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源服务队2022年暑期义教活动圆满结束

商讯
关注在下源村崇文重教的氛围影响下,自2018年起,就有一些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子们选择在寒暑假期间回到家乡,为下源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义教活动,并自愿组成了下源村“梦之源服务队”。
八月,下源村 12 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在下源村开展暑期义教活动,他们便是梦之源服务队的队员们:严志钦、严于行、严伟涛、严冰清、严玉洁、严婉仪、严惠琳、严文燕、严文宇、严炜盛、严相雨、严艳花。

梦之源服务队的成员来自全国不同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以传授知识、助力家乡教育事业为目的。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为下源村的小孩进行义务性知识辅导,并坚持“乐育英才 智慧养源”的队伍理念,秉承着“授人以渔”的原则,以更加有趣易懂的方法传授知识,将方法教授给下源村的小孩,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上的烦恼。 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反哺家乡,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
据了解,此次的义务支教课程除了常规的语数英课程外,新增中医知识、传统文化、趣味美术等课程。其中传统文化课程的加入,内容与形式都与当代文化进行融合,为下源村的孩子们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文化自信和快乐,教授孩子学会传承传统文化,勿忘初心。

知识反哺家乡,温暖继续传递。双胞胎一向都是心有灵犀的代名词,在下源村的义教活动中,就有着这么一对双胞胎姐妹-严冰清、严玉洁。
她们不约而同地参加了此次的义务支教活动。在采访过程中,姐姐和妹妹都表示,参加这一次义教,并没有事先告知对方。两人都一致认为支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姐姐严冰清表示,曾经以学生的身份参加过支教活动,在大学期间曾参与调研关注乡村儿童教育相关项目,了解到乡村孩子教育的缺失,又联想到家乡弟弟妹妹的教育,决定用知识为他们带去更广阔的世界,用知识反哺家乡,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而妹妹严玉洁则表示,在上初中时,曾受到过义教的帮助,因为感受过这样的温暖,所以自己也希望能将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我一直想参加三下乡的活动,觉得能用自己的力量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些影响和改变是让人很满足且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很遗憾之前错过了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而通过这次的返乡支教的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收获了一段非常难忘的回忆。

图3严冰清

图4严玉洁
准大三的严志钦同学,和双胞胎中的妹妹一样有相似的经历,同样也是在初中的时候,受到过当时义教在学业上的的帮助。对于义教的启发,严志钦同学表示,是当初义教的学长学姐们给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表示这次暑假支教活动不仅锻炼大学生的教学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下源村大学生的凝聚力,同时为家乡的孩子带去知识和欢乐,通过开设丰富的趣味的课堂,使孩子能够在这个暑假享受不一样的快乐,留下美好的回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同时也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回馈到社会,服务于社会,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思想上引导孩子们,让他们树立榜样和目标,将来能够考上大学与我们一同建设美丽的家乡。

图5严志钦
提及支教的开始到结束,12 位大学生的心路历程都是由最初的不适应到最后的依依不舍。其中广东财经大学的准大三同学严伟涛这样说道,自己就读的学校并不是师范类院校,所以一开始的授课过程会有些困难,但是本着也想为家乡出一份力的心情,而义教的对象是小学生,认为课本的知识难不倒自己,就参与了此次的义教活动。严伟涛还表示,义教活动不仅充实精神世界,更结识到其他优秀的 11 位小伙伴,这一趟很值。

图6严伟涛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严相雨同学表示,见到之前的支教队员们做这件事,觉得十分有意义,支教这件事值得一直延续下去。也是受他们的启发,并且自己所学专业也十分契合此次义教活动,和其他小伙伴的初心一样,都希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反晡于家乡。

图7严相雨
以知识开拓更多领域,发展更多可能性。来自深圳大学准研究生严炜圣同学。他是这样给我们分享他的支教过程的。
“第一天上课,我用小猪佩奇的背景故事去授课,因为英语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趣味性会比知识性更能激发小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他们会因为小猪佩奇的故事而去提问英语单词甚至去了解来源,所以后面课程都采取以知识性拓展的方式。然后学生们也都很爱提问和思考。我也希望他们通过我的授课,每个人都能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
提及未来的规划,严炜圣想在明年的支教活动中为学生开设智能机器人类的课程。首先,严炜圣研究生专业为智能制造,在这个领域更为专业;其次,智能科技在当今的社会越发重要,他也想让更多的村里的小学生早日接触智能科技,并开拓小学生们的兴趣领域。

