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2022第四届大剧院艺术节发布会

商讯
关注8月10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2022年演出季项目发布会。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广州交响乐团“相约古典”交响音乐会》、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李宗盛作品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等重磅演出将陆续登场,给惠州市民带来高雅艺术的饕餮盛宴。
2022年是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艺术节举办的第4个年头,从2019年举办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了惠州戏剧爱好者的理想国。因为大剧院艺术节,惠州市民可以足不离惠,便可以观看精彩的戏剧演出,还有机会参与到戏剧之中,或者聆听戏剧大师创作谈、演后谈,通过亲身参与感受艺术,提升艺术鉴赏力。

开票!国庆黄金周,“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连演四场!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在国庆黄金周于连演四场!作为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第四届大剧院艺术节的重点演出项目之一,8月11日上午10点盛大开票!
在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根据《渔光曲》改编的《晨光曲》通过电视荧幕惊艳了全国观众。这部荣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的“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即将在9月30日-10月2日在惠州连演四场。作为国内首部“谍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8年底首演后迅速获得业内外口碑,成功“出圈”,自2018年12月启动首轮试演以来,已经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四百余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为我党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这部由上海歌舞团打造的作品,被赞为“堪称一部无短板的精品力作”。

30部39场演出,打造史上类型最丰富戏剧节
今年的大剧院艺术节共集结30部39场好戏,分为四个主题:光之行乐(yue)、光之起舞、光之戏述、光之演艺。
在“光之行乐”里,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引进了12场种类丰富、新奇有趣的音乐会,包括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音乐会、《广州交响乐团“相约古典”交响音乐会》、《明时-音乐疗愈睡眠音乐会》、致敬BEYOND全国巡回演唱会、吴牧野钢琴独奏音乐会、《梁祝》中国经典名曲音乐会、《王者荣耀交响音乐会》、宫崎骏、海贼王、冰雪奇缘视听音乐会等。
8月11日上演的《倚石听声——石倚洁与美声男孩专场音乐会》将拉开惠州第四届大剧院艺术节的帷幕。石倚洁是当今世界歌剧舞台上轻型抒情男高音的代表歌唱家之一,是享誉海外的为数不多的华人歌唱家,也是世界年轻一代罗西尼男高音的代表歌手。他曾连续四次荣获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是首位登上罗西尼作品的世界最高殿堂——意大利“罗西尼歌剧节”的华人歌唱家。这一次他将携三位新生代青年歌唱家:赵越、戴宸、李文豹为惠州的观众带来一场顶级的艺术享受。

