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购车签订合同时支付定金不应超过总额2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注
消费者购车除了解车况,还要重视合同

海八路是佛山新车消费最大集散地之一
购车由于涉及各种手续,交定金再购车,已成“规范化”流程。当消费者遭遇车商不履行合同时,车主应如何维权?如何规避定金风险?法律人士指出,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如遭遇商家不履行合同,消费者可通过起诉的方式,要求双倍赔付定金。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法律规定了定金超过合同标的额20%部分并不适用定金罚则,支付过高定金,则会增加资金风险。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林
案例1
车商“白菜价”卖车反悔
法院判赔付双倍定金
一年多前,朱先生应禅城一家4S店邀约,前往车展现场购车。在车展现场,朱先生看中了一辆美系自动时尚型小车,并现场与车商签订了购车合同。合同约定新车包牌落地价11.62万元,车身颜色为灰色,并约定10天后交车。当天下午,朱先生通过刷卡向车商缴纳了购车定金5000元,车商同时向朱先生开具收据一张,并注明“今收到朱某购车定金5000元”。
购车当晚,车商工作人员致电朱先生称购车合同中车型单价有错误,不能按合同交付车辆。车商表示,要么交付更低配置的自动舒适型小汽车给朱先生,要么仅退已缴纳的5000元。对此,朱先生不同意,并将车商告上法庭。在法庭上,车商以购车合同有约定必须车商盖章才生效为由,不同意双倍返还定金。
法院审理查明后认为,车辆订购合同中已明确约定了购买车辆的单价、颜色、品牌、预付款数额、交车时间等内容,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具体、明确,车商销售人员也在合同上签名确认,该行为系代表车商的职务行为。由于车商已接受朱先生缴纳的定金,表明购车合同已实际履行,故车商虽未在合同上盖章,但并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而朱先生持有合同注明的“1.5自动时尚版车型”是车商销售人员所填写,可推定该指定车型为朱先生与车商所协商的内容。法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若存在违约,则适用定金罚则。最后,法院判车商在十日内向朱先生双倍返还定金,共计1万元。
提醒
一定分清“定金”“订金”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的购车合同中,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行文,众多消费者对定金、订金的概念很模糊。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订金不具有定金的性质,交付订金的一方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般情况下,交付订金的视作交付预付款。除了定金,相似的还有押金和诚意金等,也被视作预付款。而定金则不同。根据当前的法规,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或替代物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双倍返还定金。
对于购车者而言,如果购车还没下定决心,建议在合同文本上采用“诚意金”的写法,并加上“可退”字样。
案例2
车商不按时交车 赔车主7万多
去年3月,关先生在顺德看中了一辆豪华轿车,并与车商签订了《汽车销售合同》,合同总价款为37.15万元,其中购车价36.8万元及上牌费3500元。合同约定定金为12万元,余款为25.15万元。购车后,关先生向车商支付12万元定金。但在约定交车时间到后,车商一直拖延交付车辆。关先生对此多次催促后,才得知车商因欠下巨债,店内新车已全部被债主拖走。
一个月后,车商退还1万元购车款给关先生,并表示将尽快退还另外的11万元。因车商迟迟不交车,关先生把车商告上了法庭,要求车商双倍退还定金。
法院认为,关先生与车商签订的《汽车销售合同》注明了12万元为“定金”,其对定金要求双倍返还有理有据。根据定金超过合同标的额20%部分不适用定金罚则,本次合同总额的20%即7.43万元属于有效定金赔偿额度。根据相关法规,法院最终判决车商向关先生双倍返还定金14.86万元,并退还定金之外购车款4.57万元。
提醒
签订合同时 支付定金不应超过总额20%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五年多,佛山至少有10家车商出现过因经营危机而“无法及时交车或者因合格证无法及时上牌”的纠纷。
品牌方面,覆盖了自主、韩系、美系、德系、法系和英系等众多品牌。法律界人士提醒,当前汽车并非稀缺资源,整体市场已经供大于求,消费者大可不必支付高额定金来锁定车源。
根据国家关于合同的相关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的,超过的部分不适用定金罚则。即车主在购车时,当支付车价高于购车合同总额20%以上的定金,不能获得双倍赔偿。一般而言,为降低交易风险,车主支付定金宁少则少。
购车注意事项
业内人士提醒,如遇到车商无法及时交车,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觉,规避购车资金风险,在购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购车订金能少则少。对于非紧俏车型,一般建议支付不高于5%车价作为订金,封顶建议不超10000元;二是没看到合格证不交全款。交全款之前,要求商家出示合格证,并认真比对合格证和所预定的车辆的车架号、发动机编号是否一致;三是交完全款后立马去上牌,把车开走时,记得一起带走合格证;四是车主在购车时,还应对交车时间有明确的约定,确定交车时间则可避免车商无限期拖延。如遭遇车商一味的拖延,要第一时间向车企和消费者维权热线等渠道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