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公益救援队免费捞尸后 自觉AA上千元救援成本

南方都市报
关注
副队长737和队友商量救援的细节。佛山蓝天救援队供图
1月6日,位于北京的蓝天救援队总队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称,免费向全国提供溺水打捞志愿服务。成立于2014年8月的佛山蓝天救援队也转发了这条呼吁。这条呼吁的背后,这支年轻的队伍已经默默地进行了4次免费公益打捞,在历经数天打捞后队员们只是收下几瓶矿泉水,“我们并不是要抨击收费的打捞队伍,而是想减少溺水者及家属的心灵创伤。”每次行动成员都是AA费用,他们没有怨言。因为资金有限装备配备不足,这群救援牛人有“蛙人”却无用武之地、急缺急救培训的P C R公仔,成为蓝天救援队眼下最想解决的难题。
去年8月初,三名拥有户外救援经验的新老佛山人凑在一起,冒出了一个新想法:“建立一支民间公益性质的专业救援队吧。”在当时,已经有两支蓝天救援队活跃在广东省内,他们的基地分别位于广州和深圳。这些以“蓝天”为名的团队从事户外遇险救援工作为主,队员们具备专业技能,救援后却不收取任何费用。而在西北部的梅州,也有一支蓝天救援队正在筹备中。“大佛山也应该有一支这样的民间团队。”三个志同道合者这样认为。
想法一蹴而就。仅一个礼拜之后,“佛山蓝天救援队”在佛山南海低调成立。这三名创建人是安队长、副队长737和队员虎行。这三人之前都是广州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有丰富的救援经验。目前佛山蓝天救援队有队员31名,可以向社会免费提供水上救援、高空救援、自然灾害救援等志愿服务。而成立至今,6次救援行动有4次是打捞救援,3次在佛山,1次是在梅州,全部是免费公益行动。
“我们的目的是想给社会传递正能量。”救援队副队长737说。
打捞故事
家人散去 他们坚持找到孩子
2014年11月4日,梅州市大埔县的村民给佛山蓝天救援队送去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情系百姓,无私救援”。如今,这面锦旗挂在位于顺德碧桂园的救援基地中。
“737”告诉南都记者,这是佛山蓝天救援队成立以来收到的第一面锦旗。他记得是在2014年11月1日的晚上,佛山蓝天救援队接到来自梅州兄弟团队的协助请求:有两名儿童落水,希望能前去打捞。当时737还在从江西开往广州的列车上,他分析了救援行动的可行性后,马上通过电话,将救援任务分配给了分散在各处的队友。是夜,737和代号“虎行”、“孤鹰”两名队友坐越野车从佛山出发,赶到梅州时,天已经蒙蒙亮。
2014年11月2日上午,737赶到儿童落水现场后发现,打捞环境比儿童落水时更加恶劣,水面上风速快,而且水位比前一天下午增高一米多,水流湍急,水面上有漩涡。当时,儿童落水失踪时间已经超过10小时,生还的可能性极小。而在早些时候,另一名落水儿童的遗体已经被打捞上来。
737告诉南都记者,他还记得那天上午,落水儿童的家属守在河边,手里捧着矿泉水、香烟和红包,给予救援队非常大的期望。当时佛山蓝天救援队的救援工具仅有冲锋舟、无线电通讯器材和排钩。由于担心排钩可能会在打捞过程中破坏遗体,救援队在打捞前和家属签订了免责协议。打捞过程中,一名队员驾驶冲锋舟,一名队员将排钩抛进儿童落水地点,缓缓地拖动。由于水底不可见,只能通过手拽在绳子上感受排钩吃力的程度,来判定水底是否有遗体。737告诉南都记者,由于手泡了水,排钩勾住水底障碍物的力道特别大,队员的手很快就磨出了血,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换人操作。然而忙活了一上午,遗体打捞没有实质性进展。
等到下午,或许是因为过于疲惫,也可能是由于希望落了空,原本站在岸边的家属已经散去。737和其他两名队员带上冲锋舟和设备继续打捞。终于在三个小时之后,把落水儿童的遗体打捞出来。消息传出后,家属捧着矿泉水、香烟和红包来向救援队员感激。737说,当时除了喝了家属几瓶矿泉水以外,其他的东西一概都拒绝了。
在回佛山的路上,三名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商量着,把上千元的救援成本给“A A”了。
队员自购3万元设备 结束“盲捞”历史
南都记者了解到,自蓝天救援队成立以来,水上打捞是救援队出动次数最多的救援活动,也是目前投入成本最多的一个救援项目。但是之前由于打捞器材的限制,打捞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去年11月21日,佛山蓝天救援队接到求援称,顺德容桂一名男子留下遗书后在容奇大桥附近走失,怀疑其投河自尽。当天晚上,包括救援队安队长、737在内超过5名救援队员赶往容奇大桥附近搜救。
