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惠州

惠州第一人民医院协助贵州黔西南医院跑出急救创伤"加"速度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2021年9月12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选派施志国、黄任祥、陈思思3位医疗骨干,对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当地急救创伤、消化疾病治疗的业务水平及抢救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2021年9月12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选派施志国、黄任祥、陈思思3位医疗骨干,对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当地急救创伤、消化疾病治疗的业务水准及抢救能力。2021年10月初,兴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整个科室采取“一医一护”的模式定期派遣医生护士来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学习交流。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春汉介绍:“要把医疗技术留在贵州黔西南,首先应该灌输先进的医学理念。以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为基础,通过具体病例分析及探讨交流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加强对来学习交流科室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来学习交流科室的基础医疗管理水准。”

让患者“0等待”,惠州第一人民医院跑出急救创伤“加”速度

2015年,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提出创建急救创伤中心。对于此时的他们来说,面临着双重难度:第一,当时国内并无急救创伤中心模式,没有案例参考,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急救创伤中心需要自己摸索;第二,急救创伤中心涉及科室较多,需要多学科通力合作。 2016年3月,惠州市第一民医院与急救创伤领域全球排名第四的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正式签约,建立创伤救治合作关系,通过引进智能化的创伤接收与复苏急救体系,对原急诊科进行结构和功能区改造。2020年12月,急诊科搬进了全新的2号楼,全市首个功能齐全的创伤复苏单元,也在这里全新启用,面积达到六千多㎡。顶楼还设置有直升飞机停机坪,达到空中和陆地救援一体化。

如今,走进位于惠州市第一人民2号楼的急救创伤中心,可以看到医护人员相互协作,一切井然有序。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创伤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李王安向笔者介绍:“ 急救创伤中心有140多位成员,涵盖了急诊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普外科和麻醉科等专业医护。其中,创伤中心核心科室——急诊创伤外科目前有医生20人,护士96人,年均接诊创伤病人4万人次。并且我们采用“预警”制度,患者在入院前,我们医院的创伤救治团队已经接到了指令,等患者一来,便可及时进行救治。目前,抢救室里一共设置5个抢救单元,其中2个是创伤复苏单元。单元内还设置了悬吊式的X光机,可以实现在抢救单元里面马上拍片进行诊断,包括里面的抢救物资,都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排放好。以上种种,旨在推进多学科联合会诊,让患者0等待,尽全力抢救患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通过急救创伤中心建设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带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已逐步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多学科创伤救治协作团队,确保严重创伤救治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流程更加通畅和高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工作在省内外持续引起同行极大的关注,今年已有6家医院来函来访,把创伤救治“惠州经验”向全国推广。2021年9月12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选派医疗骨干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当地急救创伤、消化疾病治疗的业务水准及抢救能力。与此同时,基于建立急救创伤中心的现实需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人民医院派遣9名医生+1名护士来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学习交流。学习队伍中的许护士告诉笔者:“此次来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学习交流,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是非常多的,除了抢救流程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创伤中心的管理、团队合作模式、对患者入院的相应速度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除此之外,兴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整个科室以两周为1个周期、采取“一医一护”的模式定期派遣医生护士来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学习交流。结合交流医院实际情况,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定学习交流计划,由本院医护和兴义市人民医院“一医一护”组成学习小组,从流程、团队、实操3个方面全方位分享经验,旨在通过学习交流,帮助兴义市人民医院创建急救创伤中心。

作为本市最成熟的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单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创伤中心在2021年继续改进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探索研发基于语音交互的智能创伤管理(ITM)系统,不断完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复苏-损伤控制手术-重症创伤管理”的一体化模式。2021年1-10月,市一院创伤中心共接诊390名ISS≥16分的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率仅4.87%,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40%,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2021年9月,急救创伤中心完成的《依托医联体的区域创伤病人协同救治体系构建》作品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典型案例。因工作成绩突出,李王安主任于2021年11月获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急诊创伤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时获聘成为粤港澳创伤救治联盟副主席。

文图采编:崔晶晶、杨怡

通讯员:王运广、郑海燕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