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佛山

世界500强赋能佛山民企发展 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升级

广州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碧桂园产城平台如何推动“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的转变?小米生态链反向孵化模式给予佛山制造怎样的启示?上周五,碧桂园、谷仓创业学院、华为、天安新材、安东尼针织等著名企业汇聚佛山禅城,召开“与巨人同行——世界500强赋能佛山民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佛山民企赋能,共同探讨佛山制造业升级的困境和突围之法。

碧桂园产城平台如何推动“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的转变?小米生态链反向孵化模式给予佛山制造怎样的启示?上周五,碧桂园、谷仓创业学院、华为、天安新材、安东尼针织等著名企业汇聚佛山禅城,召开“与巨人同行——世界500强赋能佛山民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佛山民企赋能,共同探讨佛山制造业升级的困境和突围之法。

现场,佛山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发挥碧桂园世界500强龙头作用,把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制造企业等集聚,实现佛山企业与更多一流企业资源对接与融合,加快产业集聚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佛山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业界“大咖”阐释赋能模式

碧桂园:

凤凰·领翔加速器落地

早在2016年,碧桂园就开始布局产城融合项目,目前已经在佛山4区分别布局了4个产城项目,其中位于禅城的世纪滨江·智汇谷,就是碧桂园瞄准佛山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孵化平台。

碧桂园世纪滨江·智汇谷总经理何冲表示,碧桂园世纪滨江·智汇谷将以产业为载体,通过打造凤凰·领翔加速器,建立新制造生态联盟,为佛山智造产业升级赋能。该项目未来将打造国家级孵化器、智造产业服务中心、智造企业总部基地、创新创业集聚区等。整个园区瞄准智造产业主题,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家居三大支柱产业,在新金融、新渠道、产学研三方面对入驻的企业进行培育、赋能。比如在产学研方面,智汇谷将携手佛科院和产学研促进会,促进产学研的应用转化。

凤凰·领翔加速器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成为佛山智造新地标和产业资源创新集聚通道,打造产学研应用转化高地,联合谷仓创业学院、工业设计学会等机构搭建创新孵化体系、集聚优秀金融资源定制打造产业金融绿洲,发挥项目独特优势,链接碧桂园全国巨大的产业应用场景,为入驻加速器企业打通高质发展与资源合作路径。同时,引入“新制造生态联盟”,探索传统制造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变革,实现从制造到质造到智造的转变。

谷仓创业学院:

采用小米生态链反向孵化模式

在大会现场, 谷仓创业学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郭剑飞讲述谷仓创业学院模式,详细阐述了小米生态链反向孵化模式如何赋能佛山制造品质提升。

郭剑飞称,小米准确把握了物联网、消费升级、新零售的三大风口,2013年小米启动生态链计划,布局以智能硬件、家电产品为代表的物联网。以米家IH电饭煲为例,其不仅能精准匹配加热方案,还能调节米饭的软硬。“通过用户的大数据,会分析全国各省份对米饭软硬程度的数据,如海南人最喜欢吃偏软的饭,青海人煮米饭最硬等。” 郭剑飞称,底层数据在云端物联后,就可以得知用户的使用习惯,产品设计及营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今年2月,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赴美上市,被誉为小米生态链模式的巨大胜利。事实上,小米在为生态链的企业输送资源的同时,庞大的生态链也反向助力小米的不断做强。“小米产品孵化是从前端开始做,即先了解消费者如何使用产品、怎么购买产品,再研究怎么销售产品,然后再是如何生产产品。”

小米谷仓反向孵化模式是一个经过市场验证的有效方法。据了解,谷仓创业学院成立近三年,已累计孵化企业超过100家,并有一半以上为产品型创业团队,3家已实现IPO上市。

政策扶持:

禅城拟建三大平台助力企业升级

今年佛山GDP有望冲刺“万亿”元,佛山现正处于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的关键阶段, 作为佛山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如何从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转变,是佛山经济能否发展质变的关键所在。

除了企业自身的探索之外,佛山政府也积极为企业转型想办法、铺路。据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李有亮介绍,禅城把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推手。目前禅城的支柱产业陶瓷、不锈钢、针织服装、调味食品等传统产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工业化、制造服务化的发展,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其中,西伍服饰将大数据分析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环节,销售额9年实现了2600多倍增长,安东尼针织通过改良意大利生产设备和技术,颠覆了传统制衣行业的生产效率问题。

为帮助企业转型,禅城出台了多项奖励扶持政策,涵盖投资奖励、成长奖励、科技创新、融资扶持、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比如百企优先的鼓励项目,自2016年实施以来,3年时间共有229家次企业和545人次高管分别获得“销售龙头奖”和“企业高管奖”。

李有亮表示,接下来,禅城还计划搭建科技成果转移平台、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以及企业服务中心3大平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

聚焦:

传统产业如何升级和突围?

为了进一步探讨佛山制造升级新模式,大会还邀请谷仓创业学院、华为荣耀、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碧桂园“碧+生活圈”核心企业橙家、碧桂园世纪滨江项目、智家人智能科技展开高峰对话。现场,多位大咖纷纷认为,在佛山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民营企业突围发展面临困境之时,谷仓创业学院和华为的分享,为佛山本地民企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必胜认为,服装是传统行业,和其他传统制造业一样,也面临制造产品多,但往往不知卖给谁的局面。“生产企业需要爆品。利用大数据后,不仅可以对消费者进行分类,还可以知道自己产品哪里卖得好,实现精准营销、打造爆品。”此外,刘必胜表示,公司在“互联网+”领域转型较早,公司通过引入智能管理体系,可以在工程数据、员工管理等方面做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启超则认为,作为技术创新者首要的职责是做好产品。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环保内饰研发生产的企业,天安新材客户包括日产、丰田等车企,并在2017年实现上市。作为一家以企业为销售对象的科技型企业也注重消费者市场。2014年开始,天安新材将汽车环保内饰材料运用于家装,打造“零气味”的家,其位于智慧新城的展厅也将于12月底开放。

对于怎么利用互联网转型升级,吴启超认为,产业互联网将迎来风口,对于不面向消费者的企业而言,也将成为c端赋能者。其表示,传统制造业要拥抱互联网终端和数据,否则就像个瞎子,不可能做出有价值的产品、降低成本,只有积极拥抱终端和数据,才能改进设计与研发,在市场竞争和合作中创造双赢的局面。

加快产学研企对接

促进创新成果落地

佛山市投资促进局局长俞红平表示,佛山正提高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实现佛山制造“制造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近年来,佛山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佛山GDP或突破万亿元,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的要求。” 俞红平称,今年3月,佛山出台 “千亿产值项目”工程2018-2019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佛山要围绕机器人、智能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发展的契机,投入百亿元财政资金引入千亿元产值或产能重大项目,撬动一批产业带动力强、投资额大的上下游关联项目,形成千亿元产业集群,为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俞红平希望,发挥碧桂园世界500强龙头作用,把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制造企业等集聚,实现佛山企业与更多一流企业资源对接与融合,加快产业集聚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另外,俞红平表示,佛山要进一步深化佛山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等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建设,为企业创新智造成果提供更多落地的后续支持,推动制造业实现制造增值。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