据了解,容桂水道是佛山重要的航运水道,两岸引道总长15.4公里,河宽水深,而搜救位置所在的容奇大桥底,河面宽差不多三四百米。比起梅州事件中的河道,容奇水域水情更加复杂,而且航道中不时有大型轮船来往,这给搜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737告诉南都记者,第一次搜救持续了5天左右,由于只能用排钩“盲捞”,打捞效率非常低下,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为了改变只能依赖水下“盲捞”的现状,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之一,佛山奥讯新媒体公司的总经理池翔斥资3万元购买了一套3D水下声呐系统,无偿赠送给了蓝天救援队。
2014年11月27日,佛山蓝天救援队装备新仪器后,在容奇大桥底进行了第二次搜救,借助这对水下的眼睛,“花了一整天时间,我们把航道来来回回看了个遍,在水下没有任何发现。”737说。这是目前为止,佛山蓝天救援队所有搜救活动中,唯一一次结果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尽管第一次应用新设备并没有找到当事人,但是这套声呐系统对救援效率的提升显而易见。
团队代表
队长安:私企女强人80%精力投入“蓝天”
在这支男性为主导的团队里,安队长是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也是整个团队的队长。
她姓万,代号为“平安”的安,队员们称呼她安队长。她实际上是佛山南海区一家私企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由专人打理,她已经把80%的精力都投入到佛山蓝天救援队之中。安队长告诉记者,参与公益救援源于她6年前在北京滑雪时的一次遇险,当时她意识到在国内,民间野外救援组织是非常缺乏的,学会急救能力不仅能帮到别人,还能帮助自己。
随后她回到广州参加了广东救援辅助队,之后有四年时间,她也参与到广州蓝天救援队中。在佛山蓝天救援队筹建过程中,她只花了一个礼拜,就招募了20多名队员,现已扩充到31人。“多亏这五六年做救援队员积累了足够多的人脉。”她说。佛山蓝天救援队内有海军特种部队服役人员、有多次地震灾区救援经验的前军人、无人机探测器操控师等专业人员。
安队长告诉南都记者,救援队内有队长和副队长的头衔,但是实际上所有队员都是平级的,并没有上下级之分。为了避免在救援过程中指挥混乱,蓝天救援队会在救援时安排一位总指挥,而这位指挥则具有现场调度和人员指派的最高权力。目前在佛山蓝天救援队,安队长主要负责队伍建设、队务、培训、外联、后勤。
副队长737:站在家属的位置考虑救援
737是一位退伍军人,目前在佛山一家媒体公司做无人机操师。他曾多次参与国内地震的救援支援探测任务。去年曾代表十月佛山蓝天救援队前往缅甸参与搜索一架为救援当地失踪登山大学生而失联的直升机。他告诉记者,蓝天救援队的工作要牵扯到较多的精力。现在有了他的老板许可,他目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在蓝天救援队当中。
在救援过程中,他时常受到外人对救援必要性的质疑。“有人说,落水者掉进河里了,就算不去打捞,过一段时间也会浮起来的。那么你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精力去打捞呢?”737认为,这样的质疑其实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站在落水者家属的角度思考,越早打捞出落水者,对他们的伤害就越小。”
目前在佛山蓝天救援队,737主要负责现场救援和救援指挥工作。
队员虎行:赚钱养家还是首要任务
虎行是三位创始人中最年长的。他曾是北京蓝天救援队、广州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同时他目前也是广州一家游戏公司的行政总监。2008年前后,他在北京上班,由于爱好户外活动,他便与蓝天救援队结缘。在别人看来,蓝天救援队做的事吃力未必有回报,很傻。但是虎行觉得,为了传递正能量,“这个社会需要一些傻傻的人去做一些傻傻的事情。”
虎行自诩是团队的“苦力”,既上前线直接参与搜救,也负责与北京总队联络和寻找赞助的工作。他告诉记者,目前团队中的冲锋舟和马达都是由他所在公司的老板以个人名义捐赠。
虎行称,与安和737相比,他在蓝天救援队付出的时间比例可能要小一些。“我觉得救援和我的平时生活是要有一定的切割的,赚钱养家还是我优先的选择。”
行业思考
公益打捞不收费 有人才缺设备
今年1月6日,位于北京的蓝天救援队总队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称,免费向全国提供溺水打捞志愿服务。随后这个信息得到了全国各地的蓝天救援队转发。而事实上,作为公益团队,蓝天救援队提供的所有救援服务都是免费的。为何总队要郑重其事地再次呼吁一番呢?
