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佛山

佛山多家小学以等级评比取替分数 不少家长产生焦虑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南海多家小学要用等级评价“屏蔽”期末成绩的消息,让不少家长跟着不安起来。一家公办小学的负责人说,对于新变化,学生们是欢迎的,只是有的家长变得焦虑起来。这也难怪,家长如果一向习惯了用别人的考试成绩来给自己的孩子设好坐标定位,那么不适应新的评价方式是预料之中的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博

南海多家小学要用等级评价“屏蔽”期末成绩的消息,让不少家长跟着不安起来。一家公办小学的负责人说,对于新变化,学生们是欢迎的,只是有的家长变得焦虑起来。这也难怪,家长如果一向习惯了用别人的考试成绩来给自己的孩子设好坐标定位,那么不适应新的评价方式是预料之中的事。

不盯着考试成绩,家长还怎么有效地关注孩子的教育状况呢?纠结于无法知道孩子把哪些题目做错的家长认为,这让自己没法像从前那样陪着孩子一起“查漏补缺”了。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上海市去年9月起全面推行的小学“等第制”评价。在相关评价指南中,“等第制”评价机制与通过分数简单对应某一个评级,存在本质的不同。取代成绩单上具体考试成绩的,是老师在日常观察、课堂提问、作业分析、学生访谈、表现性任务以及书面或口头测验中的各种“打分”。

所以,从百分制到ABCDE的评级中,看似评价的差异变小了,但其实是区分得更细致了。也就是说,评价是从“精确”向“准确”的过渡,它瞄准的是学习的全过程,而不是期末考试的一个节点;它覆盖的是学习能力、兴趣、习惯和态度等方方面面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是无从了解自己的孩子,或许更容易接近和了解他了。

在本报记者的采访中,如同有的学霸家长所表现出的不太适应一样,新的评价方式一定会弱化部分学霸的某种存在感。同时,新评价方式也会让那些曾经“分分计较”的追赶型学生更加放松,并在更全面的评价中展示个性、树立自信。所以,这种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弱化竞争感,增强竞争力。

按照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解读,等级评价不会在小学阶段就画上句号,它将延续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那么,如果进一步细化,等级评价需要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创造性地因人施教。在这中间,家长对孩子的鼓励要跟得上。家长不要只关心期末分数,要能够从新的评价方式中识别孩子的学科兴趣,能帮助培育孩子的学习潜能,更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