度,进一步督导施工单位、辖区交通行业提升洒水降尘和清扫保洁的精细化作业水平。成立巡查整治小组,截至目前,共派出约630人次,同时按照“两站一场”防疫指南,严格落实客运站场清洗、消毒、保洁等工作,公交车辆实行“每趟一清洗、一通风、一消毒”,严格落实在公共场所100%戴口罩的要求,进一步保障公共场所卫生、整洁。

加强公交设施文明卫生工作

每日派出工作人员4组开展公共设施巡查工作,截至目前,清洁候车亭站牌卫生210个,整改存在安全隐患候车亭4个,更换站点线路信息135个,更换候车亭玻璃7块,维护农村候车亭14座。

同时在辖区公交候车亭、客运站、轻轨站大力开展文明卫生宣传工作,采用户外广告、视频播放等形式循环宣传,引导司乘人员和广大市民安全驾车,文明卫生,提高广大市民的参与度,大力营造浓厚的文明卫生氛围。

截至目前,共发布公交候车亭社会宣传公益广告数量631个,其中候车亭280个,简易站牌294个,车厢和车身广告57个,公交车内文明城市宣传滚动屏月播放10万余次,仲恺客运站LED显示屏每日循环播放600次卫生城市宣传标语。

加强共享电单车管理

对辖区共享电单车乱停放、占道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管控,通过约谈企业、暗访督查等举措,要求各共享电动车企业建立规范的车辆管理制度,严格在施划的停车点位规范摆放,每日派出不少于30人在路面进行巡查,24小时进行路面巡检,要求企业每部车辆配备定向还车功能,可控制车辆朝统一方向停车,并设立黑名单机制,针对乱停乱放、破坏车辆以及不戴头盔、逆行等违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被拉入黑名单7天、15天、30天或永久,期间禁止用车,多投放的车辆由企业自行回收,以保障市民理性的骑行需求和仲恺区城市交通顺畅、市容整洁,维护城市良好形象。截至目前,共督促企业派出7500人次,处理了共享电单车乱停放、占道等违规行为2000余辆。

加强公路扬尘污染治理

根据惠州市扬尘整治工作要求,对辖区内36个市政道路工程开展扬尘防治执法工作,落实“7个100%”扬尘污染防治标准,检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地130次,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1份,并按《惠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立案处罚。目前完成立案调查19宗,已处罚12宗共60万元。

加强交通运输文明卫生执法行动

积极开展交通运输文明执法行动,监督检查公路里程数为6280公里,清拆公路违法广告标牌995宗(块),约993平方米;调查占用损坏公路及城市道路案件40宗(立案处罚30宗)、制止污染公路6宗,拆除私自加装地锁293个、地桩150个、雪糕桶80个、水泥礅20个、大石头80个、障碍物60个、扬撒案件125宗。

区仲恺交警大队

从创文工作至今,仲恺交警大队现有民警55人、辅警133人,全员上班、在岗在位。

“大兵团”专项整治行动

仲恺交警大队联合仲恺分局、街道办、城管、执法队、交通分局等部门,每日早晚高峰设卡五个重点路口开展“大兵团”专项整治行动。

行动要求全体参与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做到严格规范执法,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零容忍,形成严管重罚的整治氛围。

行动中,针对辖区摩电数量大、违章多、商超及综合农贸市场周边乱停放问题,各单位分工合作,充分发挥警力优势,重拳出击,精准整治。为增强整治效果,在行动中加强对驾驶员面对面的警示教育,引导市民文明出行,遵德守礼,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创文的浓厚氛围。

该行动持续进行中,且已初见成效,辖区摩电遵章率大幅提升,为群众安全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为创文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作共赢,整体推进

除了维护辖区道路的交通秩序和公路治安秩序,保障道路畅通和安全等日常基础上,辖区交警部门联合区公安部门、各镇办等相关部门对仲恺大道(中信医院)、仲恺大道(陈江十字路口)等车流、人流量高的地方,开展整治工作。结合与交通部门,对道路维护、隐患及时处理,大幅度减少交通安全的发生,同时与宣教文卫办联手的志愿者每日到点到位,现场指挥交通,遵章率到达80%。

大队将继续加强仲恺辖区交通秩序的管理,逢周末和节日期间专项整治摩托车、电动车交通秩序。同时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交通意识,争取人人做到文明出行。

据系统平台显示8月1日以来,仲恺交警大队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1490宗(摩托车违法行为2050宗,违停6828宗,酒醉驾35宗,货车超载49宗),查扣车辆1086辆;增划地标线4944米、减速带1031米,修复护栏542米,更换指路标志牌76块,增设警示柱、警示桶172根。

区公用事业办

近日,区公用事业办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抓重点,补短板,建机制,全面推进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到迎检准备充分,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测评迎检工作。

加强管养范围绿化杂草清除

近期组织园林绿化养护单位,重点对测评迎检的主要路口、公园、主次干道等地点进行绿化维护与疏林草地改造工作。自8月以来,累计修剪乔木1000余株,修剪灌木12315平方米,清除杂草46924平方米,补植13200平方米草皮,进一步营造了文明城市测评迎检的浓厚氛围。

加大路面整治和提升工作力度

重点对日常巡查检查发现的市政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修复,巩固道路整体质量,对有破损的立即进行修复。累计修复砼路面9004平方米、修复沥青路面1966平方米、修复路缘石8042米、修复人行道地砖6987平方米。

加强路灯巡视巡察和复亮工作

进一步加强巡查,防止因下雨或施工等因素造成线路故障,做到抢修及时,确保亮灯率达到99%。累计更换电缆2005米、更换灯头23盏、更换电源12个、修补检查口门盖16个。处理被撞路灯8杆,确保城市照明设施安全运行、亮灯正常、设施完好。

