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惠州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惠阳供电局郭艳婷:实干派“数字尖兵”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初见郭艳婷,她身着白色衬衫,戴着眼镜,扎着马尾,正在电脑前认真检索数据。

作为南方电网广东惠州惠阳供电局(以下简称“惠阳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副班长、配网智能作业及技术管理助理专责,年仅29岁的她,早已是大家眼里的“数字尖兵”。

“艳婷能抓细节,又敢创新!”“艳婷擅长用数字化思维解决问题,很棒!”……

这是郭艳婷身边的同事们,对于她工作的直观评价,而同事们也都普遍认为,她有着超越同龄人的稳重和细致。

既是“数字尖兵”,还是“竞技队长”。日前,郭艳婷带领的“武阳小分队”就在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人工智能技能竞赛生产域赛道(AI算法应用)决赛中脱颖而出,在综合专业赛道斩获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组队,从最“笨”的方法做起

郭艳婷就读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方向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变电设备分类与故障检测》,这般的专业技能,恰好有了用武之地。

当时,适逢惠阳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挂牌成立,一批颇有进取心的有志青年汇聚于此,郭艳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这也为后来的参赛拿奖创造了基础。

作为“竞技队长”,郭艳婷在抽调精兵组建“武阳小分队”后,为不耽误日常工作,她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列目标、分任务、找办法,即使休息时间屈指可数,她却乐此不疲。

“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收集样本。”郭艳婷坦言,增大样本量是提升模型成效的关键,每天晚上,她脑海里出现最多的场景,就是模拟比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因为她深知,作为南方电网进入2024年人工智能技能竞赛总决赛24支队伍中唯一一支县区局队伍,“武阳小分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没有成功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她带领团队从最“笨”的方法做起——从系统下载违章图片,再人工筛选出可用的样本,攻克一道道难题。

练兵,站在离问题最近的地方

只是,通过扒取现有图片,虽可以获得部分优质样本,但数量上却远远不够。

经过几轮图片“笨办法”筛选后,郭艳婷敏锐地意识到,练兵,亟需换个实验场,而生产一线就是检验成果的最佳试炼地。

“离问题最近的地方,也是离成功最近的地方。”郭艳婷带开始领队员不断辗转于培训基地实训场、小区配电房以及变电站(未投产)等多个业务场地,力求还原真实工作环境,也成功拍摄到了“现场未带安全帽”、“吊臂下人员停留”等6个场景违章人员识别图片。

在获取“人员异常倒地”样本时,郭艳婷说干就干的气势也让队员刘玉感触颇深:“婷姐是不折不扣的实干派,身上有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40度的高温、闷如桑拿房的工地、滚烫的水泥路……初到这些试炼地时,“武阳小分队”队员们心里“直打鼓”,在看出队员的犹豫后,郭艳婷身先力行,二话不说就直接趴地上“开拍”,让队员们深受感染。

收获,深藏内心的“新支点”

参赛期间,郭艳婷带领队员在不同的场景“摸爬滚打”,经常一身水一身泥回家。

短短两个月,“武阳小分队”便收集了样本2万余份、标记标签4万余个、优化模型30余次,为最终斩获人工智能技能竞赛生产域赛道(AI算法应用)二等奖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助推了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获奖后的郭艳婷,依旧不骄不躁,活跃在生产一线,进行“无人机+”的应用尝试,并运用数字化思维解决配网自动化专业定值整定、自动化开关异常动作报文分析等生产实际问题,而通过竞赛和应用尝试,也让她愈发意识到,生产一线,才是创新的沃土,新时代的工匠,必须以实践应用来检验创新成色。

工作中的郭艳婷,实干进取,可在生活中,却是个话不多的内敛人。

交流中,她难得几次情感流露。当提及在供电部门工作,她始终笃定这是自己的理想,希望能用数字化思维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正是心中这份“笃定”,让她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先后获得惠州供电局2024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惠州市2023年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配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个人优秀奖、惠州供电局2023年度人力资源工作先进个人、惠州供电局2022年“党支部建设质量全面提升”委员项目先进个人等荣誉。

不过,当提起自己的家人,郭艳婷更多的是“遗憾”:因为工作繁忙,家里人又在湖北,“最长一次试过一年只回了一次家。”

“虽有遗憾,但我慢慢找到了工作和生活中的‘新支点’,就是家人的支持,这也是我安心工作的坚实后盾。”郭艳婷说,她会更加努力,用工作里一个个丰收时刻,去填补那些遗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