图8严炜圣
就读于沈阳工业大学的严于行与严炜圣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严于行同学大学专业是机器人工程,但是他在此次义教中负责授课数学。在问到授课数学和他的专业有出入,是如何去克服的,他表示说,虽然自己所学的是机器人工程,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所以他不仅有信心,也会努力备课让小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有句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认为,授课数学的意义在于提高家乡弟弟妹妹的学习水准,未来走出家乡能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图9严于行
弘扬传统文化,勿忘初心。前文提到,此次下源村的义教课程不仅有常规的语数英课程,更重要的是多了一门传统文化。对此,专门负责该课程的严文燕同学是这样说的:“前段时间有个品牌公然的抄袭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还拒不承认。我是非常生气,所以我也想借着此次义教的机会,给家乡的小朋友们多普及关于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告诉他们中华民族的精彩故事背景,增强文化自信。

图10严文燕
以学生的角度解决学生的问题。支教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12 位大学生们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其中最头疼的就是校园霸凌的问题了。校园霸凌往往是因为小孩子们心智上的不成熟以及日积月累的摩擦和矛盾,最后衍生出排挤,霸凌等问题。
身为班主任的严婉仪同学发现并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她所负责的班级中,有名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其他同学排挤。严婉仪及时发现并与该学生谈心,站在他人角度去开导,同时也与班上的同学积极沟通,很好的化解了校园霸凌的萌芽。严婉仪同学表示,参加支教,不仅是能够用知识回馈家乡,更重要的是她坚信,老师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照亮前方的路,更能驱逐那些本不该有的黑暗时刻。

图11严婉仪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严惠琳在管理六年级的学生时,也同样遇到了难关。小朋友们往往是最难服从管理的群体,严惠琳同学也向同为志愿者但有丰富经验的严婉仪同学请教,最后采取选举班干部的方式,激发小朋友们的责任心,从而解决了学生们不服从,难管理的问题。严惠琳同学表示,做老师是授课,但是也同样在上着课,给自己积累了一次丰富的经验。
同样遇到难题的还有惠州学院的准大一学生严文宇,他表示,在 12 天的支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也是管理学生们的问题,幸好有各位哥哥姐姐的帮助,此次的义教活动不仅让他这个暑假充满了意义,更重要的是也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生活的他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图12严惠琳

图13严文宇
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准博士生严艳花表示:中医学被喻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目前国家正大力推动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课堂,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我本硕博主要学习中医学知识,因此,趁此机会给同学们普及一点祖国医学的基本知识。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分享中医药的小故事,眼保健操的穴位原理,以及身边常见的中药,让同学们了解中医,希望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信中医,学中医的种子。

图14严艳花
老师是一座桥梁,引领同学们通往多彩的世界!12 位大学生认真备课,坚定用知识反哺家乡,用心授课,以上一代的力量影响下一代的未来,我们期待与孩子们再度邂逅丰富而难忘的时光。

梦之源队员介绍严志钦

我是严志钦,惠州下源人,是一名准大三的学生。这次活动给了我一个将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反哺于家乡,为家乡的教育建设做贡献的机会,同时也感受到了下源村委会对关心下一代的高度重视。
严艳花

我叫严艳花,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很高兴回到母校与同学们学习!
严炜圣

我是严炜圣,毕业于汕头大学,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准备就读深圳大学研究生。我是下源本地人,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反哺下源村。
严相雨

我是严相雨,就读于广东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下源小学参加支教活动,希望能够跟大家在学习中感受快乐,一起愉快度过这次活动!
严冰清

我是严冰清,就读于广州大学,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准大三学生。很高兴这次能以支教老师的身份来到下源小学参与这次的少年宫活动。
严玉洁

我是严玉洁,现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名准大三的学生。作为土生土长的毕业于下源小学的下源人,很高兴以新的身份重新回到这里
严于行

我叫严于行,一名准大三学生,就读于沈阳工业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第一次参与“梦之源”活动,希望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下源小学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严伟涛

我是严伟涛,来自广东财经大学,一名准大三的学生,希望帮助孩子们更好成长,带他们领会学习的乐趣。
严婉仪

我是严婉仪,现就读于韶关学院护理学专业是一名准大三学生。我是土生土长惠州水口人 ,让我们携手⼀起经历难忘的暑假。希望能通过支教活动贡献我的微薄力量。
严文燕

我是严文燕,在广东白云学院就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下源的一份子,以前也在下源小学就读,我十分荣幸可以在这里支教。
严惠琳

我是严惠琳,目前就读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1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非常开心有这次机会能够到下源小学支教,希望我们能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严文宇

我是严文宇,来自惠州学院是一名准大一生,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梦之源的支教活动,为下源村出一份力,让孩子们懂得知识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