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各地

“街外钱”唔易赚,利是还须靠“逗”

南方都市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粤港越high

□何颖珊 积夫卢(J)

都说是科技改变了世界,唔到你唔信。以前都是过了大年初一,一句“恭喜发财”,才会“利是逗来”。如今未过年,红包已到处飞。一到指定时间,大家对着电脑痴痴地等,伏击大V微博,随时秒杀红包,不过一天才有一两次抢红包机会,而且是包括失败次数;或者拿着手机对着满屏忽隐忽现的支付宝红包像抽筋一样死命戳,辛辛苦苦才得到一角几毫,简直是侮辱智商。

事实证明,“街外钱”不易赚。我们还是“循规蹈矩”,沿用传统习俗,向熟人“埋手”吧。广东人称红包为“利是”,也会写作“利事”和“利市”。有民俗学者认为,“利事”最初的写法应该是“利市”。《易经》记载,利市是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俗谚考》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易杂注》也有:“营商利市,营达利事”。

利市的市在广东话中读第三声,没有利事和利是的“事是”第六声顺口。况且利事可以解释为事事顺利、事业顺利;利是解释为利好于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所以后来多用利事和利是指代红包。

老人家喜欢说“利是”是“红纸”,一来因为以前没有利是封,都是用红纸包着钱(所以普通话叫红包);二来是客气的说法,暗示利是里的钱不多,只是“红纸一张”。

至于“逗利是”的“逗”,正字可能是“鬭”。汉典:鬭,遇也,凡今人云鬭接者,是遇之理也。鬭=遇=接。“鬭利是”者,“接利是”也。

知道了利是和逗利是的叫法后,是时候了解如何逗利是。资深港人J以几十年逗利是的经验教大家做人的道理。首先把嘴要甜,好话不怕多,见到老人家最常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大吉大利……对着做生意的老细要讲:鸿运当头、一本万利、猪笼入水、盆满钵满……;对着老友鬼鬼就讲乜都得:不劳而获、财色兼收、金屋藏娇……

我们向熟人逗利是无非有三个方向:一是父母长辈———早就已经封定,唔使急,一定预了你。二是老板———如果脸皮薄怕丑,就要跟着公司里面带头的,叫埋成班同事,去老细房敲门,说是拜年,其实是打劫。只要你跟大队,嘻嘻哈哈,老细派了多少封都不知道。第三就是平辈同事,只要你未婚、隐婚都可向所有同龄甚至低龄的朋友逗利是,前提仅仅是脸皮够厚,还有虽然一把年纪也要扮作人见人爱。

香港人派利是有什么特色?凡是要散钱出去而没有任何回报的时候,都算是一个“劫”,所以有些港人认为避之则吉。“避年”应运而生,留港要派利是,不如将钱花在自己身上,出去旅行。过了元宵就不用派利是,到时就可安全到埠。

不过派利是逗利是都是取个意头,红纸一张,也可利利是是。恭喜发财,利是逗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