大力宣传推广,广泛动员群众

充分运用门户网站、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工作。通过在办公大楼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宣传片、开展培训等形式,充分提升公用事业干部职工对文明测评迎检的知晓率和调动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180份入户访问表,有效地引导、发动群众参与,有力地助推了创城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区城乡环卫管理中心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管委会关于扎实做好2021年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的有关指示要求,区城乡环卫管理中心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跟踪问效”的原则,全员深入城乡环卫工作一线巡查检查,集中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六项”专项整治活动,高质量完成各项测评环卫保障工作。

01 努力营造迎测评工作氛围

依托中心党员干部职工、志愿者、环卫工人组建“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卫生文明宣传队”,通过宣传人员进社区、进商户、进学校等形式,大力宣传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的重大意义,加大早间和夜间摊档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每天累计出动宣传活动人员30余人次,累计走入企业(商户/家庭)280余家,对200余人次的居民群众开展宣传工作。

02全面开展“六项”综合整治

开展“牛皮癣”专项整治

分片区逐个推进牛皮癣专项整治工作,对辖区临街商铺、电线杆、居民区楼房和楼道内乱写、乱涂、乱画、乱张贴的形形色色的“牛皮癣”小广告进行拉网式的全面清理。据统计,迎测评以来,累计清理各类小广告3600处,约32000平方米。

开展卫生“盲点”专项整治

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内街小巷、中小学校周边、集贸市场、医疗机构、隔离点等高风险区域,以及农村房前屋后、空地等区域的排查和积存垃圾的及时清理,确保不落掉一个“盲点”。

开展主要道路综合整治

在新华大道、联发大道、仲恺大道等主要迎检道路开展综合整治活动,切实提高主要迎检道路颜值面貌,累计出动作业人员3000余人次,各型扫地车、洒水车900余台次,冲洗、清理道路约15500余公里。

开展“城市家具”专项整治

定期拉网式排查农村垃圾屋、二分类不锈钢果皮箱、垃圾桶、公交站亭等城市家具及其周边脏污乱的问题,逐片区推进城市家具两天一次的清洗作业,着力解决收集桶点满溢及周边地面脏、乱、污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明晰垃圾中转站的规范管理,严格落实环卫服务车辆的出入场的检查清洗作业。迎检以来,每天累计完成全区22个公交车候车亭、330个果皮箱、400个垃圾桶、22座公共厕所、38台环卫车辆以及6座垃圾中转站主的清洗、冲洗作业。

开展雨水井盖清理整治

按照先主要干道到全区域覆盖步骤,逐步落实全区雨水篦子生活垃圾清理并梳理汇总好工作台账,全力做好生活垃圾进入雨水篦子的预防和及时清理工作。迎检以来,累计清理雨水篦子约4000余个。

开展水域排查清理整治

开展全水域巡查检查工作,建立河道、农村沟渠、鱼塘问题清单目录,进一步优化水域拦截网,增设拦截网定点监控和无人机机动巡查系统,常态落实河道拦截点、农村沟渠、鱼塘等水域的每日巡查清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清理漂浮垃圾以及水通菜、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迎检以来,累计巡查清理拦截网20处,清理沟渠、鱼塘25处、清理水面杂物和生活垃圾共30吨。

03 充分利用好“智慧”便民平台

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充分依托智慧环卫平台,精心打造 “‘智慧’为民,‘环卫’守护”精品项目,努力推动更多为民便民举措,提升信息化智能化便民服务水平。

利用“恺环卫士”小程序开发“一秒寻厕”专栏,同步上传全区开放公共厕所信息,方便市民快速查找如厕地址;开发“投诉举报”“曝光台”“建言献策”专栏, 方便群众多渠道多方位反映城乡环卫管理问题,快捷服务解决群众所盼;开发“预约收件”专栏,为群众提供旧家具、旧家电等大件垃圾上门收运服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大大提升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开发“垃圾分类指引”专栏,方便广大群众熟悉掌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提升公众参与垃圾分类意识和积极性。

区房产管理中心

自国家文明城市迎国检工作开展以来,仲恺高新区房产管理中心严格落实区委统一部署,充分发挥住宅小区居民群众辐射带动优势,强力助阵国家文明城市迎国检工作。

统筹指挥吹响“冲锋号”

压实责任耕好“责任田”

及时召集迎检重点辖区80余家物业单位召开迎检动员大会,层层签订《国家卫生城市物业行业迎检倡议书》,充分发挥物业协会群体组织作用,发动各物业小区组织陆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卫生整治、宣传引导等创新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居民群众在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中的积极性和活力。

联动多方形成“共同体”

凝聚力量打好“攻坚战”

加强各物业小区多方联动,携手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群团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便民服务行动,密切与各物业小区、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上门督促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规范小区内部车辆停放,同时充分发挥本单位行业指导优势,规范各物业小区迎国检管理工作、除“四害”消杀工作,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将卫生城市复评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整合资源打造“助推器”

创新载体做好“宣传网”

发挥物业协会成员单位作用,强化资源整合,积极创新载体,拓展宣传渠道,同步借助“小喇叭”“电梯屏”、拉横幅和宣传栏等载体开展宣传,在各小区范围内唱响创文之声;通过爱心便民服务、主题晚会、义务大扫除等活动,将文明城市宣传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广泛开展进行垃圾分类进社区宣传,组织小区群众开展垃圾分类模拟、入户派发宣传礼品等活动,增强群众爱护环境卫生意识。截至目前,共计发放宣传册10000份,各类宣传品300份、各类宣传栏150版。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