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各地

广州体育场馆分布排行榜显示 市郊区市易订场地

金羊网-新快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工作之余,踢场足球如何?如果你有此爱好,一定要摸清广州各区市体育场馆的分布情况。3月31日,广州市体育局发布《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 报》

广州体育场馆分布排行榜显示,从化人均面积最多,番禺场地数量第一

■统筹:新快报记者 廖颖谊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罗仕

■制图:廖木兴

工作之余,踢场足球如何?如果你有此爱好,一定要摸清广州各区市体育场馆的分布情况。3月31日,广州市体育局发布《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 报》(以下简称《公报》),新快报记者近日梳理发现,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市体育场地中,场地数量排名靠前的区市分别是番禺区、白云区和增城 市。体育场地分布呈现市郊地区数量多、人均面积大;中心城区数量少、人均面积小的情况。

从化人均面积超过海珠近6倍

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体育场地分布呈现偏远地区数量多、人均面积大,而中心城区数量少、人均面积小的情况。《公报》数据显示,广州市的体育场地中,数量排名靠前的区市分别是番禺区、白云区、增城市和从化市,这4个区市的体育场地均超过2000个。

不过,这4个区市中只有从化市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排名中进入全市前三名,其中从化市以人均6.6㎡的面积排在首位,南沙区、萝岗区分列二、三名。

区市之间的差异亦比较大,从化市的人均场地面积超过了排在最后的海珠区的近6倍。广州市体育局体育产业处处长潘厚通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老城区人口密集,“人多地少”,加上新城区有一些面积较大的高尔夫球场所致。

番禺球场总数均量都是第一

近年来,足球运动重新受到市民欢迎,可是在广州想踢一场足球不容易,球友们投诉最多的是球场难找。《公报》显示,广州足球场最多的区是番禺区,共有248个球场。

普查数据中还提到一项“万人指标”,即辖区内每一万名居民可以使用的球场数量,以番禺区为例,平均每一万名番禺居民可以使用1.71个球场。而在广州12 区市中,“万人指标”超过1的只有番禺区、花都区和从化市。而“万人指标”较低的是南沙区、荔湾区、海珠区和越秀区,均低于0.5,也就是说平均超过两万 名居民才有一个足球场。

海珠白云花都新建球场最多

在国家公布足球改革方案的同时,广州市体育局亦宣布,计划在2014年到2016年的3年时间里,在广州各区市社区建成100个小型足球场。其实,作为去 年2月在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纳入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小型足球场建设从去年4月开始调研,目前已经建成30个适合三人制、五人制或七人制的小型 足球场。其中海珠区有4个,而此前该区的“万人指标”在全广州12个区市中排倒数第二。

负责规划小型足球场建设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介绍,通过现状各区市足球场总面积、个数,以及人均指标,可以看出各区市现状足球场地配置情况,从 而分析出各区市需求程度,判断出哪里最需要配置小足球场。其中,越秀区、海珠区、黄埔区指标偏低;番禺区、白云区、花都区指标相对较高。此外,通过对各区 市发展策略、新老城区落实难度及各区市建设意愿等情况,可以判断出哪里实施起来可行性最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越秀区、荔湾区及番禺区问题凸显,实施难度 较大。花都、南沙、萝岗等区有相对较高的潜力。

按照公布的规划,广州各区市足球场建设目标分为三档,第三档计划各建设6个,包括番禺区、萝岗区、南沙区、从化市;第二档计划各建8个,包括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黄埔区、增城市;第一档各建12个,包括海珠区、白云区、花都区。

新快报广州区域发展与公共事务研究院专家顾问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韩志鹏

广州市政协委员

王则楚

广东省政府参事

林 江

中大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

丘海雄

中大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杨 魁

广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袁奇峰

中大教授、博导,著名城市规划师

张志安

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陈 炯

广州市简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郑方辉

华工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

周玉忠

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沈 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丁 力

省社会科学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彭 澎

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省体改会副会长、市社科院研究员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