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东莞

东莞市62处饮用水水源问题已整改12处

东莞时间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全市饮用水水源地被查出存在62处环境违法问题,东莞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昨日,市环保局公布了市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情况,62处环境违法问题已整治完成12处。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 周桂清)全市饮用水水源地被查出存在62处环境违法问题,东莞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昨日,市环保局公布了市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情况,62处环境违法问题已整治完成12处,其余问题均计划在2018年年底前整治完毕,确保全市饮用水安全。

针对约谈反馈问题立行立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5月11日,生态环境部对包括东莞在内的7市政府进行了约谈,深刻指出东莞在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5月15日,东莞市召开生态环境部约谈问题整改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全市上下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约谈会精神,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切实抓好生态环境部约谈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四处督查交办问题年内完成整治

今年3月起,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广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工作。其中,全省饮用水水源查出问题共1052个。我市4个市级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存在62处环境问题。针对此次专项排查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东莞立行立改,制定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着力解决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确保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问题整治。

昨日,市环保局公布了生态环境部督查交办的4处问题的整治情况。万江水厂水源地农家乐已停止营业,环保部门已约谈农家乐负责人,责令其抽干鱼塘、限期拆除垂钓点。太园泵站水源地的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已依法对其断水断电,责令停止生产。市第三水厂水源地的航道执法码头,近期将关闭。市第六水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垂钓和建筑垃圾问题,目前已完成围网设计方案,将加快护栏安装,并落实属地村加强巡查,禁止垂钓、游泳、洗衣等行为,及时清理建筑垃圾。4处问题均需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整治。

12处饮用水水源问题已完成整改

昨日,市环保局还公布了市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情况,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原则,对每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了具体整治措施,明确了计划完成整治时间,公示了整治进展情况。其中,位于市第六水厂水源地的东莞市石碣坤隆木器厂已清空生产设施,东莞市瑞为电器配件有限公司已搬迁。62处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治12处,其余50处问题已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或启动治理工程,正逐一落实。

针对市第六水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环境问题,石碣镇主动承担属地责任,制定《石碣镇落实生态环境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改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采取两项措施,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垃圾清理行动。

6月5日,石碣环保部门联合公用、城管、水务及属地村委,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水源保护区内垃圾清理行动,全面排查沿河存在垃圾。落实有关部门、属地村加强巡查工作,杜绝偷倒垃圾行为,劝导并禁止市民在一级区内垂钓、游泳、洗衣等一切与水源保护无关的活动。

相关新闻

市环保局通报2017年度东莞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

43家企业挂上环保“红牌”

昨日,市环保局通报2017年度东莞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2017年,市环保局对1215家企业进行了环境保护信用评定,其中环保诚信企业(绿牌)有15家、环保良好企业(蓝牌)有1041家、环保警示企业(黄牌)有101家、环保不良企业(红牌)有43家。此外,因停产、关闭等原因不参评企业有15家。

据介绍,按照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东莞每年度对纳入评价范围的企业,按照红牌(环保不良)、黄牌(环保警示)、蓝牌(环保良好)、绿牌(环保诚信)四个级别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在过去一年里,全市有1215家企业纳入了环境保护信用评定范围,其中有43家企业被“红牌”警告。与2016年度相比,2017年度的绿牌、蓝牌、红牌企业均有所增加,黄牌企业减少了21家。

2017年度的15家绿牌企业,东城占3席,石龙、清溪各占2席,大岭山、高埗、麻涌、石排、塘厦、万江、厚街、樟木头等8镇街各占1席。吃了“红牌”的43家企业,主要集中在麻涌、石碣、寮步、虎门、松山湖等22个镇街(园区),其中纺织企业、电镀企业、电子企业等高污染企业居多。按照相关规定,企业如果领到“红牌”,将要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其中环境污染严重的依法责令其限期治理,逾期没有完成治理任务的,将报请市政府责令其停业或关闭。

昨日,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认定的红黄牌企业,环保部门接下来将加大对其检查频次及力度,以促进企业加快相关环境问题整改。一旦有企业连续两年被评为环保红牌,环保部门将对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但是,红、黄牌企业在全市环境保护信用评级结果公布半年内,能够及时进行实质性修正的,将可申请修复企业的环保信用摘牌。而2017年度黄牌企业数量减少,说明企业正视环保问题,通过整治、提升等措施,企业环境信用得到修复,进入修复绿牌或蓝牌企业序列。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