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校未来几年拟扩招2.5万人 就业率将达到70%

广州日报
关注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昕宇
近日,佛山市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中共佛山市委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对于佛山的高中生而言,这份文件透露了佛山高校未来几年内将扩招2.5万人的利好消息。方案还透露,到2020年,佛山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率将达到70%,而选择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这些符合佛山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今后在佛山本地将更容易就业。
利好:本地高校将扩招2.5万名本科生
对于佛山的学子而言,征求意见稿最大的利好,是透露了本地高校本科以上将扩招的消息。
根据《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佛山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数量将由现在的12万余人,增加至14万人,其中现在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规模将从现在的4.5万人,增加至7万人。从而让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和专科生在校生规模达到1:1。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佛山在校的大学生,重点将扩招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生。按照目前的在校生规模策划,离规划还有2.5万个缺口,佛山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内计划从多方面着手增加本科层次以上招生名额。其中,承担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重任的佛科院,新校区有望在今年9月就投入使用。该校的在校生规模目前是1.6万人,原计划到2020年扩招至1.8万人,此次出台的文件中经过测算,正式增加至2.1万人。仅佛科院就将扩招超过30%。
除此之外,佛山将加快推进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实行全学段办学。“目前这两所高校只有大一、大二两届新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两年后这两所学校招生规模将进一步增加,广东东软学院今后也将计划进一步增加本科层次的招生计划。未来几年内佛山学子在家门口读本科或研究生,机会将大增。
焦点:这些重点打造专业在佛山更易找工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扩招后,未来佛山的学生,将有更多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征求意见稿透露,到2020年,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率将达到70%。而到2025年,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率有望进一步扩大到80%。
那么,哪些专业的学生在本地更容易找到工作?征求意见稿也透露了“玄机”。根据计划,到2020年,高校学科专业对产业覆盖率达80%。
佛山市市长朱伟指出,佛山要打造更多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和专业。征求意见稿透露,佛山紧扣我市城市升级和产业发展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将重点打造的学科专业群有以下这些: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陶瓷建材、家用电力器具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
而重点打造的学科专业有这些: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机械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工业设计、金融学、国际贸易、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
这也意味着,如果未来想在佛山本地就业找工作,在高考的时候“瞄准”这些专业,毕业后在佛山找工作,将更加容易。
本地读大学有哪些好选择?
本土高校
佛科院将推动更名为大学
根据目标,佛山将超常规推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推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大学”,成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加快建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该校透露,计划总投入建设资金25亿元的新校区,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院所、高级人才公寓建设同步进行。目前,工程进度符合预期进程,已有22栋楼常规建筑全部封顶,12栋常规建筑拆除外排栅,室内装修及机电安装完成约60%,将在9月建成投使。
根据该校目标,未来几年内要提升服务产业、引领产业能力,理工科专业集中度达60%以上,服务佛山支柱产业的专业占比达80%以上。根据地方产业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食品工程、节能环保、制造服务六大学科领域。
目前,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9个工科专业调整到一本招生。今年还已初步完成165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这意味着这所佛山人家门口的大学,未来几年内将能够给佛山的学子提供更多的优质本科学位。
省属驻地本科高校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
实际上,除了佛科院外,佛山还有多所省属驻地本科高校,这些高校也能够成为佛山学子在家门口上大学的选择之一。
规划透露,未来几年佛山要加快省属驻地本科高校建设。依托省属驻地高校资源,加快推进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实行全学段办学,引入和加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特色学科,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全学段办学意味着这两所高校从大一到大四都有在校的学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另一所重要的省属驻地本科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南海区也已经就该校的转型和华师进行接洽,按照目标,将要促进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转型发展,建设国际化工程教育基地。
此外,佛山还将推动广东东软学院、广州工商学院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建设成为扎根佛山的应用技术大学,打造民办高校品牌。同时依托省属驻地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重点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新生力量
新建1所应用技术大学
除了原有的大学外,佛山的高校也有望增加新的成员。记者从佛山市教育局获悉,佛山计划新建若干应用型大学和引进一批名校设立佛山校区或二级学院。
据透露,佛山市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建1所应用技术大学、1所高职院校。目前国家鼓励发展应用型高校,支持举办应用技术大学,佛山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在顺德建设公办“广东佛山技术大学”(暂定名),对接佛山产业,重点发展围绕智能装备、智能家居、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设置专业,培养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工程类人才,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5000人,研究生800人,留学生200人)。
与此同时,佛山还计划新建一所高职院校,拟命名为顺德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计划建立智能制造、创意设计、现代服务业、财经管理4个学院和4个实训中心,对接中职专业,面向区域支柱产业紧缺人才需求开办8个专科专业,服务超过50个职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规划办学规模3000人。
研究生教育
两共建研究生院有望明年招生
除了本科教育外,研究生教育也是佛山重点提升的重要内容。为此,佛山加快建设全国示范性、开放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
此外,佛山目前还拟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建两个研究生院。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以下简称“顺德研究生院”),将围绕佛山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未来发展所需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专业会展三大产业方向,在多个层次开展合作。顺德研究生院拟于今年开始招生,首批学生于2018年9月正式入驻,计划到2019年年底,在校人数达到350人,规划办学规模上限为500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研究生院由顺德区政府和北外共同建设,计划2018年9月正式开学,5年内办学规模达1200~1500人。将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德产业合作的需要,以国际商务与区域治理、国际金融等学科领域为基础,开展翻译(英语、德语)、跨文化管理(英语、德语)等专业研究生层面的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