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勒流村级工业园区初显改造成效 迎来良好开局

珠江商报
关注
勒流街道新城五金产业园示范项目。/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文/珠江商报记者陈培仪
今年11月以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两次到勒流调研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督导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多次问及村级工业园区的整治提升方向和思路,要求勒流街道将村级工业园改造上升为党工委的头号工程,拿出头号工程的气魄、举措和力量,发扬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加紧推进,在全区先行一步,闯出一片新天地。
“勒流街道村级工业园比较多,环保问题、安全问题,产业高能耗、低产出问题等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产业的发展空间,也不利于勒流城市形态的提升,改造迫在眉睫。”在前日勒流街道举办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上,勒流街道党工委书记朱艺婷提到,通过前期的努力,新城五金产业园示范项目已初显成效,盈峰环境环保科技产业园的建设进程已逐渐明确,村级工业园区整治工作迎来良好开局。
在此基础上,勒流将如何继续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有什么整治提升的方向和思路呢?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勒流街道“三旧”改造办公室和宏宇工业园了解情况。
作为勒流第一个商品厂房“三旧”改造项目,宏宇工业园已完成两期工程建设,目前园区内的厂房基本出租完毕,进驻企业23家,涉及五金、模具、通风设备、空调线、饮用水滤水器等类别。宏宇工业园土木工程师麦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宏宇是“双达标”厂房,而且租金便宜,吸引了很多企业过来租用厂房,不仅有顺德的,深圳等外地过来的也不少。
在勒流街道“三旧”改造办公室的吴健勇看来,通过宏宇,他看到了商品厂房的成功,看到了一条可行的路。“这证明商品厂房在社会中有强大的需求。”吴健勇说。
另一方面,新城五金产业园示范项目现已有2栋厂房建成落地,全部改造完成后将有7~8层工业厂房7栋,人才公寓1栋,建筑总面积约15.82万平方米,容积率为3.5。其中,佛山市顺德区科能实业有限公司使用面积为5.82万平方米,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年缴纳税款达800万元;并将现有生产设备全部更换成自动化生产设备,完善污染治理措施,如对废水、废气进行统一集中处理,有效保护周边城市环境。余下的新建厂房,将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高端优质五金企业进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打造成产、学、研、服务一体化的现代五金产业园区。
通过“三旧”改造,新城五金产业园不仅用地效能提高了,还对进驻企业类别自动形成门槛,而且还减轻了政府对环境的投入。“这是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自发进行改造的。”吴健勇表示,接下来“三旧”改造的方向会朝着片区集约化改造发展,而不是小的、单体的改造,“我们计划拟定一部分旧有的工业区,将零散的厂房集聚在一起,进行片区化整体改造,这样整个片区的建筑容量会提高,改造方向是商品厂房。”
“提高用地效率是我们的目标,但‘三旧’改造是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幸福感的过程。”吴健勇说。
前日会上,朱艺婷还谈到,下阶段要进一步找准工作重点,加强区镇联动,共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加入生态理念,推动传统村级工业园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变,实现园林式工业园区的华丽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