唯一一个在世界五大洲巡演过的中国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将在9月2日强势登陆惠州,带来《广州交响乐团“相约古典”交响音乐会》。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认为“古典音乐”戴着“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其实,古典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很多古典音乐的曲子,也许早在你看电视、玩手机、逛街或者听流行乐的时候已经出现过。也许你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它的旋律早已印在你的意识中,听着耳熟,记忆深刻。这场音乐会,广州交响乐团将会打破观众对“古典音乐”的刻板印象,让惠州的观众对古典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睡觉”一直都是音乐会演奏现场的大忌。盹儿一打,头一歪,“不懂艺术”和“不尊重艺术家”的帽子就由此飞来,听音乐会,似乎成了专业人士才能涉及的领域。但是在8月24日上演的《明时-音乐疗愈睡眠音乐会》将反其道而行。这场音乐会,为观众打造解压、助眠、疗愈的音乐现场体验。惠州文化艺术中心首次在舞台上设置卧席位置,观众可以躺在钢琴旁边,伴随着悠扬的旋律,以及一些泉水声、鸟叫虫鸣等环境音,配合一些柔和、昏暗的灯光,用音乐为观众塑造一段无杂念的时光。睡眠音乐会的目的并不是催眠,而是鼓励观众在音乐和睡眠中探索内心世界。和一群陌生人睡在一起,半梦半醒中把思绪串联,探索周边环境和内心世界,将体会到久违的社交连接。
唯一一位被法国文化部授予“完美钢琴演奏家荣誉勋章”的中国钢琴家吴牧野将在9月11日来到惠州,带来《强者独白Ⅱ·李斯特巅峰作品选》音乐会。这位曾在APEC会议、G20峰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音乐盛事、世卫组织等国际重大交流活动中献出令人惊艳演奏的钢琴家将以自己对李斯特作品的深刻理解,将小提琴上的炫技效果移植到钢琴,推出由大量双音和弦、八度音阶、大跳八度和弦、快速轮指、滑奏等高难度技巧,在钢琴上产生空前未有过的雷鸣电闪、风驰电掣的效果。相信会给惠州的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钢琴盛宴!
交响乐作为 18 世纪诞生的音乐类型,以恢宏大气的音乐特质一直在音乐世界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只是在音乐类型多得眼花缭乱的今天,交响乐不再那么受年轻人欢迎似乎成为公认的事实。但是11月13日上演的《王者荣耀》交响音乐会就是一次成功的打破古典音乐与年轻人次元壁的实践。在北京、上海、深圳的演出现场,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年轻观众都是第一次走进剧院听交响乐,游戏玩家与交响乐、虚拟世界与严肃音乐之间,消除了界限。这场音乐会为年轻人开了一扇接触交响乐的门。
“光之起舞”板块注重“少而精”,其中有“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广东歌舞剧院原创舞剧《沙湾往事》、《田园》以及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作品《骑兵》。值得一提的是,“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即将在9月30日-10月2日在惠州连演四场。作为国内首部“谍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8年底首演后迅速获得业内外口碑,成功“出圈”,其片段《渔光曲》登上2020年央视春晚舞台后更广受瞩目。这部由上海歌舞团打造的作品,被赞为“堪称一部无短板的精品力作”,同时也是2022惠州大剧院艺术节的重点演出剧目。
广东歌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原创舞剧《沙湾往事》曾获得第十五届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被视为岭南文化名片。8月29日晚,该剧亮相惠州文化艺术中心。舞剧《沙湾往事》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音乐之乡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用当代舞蹈艺术元素,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为观众展现了一部波澜壮阔、激昂奋进的广东音乐史诗。两位顶级舞者黎星、李艳超领衔主演,两人从首演就合作至今,高超的舞技、默契的配合,已臻化境。两人塑造的何柳年、许春伶,在家仇国恨、命运沉浮之中抗争,却依然坚守爱情和家国情怀,让人们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精妙和岭南艺术家的风骨。
“光之戏述”板块中不仅首次引进双幕喜剧《高级病房》、还有音乐剧《洗衣服》、《当爱已成往事》、话剧《凯文法案》《完美陌生人》《人间正道是沧桑》、福尔摩斯系列话剧、昆曲《牡丹亭》、现代昆剧《瞿秋白》轮番上演。
2018年,一档打破大众对于美声的“傲慢与偏见”声乐竞演综艺节目《声入人心》横空出世,节目中唱响的音乐剧选段“她真漂亮”让音乐剧《洗衣服》映入大家的眼帘。9月24日,音乐剧《洗衣服》中文版将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这部音乐剧在第一次全国巡演时,每一个看完后从剧场走出的人都是热泪盈眶。看戏的过程中,时而听到开心的欢笑,时而听到唏嘘和抽泣。《洗衣服》的三轮演出场场满座一票难求,并收获了零差评的剧评佳绩。除了故事,这部戏的音乐是另一个让该剧经久不衰的原因。此次中文版《洗衣服》保留了韩国原版原汁原味的曲调,配以恰当翻译的中文歌词,在专业音乐剧演员的演绎下,将带来耳目一新的愉悦享受。
李宗盛的《山丘》《真心英雄》《我是一只小小鸟》《凡人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陪伴一代人走过青春年少。10月9日、10日上演的李宗盛作品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以全新的故事视角,采用了美国百老汇经典“点唱机音乐剧”模式,将其近三十首经典音乐作品串联起整部作品。音乐的整体风格既延续了原有曲目中熟悉的节奏,也根据音乐剧故事的情节和发展,增加了更多新鲜的元素和情感的糅合。让观众在欣赏李宗盛音乐的同时,体会一段爱与别离的故事。剧中每一首李宗盛创作的音乐,言辞直白却饱含深意,深刻入骨,勾起回忆,唤起共感。观众在欣赏一首首熟悉的李宗盛音乐的同时,更加体会一场关于爱而不得的人生旅程。
12月15日上演的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改编自同名经典电视剧,用近4个小时的时间,艺术地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复杂、最为惨烈也最为动人的历史。自演出以来,所到之处皆收获观众如潮好评。剧目不仅在布景上尽显宏大震撼,亦做到细致入微:为全面反映历史、还原历史,大到一件披风,小到一个帽徽,都反映出剧中人物所处的年代、职业和社会地位。逾300件服装均经过严谨推敲与精心设计,部分服装还采取了昂贵的苏绣工艺,每个针脚都蕴含匠心无限。从恢弘创设布下震撼格局,到精微工艺尽显匠心质造,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美学铸就话剧舞台又一不可多得的标杆力作。

