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佛山

一敲一打一雕一琢之间 佛山木雕凝聚岁月痕迹

羊城晚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一块或大或小的木头,经过艺人们的巧手雕刻,便会成为灵巧生动的花鸟、壮丽雅致的山水、栩栩如生的人物

一手提着木锤,一手攥着刻刀,一敲一打一雕一琢之间,小小的木屑舞动而出,精美的造型逐渐显现……一块或大或小的木头,经过艺人们的巧手雕刻,便会成为灵巧生动的花鸟、壮丽雅致的山水、栩栩如生的人物。这,就是佛山木雕,持有这项珍贵传统技艺的艺人们,在日复一日的雕琢中,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佛山木雕第四代传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项目传承人何耀辉。目前,已年过七旬的他,仍在坚持创作。

[艺术档案]一门巧夺天工的手艺

据了解,佛山木雕是广派木雕的重要代表。雕刻工艺有圆雕、镂空、线刻、薄雕、浮雕、高浮雕、多层次高浮雕等。佛山木雕以粗犷豪放、夸张洗练、刀法利落、雕刻感强、雄浑厚重、清雅俊逸、实用与装饰效果强烈而著称,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相关资料显示,佛山木雕兴起于明代,清代中叶至民国中期最为兴盛,是佛山商品经济发达和手工业发展的产物,能工巧匠一时辈出。清末民初时,大部分木雕作坊都集中在承龙街(如今高基街一带),分为“雕花行”“牌匾行”“书版行”和“刻字行”等,争妍斗丽,业务兴旺。

走进佛山祖庙、梁园,乃至深藏在老巷子里的一些居民旧宅,在其房檐、门窗等位置,不难发现精美的木雕艺术。佛山木雕分两大类,一类是在建筑上做装饰的,一类是带有欣赏性的摆设和日用品。建筑装饰包括屋檐下的花衽、彩门、长廊、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等。题材有花鸟鱼虫、山水人物、民间传说、瑞兽等。佛山祖庙内的大量建筑木雕,就充分体现了雕刻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是佛山民间艺术的结晶。

[守艺故事]一雕一琢便是五十余载

经过清代和民国一段时期内的繁盛发展之后,随着社会变迁、时代发展,佛山木雕行业日渐式微。到了上世纪中期,佛山木雕濒临失传,只剩下了徐浩等为数不多的艺人。

1965年,16岁的何耀辉跟随徐浩学艺,此后从事木雕研究创作至今,其作品层次分明、栩栩如生。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前往何耀辉位于佛山禅城的家里采访了他。

“我初次去到师父那里时,看到师父能用木头雕刻出那么精致的艺术品,很受感触,当时,我就立志要将这项技艺学到手,传承下去。”何耀辉向记者回忆了他最初学艺的情景。然而,好景不长,因为一些时代原因,他只跟着师父学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在之后的岁月里,何耀辉凭着从师父那里学到的基本功和创作要领,继续暗自练习、创作,将这门手艺熟练掌握并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五十多年。“当时跟着师父学习的总共有11个人,但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我一个人。”何耀辉感慨道。

除了木雕,何耀辉还在油画、剪纸、陶瓷等相关技艺方面有所涉猎。他说,不同的艺术门类相融合,能让他在构思和创作木雕作品时,思路更开阔。

2008年,作为佛山木雕第四代传人的何耀辉,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项目的传承人。为了将这门珍贵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何耀辉也陆续收了十多个徒弟,有一部分是专职创作,另外一部分是业余学习。其中,有徒弟还以佛山木雕为元素,开发了文创产品。

[技艺精髓]根据木料“量体裁衣”

在何耀辉的家里,随处可见木雕艺术品,家里的阳台更是成了他的“创作室”,那里摆放着他正在创作中的作品。

“佛山木雕是很具有诗情画意的。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首先要深谙因才施艺之道。根据木料的形、质、纹等特点进行‘量体裁衣’。” 何耀辉一边凿刻一边告诉记者,木雕最难的地方,就是做“减法”,在一块木头上不断雕刻不断精简,如果一不小心雕刻错了一步,没法将刻掉的补回来,而是要通过精巧构思继续减。有些木头里面还有事先不知道的一些虫孔、裂纹,遇到这些的时候,也要通过构思来做好造型。

目前,何耀辉正在创作的作品中,有一件名为《三水清音》,对此,他花费了很多心思。据其介绍,这个作品的整个外形是佛山的“山”字,整个作品是圆雕,其中又有浮雕、凹浮雕、镂空雕等手法的运用。作品呈现的画面是:在一处很美的山水之间,有一个少女正在弹琴,还有一个穿着比较现代化的人半卧在山坡处听琴。何耀辉称,他想让这件作品呈现出时代感,拥有现代化气息。

在向记者介绍代表作的时候,何耀辉特别提到了其在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的获奖作品《醉钟馗》,该作品是用黄花梨木作原材料,造型简朴,神态逼真,刀法精妙,将人物似醉非醉安然入睡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多一刀是累赘,少一刀失神韵”。

几十年来,何耀辉的其他作品也屡获大奖。其作品《豆蔻年华》《仙鹤神女》《喜上枝头》《喜相逢》《山鬼》《双龙瓶》等,均荣获全国、省市工艺美术作品展奖项。

在潜心创作之余,何耀辉还积极指导徒弟们创作。记者采访何耀辉时,恰遇到其徒弟、佛山木雕市级非遗传承人罗荣操带着作品《竹景生情》来找老师指点。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