打捞溺水者 成本、风险双高
据南都记者了解,尽管媒体曾多次披露报道,但是在溺水打捞行业,挟尸要价的现象依然如鬼魅般时隐时现。昂贵的打捞费对于刚损失亲人的家属而言,无疑是第二重打击。因而其他城市的蓝天救援队在转发总队微博时评论称:“无法接受当有家人溺水还要在悲痛中筹资打捞”的现状,呼吁“为溺水打捞提供政策支持,也号召民间组织关注参与这一公益项目”。
然而这个说法在佛山蓝天救援队的内部也引发些许争议。副队长737认为,从打捞成本上看,在捞起落水者遗体后,收取上万元的打捞费用无可厚非。“从商业角度考虑,去打捞一具尸体,会花费我们几个救援队员数天的时间。如果是一个商业团队,从人工成本算,没有几万块,还真不愿意去做。但是作为一名救援队员,很多时候无法用金钱去衡量,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家属得到心理安慰。”而且在水上打捞,还要承担着溺水的风险。南都记者了解到,在前线队员前往救援时,队员们都购买了保险。
不抨击收费打捞 盼与政府更多合作
打捞尸体还是一件让普通人非常忌讳的工作。737自称无宗教信仰,对遗体亦不避讳,但是他认为,对于更多普通人而言,去触碰遗体,是非常不愿意的。触碰遗体也存在其他风险,遗体是否完整、是否带有传染致病菌,这在打捞之前都是未知数。而综合这些因素,737认为,一些民间打捞团队索取高昂的打捞费用,其实不无道理,一味地站在道德高地上对他们进行抨击,对他们也不公平。“当然我们蓝天救援队依然坚持做免费公益的打捞,至于能对这个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呼吁政策支持”方面,737的观点是:“我们不是想去批评什么,而是想要成为政府部门在救灾救援时的辅助力量。”737认为,与政府合作才是蓝天救援队今后发展的方向。目前佛山蓝天救援队与南海区应急办已经建立了联动机制,当出现紧急突发、而且目标在佛山蓝天提供的救援范围内,会第一时间通知佛山蓝天协助行动。
欢迎社会资助救援设备
不收取任何救援费用,不接受商业赞助推广,救援成本自理。这是蓝天救援队内部的铁律。
而对于蓝天救援队队员而言,在耗费人力成本的同时,不但没有回报,还要承担路费、餐饮费等支出,似乎不合乎人情。
但是安队长认为,目前为止,救援成本自理的模式不会成为制约团队发展的原因。她告诉南都记者,目前31名队员彼此都较为熟悉,对“救援成本自理”的模式也认可,因此不会因此消磨救援的积极性。
不过她也承认,由于资金短缺,目前大部分救援器材都有本地的企业家捐赠,但是装备仍然不够完备。水下打捞工作时,蛙人能起到其他仪器做不到的作用,“我们团队里有专业的‘蛙人’,但是却没有‘蛙人’器材。”除此之外,她认为目前团队最缺一套用作急救培训的PCR公仔。
今年,安队长筹划着让政府认可佛山蓝天救援队的救援能力,同时向政府申请救援方面的公益基金。另一方面,安队长也希望社会上的力量能帮助他们筹措购买新的救援设备。
冲锋舟
水上救援必备载具。宽2米,长4 .2米,装备完后重约150斤,由马达驱动。按标准可承载6-8人。
声呐探测系统:
声呐系统最早由英国海军发明,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能力强、衰减程度小的原理,用来探测水底下的物体。蓝天救援队使用的是劳伦斯宽频彩色声呐探测器,将声呐探头安装在船底,探测水底后在屏幕上形成彩色的图像,方便救援队寻找落水者。该探测器还能分辨出水下物体是否是活动的鱼群。
排钩
由佛山蓝天救援队按打捞需求订制,专门用于打捞落水者。
无线电设备
救援过程中必备的通讯工具。
水下可视仪
由图像显示器和防水摄像头组成。使用时,将摄像头放入水中,救援队队员可以在冲锋舟上360°操控摄像头。在水质浑浊、水域较深时,只能观察水下50米左右的范围。
小资料
蓝天救援队设全国公益救援热线
蓝天救援队最早于2007年在北京成立,由一批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志愿发起,从事户外遇险救援的民间公益性团体,救援所有的服务都是免费的。蓝天救援队其前身是2003年前后成立的绿野救援队,在2008年与北京红十字会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支,由民间专业人士组成的紧急救援民间公益机构———“北京蓝天志愿救援队”。
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随着救援行动的不断展开,北京蓝天救援队逐渐壮大,向着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目前,蓝天救援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08支分队,其中在广东地区有4支队伍,佛山蓝天救援队和梅州蓝天救援队是最新成立的队伍。
蓝天救援队表示,所有出队救援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市民如遇险情,
可拨打蓝天救援队全国统一24小时公益救援热线:400 600 9958
威水史
成立以来出动6次,4次打捞,1次缅甸失联直升机搜救,1次解救佛山被拐少女
水上救援流程:
1.接到救援后召集队员,向总部报备,准备救援装备
2.到达现场,组装冲锋舟、声呐系统、水下可视仪等救援设备
3.将声呐系统、水下可视仪固定在冲锋舟的尾部,队员将冲锋舟扛下水
4.使用声呐系统、水下可视仪探测水底
5.发现落水者后,用排钩将落水者打捞上岸
采写:南都记者 张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