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各地

去年广州水质忧多喜少 白云6段河涌上黑榜34次

金羊网-新快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无论是在去年5月相关河涌水质状况发布系统进行改版后的8个月,还是在改版前的4个月,天河区的6段河涌均全部不达标。

花重金治水多年,广州市主要河涌的水质现状如何?新快报记者近日对去年广州主要河涌水质状况月报进行统计发现,无论是在去年5月相关河涌水质状况发布系统进行改版后的8个月,还是在改版前的4个月,天河区的6段河涌均全部不达标;而曾被称为广州市中心的“臭水沟”的越秀区东濠涌,却连续半年出现了可喜的水质改善。

多数劣V类河涌集中在3个区 从化增城河涌连续8月达标

  ●看区市

从去年5月开始,广州主要河涌水质状况发布系统进行了改版,新增10条河涌。公布的60条河涌分为64段,分布于广州市12区市。

新快报记者梳理去年5月至12月的广州河涌水质月报发现,水质不达标的劣V类河涌多集中在天河、白云、海珠等中心城区,而南沙、从化、增城等区市河涌水质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天河区的猎德涌、程界涌、车陂涌、棠下涌、深涌、沙河涌(天河段)6段河涌,在改版前的2014年1月-4月和改版后8个月的月报中,都集体不达标,这意味着天河区去年全年所有河涌达标率为0。

达标情况较差的还有黄埔区和白云区,其中黄埔区和白云内河涌分别有5个月集体不达标。而河涌水质最好的是从化市、增城市,两地河涌均连续8个月达标。

最黑臭河涌全出自天河白云 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加紧治理

  ●看河涌

去年5月改版后,广州市环保局在河涌水质评价标准中,采用水质污染指数将劣V类水体细分为劣V类-1至劣V类-5共5个级别。污染指数越大,水质污染越严重。

记者梳理发现,上榜劣V类-5水质的河涌中,白云区和天河区的数量一直位居前两位。白云区的跃进河、白海面、江高截洪渠等河涌上榜频繁,对此白云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加紧相关河涌的治理工作,其中跃进河治理工程(一期)已开工,进度达90%,本月底前完工。白海面主涌综合整治工程的施工单位已进场,计划于2015年汛期前完工。针对江高截洪渠等广佛跨界河涌,该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5年底基本解决河道垃圾和黑臭问题。

屡次上榜的天河区深涌、棠下涌、程界涌均位于城中村中,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加强治理,对深涌继续清淤,对棠下涌加强巡查与执法,对程界涌则会同净水公司加快完善截污。

●看改善

3段河涌水质连续8月有改善

30亿治水换东濠涌半年达标

在全市64段河涌中,显示水质持续好转的有3段,其中越秀区的东濠涌表现得最抢眼。东濠涌在去年5月还为劣Ⅴ类-1,自去年6月至12月全部达标。记者了解到,东濠涌全长4.51公里,自2010年亚运会前至今,为改善这条城市中心的“臭水沟”的水质,广州市累计投入约30亿元。

此外,海珠区石榴岗河、花都区铜鼓坑也是水质持续改善较明显的河涌。

■统筹:新快报记者 廖颖谊 ■采写:新快报记者 唐星 李应华 方阳麟 ■制图:廖木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