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惠州

惠州供电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奋力书写绿色答卷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2021年以来,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从优化片区用能结构,优化电网运行秩序,为惠州惠城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惠州力量”。

经济的快速发展,意味着电能的需要正在不断增大。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后疫情”时代,电能供应日趋紧张,电能供应高峰不足低谷富裕的矛盾愈加明显,如何节能减排、“移峰填谷”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课题。

2021年以来,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从优化片区用能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出发,深度挖掘客户潜力,为客户量身定制节能方案,大力推广水蓄冷、充电桩、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优化电网运行秩序,为惠州惠城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惠州力量”。

深挖潜力,推动企业用能结构优化升级

9月的惠州,受双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仍然持续着“烧烤模式”。室外烈日炎炎,高温不断。可放眼位于三栋镇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的惠州康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冠公司”)生产车间,却是另一番景象:穿着无尘服的工作人员,在冷风的安抚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生产工作。

据了解,自去年2月起,惠州惠城供电局三栋供电所根据康冠公司用电报装诉求进行深入调研,在了解康冠公司准备包安装水蓄冷设备后,主动靠前联系客户,为康冠公司开通业务办理“绿色通道”,专人跟进水蓄冷系统用电报装,从业务受理、现场勘查、接火送电等环节加档提速,推动水蓄冷设备快速投产。

截至去年7月,康冠公司正式启用水蓄冷系统为企业生产生活供冷。通过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制冷,将冷量以水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根据空调负荷要求释放冷量,康冠公司成功释放了制冷所需的用电负荷,将用电负荷转移到生产工作上,使企业在错峰用电的背景下,依然能够有序开展生产工作。

“今年我们公司新增了一台蓄冷设备,解放了制冷负荷约780万千瓦,同时每年预计可以产生替代电能130万千瓦时,节省电费80余万。”在感叹蓄冷设备“移峰填谷”的好处之外,康冠公司基建部部门经理王斌还不忘向来访者分享了这样一笔“绿色账单”。他提到的“蓄冷电价”,也是蓄冷技术能够降低用电成本的关键之一。

“目前,水蓄冷、冰蓄冷等设备是在许多企业用户中比较受欢迎的电能替代设备,我们在了解客户相关用电诉求后,会协助企业做好前期的规划和申办补贴。”在康冠企业水蓄冷设备机房前,三栋供电所副所长卢莹莹向前来参观的惠南园管委会介绍道。在“双碳”背景下,三栋供电所将继续主动靠前,在协助用户做好电能替代设备前期规划,避免二次改造的同时,也会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客户办理相关补贴,确保客户享受到红利,不断协助提高用能效率,让客户省时、省心、省钱办好用电业务。

据悉,今年10月1日起,广东省开始执行新的电价政策,进一步合理拉大峰谷电价差。这意味着,安装了蓄冷设备的企业,还能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

作为惠州市传统的工业重镇,三栋包藏着巨大的新能源消纳潜力。今年以来,三栋供电所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的推广力度,强化政企联动,通过现场办公、交流会议等形式,推动企业优化用能结构。截至9月底,已完成30余户潜在客户走访工作,接下来惠州供电局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消纳,预计为康冠、德赛西威、德赛电池、赢合科技等等用户做好供电服务,进一步推进推广电能替代工作。

  多方联手,助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惠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也迎来了建设的高峰。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660万辆,而车桩比大约只有3:1。充换电服务是否便利,俨然成为市民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进一步打消车主“续航焦虑”、“充电焦虑”,完善三栋片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三栋供电所围绕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专用充换电三大领域,向社会广泛发出合作建设充电桩邀请,计划分别与政府相关部门、商业体、企业园区等多方联手,按照整体规划、分类实施、适度超前、科学布局的配置原则,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落实。

据悉,今年惠州惠城局三栋所已累计推动建设充电基础设施30台,正在推进充电桩建设项目8个合计约100条充电枪,预计2022年可以实现所有在建充电项目全部投产。

面向未来,惠州供电局积极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动新能源服务项目落地,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助力惠州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