400年前,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创作了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柳梦梅和杜丽娘跨越生死的至情缠绵至今。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与命中结下“牡丹情缘”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共同打造了即将在8月24日上演的青春版《牡丹亭》。该剧首演即引起轰动,媒体报道称其让昆曲观众的年纪普降了30岁。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时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演出,满台都洋溢着符合原著的青春气息。这源于白先勇先生独具一格的创意,用年轻演员的表演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热爱古老的昆曲艺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在青春版《牡丹亭》的几百场演出中,青年观众占了六七成,是一大主力军,甚至有学生观众看后感概:宁愿醉“死”在《牡丹亭》中,永远不要醒过来。
除了舞剧、音乐会、话剧、音乐剧以外,本次大剧院艺术节“光之演艺”板块中还特别引进了一场大型魔术杂技秀:
11月30日上演的大型魔术杂技秀《大魔小怪》由著名魔术师丁建中领衔,汇集了国内顶尖杂技、舞蹈表演艺术家。多工种的强强联合,让他们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现代舞台剧的形式展现一个幻象空间。丁建中曾连续三届获得国际魔术节最高荣誉奖项“梅林奖”,创造华人唯一的同时,也赢得了西方魔术评论界的赞誉——“与其说他精通魔术,不如相信他天生就具有魔法”。也正因为此,丁建中在魔术界享有“东方的大卫·科波菲尔”的美誉。不同于以往舞台魔术表演形式,《大魔小怪》将魔术、杂技、舞蹈等艺术形式巧妙串联,结合灯光舞美和音效,呈现出一台视觉震撼的魔术幻彩秀。
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助力新时代文明建设
文艺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和文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艺志愿服务是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2022年,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推出“艺术志愿者”招募计划,面向惠州市民招募志愿者进行文艺志愿服务工作“艺术志愿者”招募计划不仅探索了文艺志愿服务路径方式,打开了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同时发挥保利剧院院线优势,进一步壮大惠州文艺志愿服务力量。
公益品牌演出活动助力惠州高雅艺术普及
十三年来,艺术中心用艺术和惠州这个城市产生了深深的羁绊,惠州文化艺术中心随着市场化的运营,培养了市民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同时坚持不懈地举办各类型艺术普及活动。“高雅艺术,高贵不贵”,今年,艺术中心也将充分发挥“传播主流文化、普及高雅艺术、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更高标准上与惠州市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打造“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大讲堂”“百姓大舞台”两大公益惠民活动。
剧院作为艺术公共空间,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广纳古今中外的艺术内容,为人们提供舒适、愉悦的服务体验,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十三年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随着市场化的运营,也培养了市民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逐步改变了惠州人的文化消费需求。“高雅艺术,高贵不贵”,文化消费希求日渐走进了惠州市民的生活,一部分文艺爱好者甚至将此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坚持并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惠州有许许多多热爱艺术的人们,他们期盼汲取更多的艺术养分,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在未来将更好地助力惠州城市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