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公交车10年来百万人服务投诉率下降近90%

羊城晚报
关注12月25日,佛山禅城TC改革十周年暨佛山粤运公交成立十周年会议召开。据悉,佛山作为广东唯一入选“十三五”全国首批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十年前推动了全国首创的公交TC改革,佛山粤运公交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也同时成立。
据统计,十年来,佛山公交服务大大提升:营运线路从36条增加到43条,增长19.44%;营运车辆从530辆增加到807辆,增长52.26%;客运量从每日21万人次增加到最高近50万人次,增长138.09%;百万人服务投诉率由17.68下降到1.8,大幅下降近90%。

1998年后自行研究改为左方向盘的双层巴士
据佛山市交通局副局长庄儒耀介绍,佛山公交行业的发展,和其他很多城市一样,经历了国有、承包经营、股份转制市场化经营的过程,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13家民营或股份制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完全市场化的佛山公交,出现了管理部门缺位、过度竞争、公益服务功能被弱化的问题,发车不准时、候车时间长、尾气黑烟大、拒载飞站、冷线少走热线扎堆,公交行业成为市民投诉多、意见大、社会反映强烈的服务行业。为此,2008年12月,佛山市开始积极推进公交体制改革,试水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TC模式。

2008年新购入柴油车
庄儒耀表示,TC模式是我国城市公交体制和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创新。与公交资源全部收回国有不同的是,TC最大的优势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了一种既能让政府有充分主导权,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将“决策层、监管层、营运层”分开,各司其职,特别是营运层,“成本+利润”的模式,解决了公交企业生存发展问题,让公交回归公益,推进公交服务的人性化发展。
佛山公交TC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保证了公交公益性的落实,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更加公平分配,市民出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形成了政府财政可持续、企业发展有动力的新局面。

2018年购入的全新纯电动车
佛山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健毅表示,自从佛山在全国率先实行TC模式,十年来,佛山持续推进公交新能源技术应用推广工作,2010年率先在珠三角城市投放使用LNG公交车;2013年全面淘汰柴油车,实现全面LNG清洁新能源化;2014年在佛山率先投放运营28台纯电动公交车;预计明年,公司将实现运营车辆全面电动化,完成车辆第二次整体升级。2014年,佛山在珠三角地区中率先建成运营首个快充式公交充电站——东平大桥充电站;2017年建成岭南大道公交枢纽充电站;今年,佛山市首个集公交充电站、公交枢纽站、公交停保场“三位一体”的绿色新能源公交综合枢纽——镇安公交综合枢纽建成;村头公交枢纽站充电站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
来源 | 羊城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