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各地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人警醒 广州旺地如何控制人流

羊城晚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在广州那些人流密集或曾经发生过踩踏事件的地方,具体安保措施做足了吗?市民感到安全吗?
元旦假期,广州有轨电车的观光线路受到市民热捧,候车区采取了限制客流措施,乘客有序排队乘车 羊城晚报记者宋金峪摄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令人沉痛发人警醒,城市管理的热话题持续升温

探巡广州旺地如何控制人流

2014年12月31日晚的上海外滩,突如其来的踩踏事故让36个如花生命消逝在跨年倒数声中。这起事件令人沉痛,也发人警醒。

环顾广州,在同样的时间里,城市也经历着一场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在广州那些人流密集或曾经发生过踩踏事件的地方,具体安保措施做足了吗?市民感到安全吗?羊城晚报记者就此巡城一探究竟。

羊城晚报记者梁怿韬甘韵仪

广州塔片区

跨年之夜虽无倒数活动

仍然做足预案分批放行

作为地标建筑,广州塔过往曾组织过跨年倒数活动,然而在刚刚过去的跨年夜,广州塔并没有再组织倒数活动。据悉,广州塔方面早早通过官方微博,告知公众相关安排。不过,仍有大批市民在2014年12月31日深夜,聚集在广州塔周边片区,自发倒数跨年。

“这个地方,即使是没有活动,还是会有大批市民到来。”广州警方相关人士表示,广州塔周边相对空旷,此前曾举办过跨年倒数活动,自亚运后不少市民喜 欢节假日到此欢聚。警方经过研判,在2014年12月31日晚至2015年1月1日凌晨,对周边地区按照有倒数活动的预案进行警力布置:铁马、水马阵统统 出马,将该区域的多条道路划成方块方阵,分批放行引导市民安全进入广州塔周边区域,并在零点钟声敲响后再次引导离开。

“回顾昨晚广州塔保卫现场,人群密集,漫无目的,部分人上蹿下跳,不听从指挥,确实容易发生危险。好在警方用水马把大量人群分隔成不同的方阵,安全很多。”跨年夜在广州塔片区执勤的新港派出所民警———新浪微博用户“@中大小卫士”

在微博留言,提示市民在人多场合一定要听从现场安保指挥,并指出提前预判和布置警力的重要性。

地铁站以铁马分流客流 郑迅摄

广州地铁

多个大站实施客流管制

虽人潮汹涌但不失秩序

广州最挤的地方是哪里?可能是广州地铁。刚刚过去的跨年夜,广州地铁创下863.1万的历史日客流最高峰纪录。体育西路、广州塔、长寿路等站,均实施了客流管制。

羊城晚报记者昨天搭乘广州地铁,在体育西路、长寿路等车站,看到站厅层和月台层内摆放着铁马;有工作人员在铁马前驻守着,一旦遇到较大客流,工作人员便会移动铁马分隔人流,将乘客引导到站内较空位置绕行进站。

站内措施做足,依然不敌庞大客流,此时怎么办?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旦遇到超出车站处理能力的大客流,车站就会采取多级客流控制。如1月1日 出现大客流的长寿路站,便实施了最高级别的三级客流控制,乘客按照所处位置,形成月台层至站厅层,站厅层至进站口,进站口至街面的三级客流控制,避免乘客 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层候车。

广州地铁车站中均有多组深入地下的扶梯,高度落差较大,一旦有人跌倒容易产生人叠人的推撞。记者昨天在线网内各车站看到,几乎每条长扶梯,均设置了 小广播,不停播放“请紧握扶手”录音,提醒市民要注意安全;一些客流较大的扶梯,还有专人看守。一旦发生事故,工作人员将立即按停电梯进行救援。

广州火车站

从伤痛中总结治理经验

方阵式控人流沿用至今

即将到来的春运,广州火车站广场又将是一个人流聚集地。广州最近一次发生的踩踏致一人死的悲剧,发生于2008年冰灾中的广州火车站广场。羊城晚报记者昨天在广州火车站广场看到,不少拉着行李的旅客聚集在此,他们或席地而坐,或在人群中穿梭。

2008年冰灾虽然给广州火车站带来伤痛,但也带来经验教训。

广州的方阵式控人流办法,便诞生自2008年冰灾时的广州火车站广场。

据悉,当时广州火车站广场值勤干警曾摸索出一套“方块放行”办法,由干警手拉手组成几道人墙,横向切入人群,将人群分割成几块,一块块地放行,以防 止人群的盲目拥挤。当前面一个方块里的旅客有秩序地通过关闸后,干警们就迅速跑向最后一道人墙后方,去组成新的人墙。一波一波,如此往复。另一部分干警则 散布在关口前80米左右,形成缓冲带,并大声地呼喊,劝导旅客不要奔跑。

除了方阵放行,广州火车站因冰灾产生的治理经验,还有一套后来被广泛应用:异地候乘。每年春运,部分在广州火车站始发的列车,会将旅客组织至琶洲候乘,并利用地铁将旅客从琶洲运至广州火车站,以此减轻火车站广场人流聚集压力。

越秀山体育场

四十年前发生踩踏悲剧

如今警钟回响安全第一

上海发生踩踏事故,有广州网友深挖本地“历史”,发现广州上一次发生的群死群伤踩踏悲剧,是在40多年前的越秀山体育场。记者检索得知,上世纪越秀山体育场,曾发生过两次因观众踩踏导致的群死群伤事故。

羊城晚报记者昨天来到越秀山体育场,场内工作人员得知记者来意,表示越秀山体育场经过多次改造,安全系数已较40多年前大幅提升。

由于越秀山体育场建在山窝中,记者了解到,此前两次踩踏事故,与观众因拥挤从高处沿楼梯摔落有关。记者昨天在体育场内看到,沿山坡而建的看台楼梯, 设有扶手护栏供上下看台观众使用。部分处于险要位置的看台,设有“请勿翻越”警示标语。观众坐席内,也设有多组固定式护栏,这些护栏能将观众按照一个个方 块分区安置。这些护栏上,均安装有管理部门新购置的警示标志。

“真正到了比赛期间,我们还会协助安保部门,做好秩序维持。”

管理人员介绍,每逢大型比赛,场地方均严格执行只发售80%观众票的安全规定,并在每排靠近通道的看台位置预留安保人员座位,防止观众因拥挤或失足 从楼梯上滚落的事故。在观众入场和散场高峰,管理方会引导观众分批从山脚应元路出入口和山顶镇海楼出入口进出体育场,避免人流过度集中在某一个出口处。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