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打造首个军民融合产业园 研发制造卫星核心部件

珠江商报
关注
位于北滘的广东顺德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文/珠江商报记者 赵鹏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论坛暨广东省空间网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8日,该活动将在顺德区中欧中心举办;位于北滘的广东省首个以军民融合为主题特色的大型产业园——广东顺德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园将建设成为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于一体的全链条军民融合专业主题园区。作为广东军民融合领域的示范基地,国内领先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集聚区,将成为广东省重要的军民融合项目聚集区、人才聚集高地、应用示范中心。
聚焦天地一体化、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产业三大领域
“顺德是享誉全国的制造业重镇,随着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加速推进,军转民技术项目陆续落地顺德,根据规划,2017年—2019年底,广东顺德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完成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孵化中心、加速器及产业园建设,吸引一批军民融合的示范项目及人才团队进驻,成为广东省重要的军民融合项目聚集区、人才聚集高地、应用示范中心。2020年~2022年底,争取国家和军队的重大军民融合工程项目落户园区,建设成为全链条的军民融合创新及产业化基地,取得一批重大的军民融合成果,成为国内领先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集聚区”。发布会上,佛山市顺德区德雅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院长黄若浩介绍,产业园建设包含了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三方面,覆盖军民融合全领域。主要发展天地一体化、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产业三大领域,首期以空间互联网卫星、军民两用气象雷达等重大项目为抓手,项目储备丰富,能迅速达到产业聚集。园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将在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投融资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国防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覆盖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三方面内容
“产业园将成为军民融合一站式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全面覆盖了军转民、民参军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三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军转民技术转移服务、民参军涉密资格认证服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服务、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认定服务和军民供需对接服务,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产业园将成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包括军民融合通用装备中试服务、军标、国标标准与测试服务、军品设计、大数据与信息安全服务等。产业园将成为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包括成果库、知识产权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产业园将成为军民融合金融服务平台,配套成立专业军民融合创投基金,搭建企业与创投机构之间的对接平台”,广东顺德军民融合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建国介绍,在军转民方面,将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转民核心技术,深度挖掘可民用化的科技成果,并进行推广和转化;在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下,吸引来自高校、机关、部队的军改人员投入到军民融合领域创新领域的工作。军转民能够加速转化具有实用和应用价值的国防科技成果,提高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能力,协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民参军方面,鼓励和支持民用企业参加国防建设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广东有大量的民用企业,其技术、产品以及生产体系可用于军用领域,引导并协助这些企业参与国防建设,为国防建设服务。民参军能够充分发掘和利用民用的已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吸纳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于现役武器装备的升级改造,深化军队装备采购体制改革,加快国防科技与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方面,加强整合能力,积极应对各种潜在的技术突袭,对核心前沿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前瞻布局,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引进科研平台,充分发挥民用技术企业的创新作用和军工集团在漫长发展中积累的丰富产业资源,共同推进军民融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据了解,空间互联网卫星系统、天基物联网DCS系统、X波段阵列天气雷达、宽带微波光子雷达、低空核辐射监测系统、超微光高清全景凝视摄像机、人工智能芯片、电磁环境效应实验方舱车、军民融合产品可靠性保障平台、军民融合产品贸易平台等众多核心项目已经入驻园区并开始运营。
“佛山市正在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广东顺德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园将是示范区建设的启动项目”,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理委员会招商局局长伍艺表示,据统计,顺德有11家企业有民参军项目,具有良好的军民融合基础,进驻园区的项目都是与互联网+相关的高端制造业,将为地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也是进一步推进“顺德智造”的重要支点。
卫星核心部件空间路由器顺德制造
黄若浩透露,12月28日将在中欧中心举办“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论坛暨广东省空间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位于产业园的广东省空间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针对全球首创的“空间互联网系统”进行研发和测试,“空间互联网系统”融合了军队研究院所的空间路由器关键技术和人才团队,为天-空-地-海全联通提供核心技术和设备。项目核心技术包括空间网络体系结构、动态拓扑下高性能路由组网、在轨跨链路跨体制线速交换技术、分组转发实时处理技术、空间网络轻量级安全机制、星上平台实现及其支撑技术,支持星间、天地一体化的宽带通信组网。搭乘在轨路由的低轨卫星,与传统的高轨空间卫星相比,对地信号更强,发射价格相对低廉,发射难度较低,普及性更强,短时间内做到多次发射,形成星间链路网。星间链路网360度覆盖全球,星与星之间互相传输数据,留下备份,同时具备安全、快捷、稳定三大优势。
项目预计明年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双星发射,据了解,卫星核心部件便是顺德制造的空间路由器,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空间互联网双星星座,同时在上海、天津建设两个业务站,在长沙、顺德建设两个信关站,以此开展精准农业、远洋航运、特定区域应急服务、全球宽带通信服务、民航互联网、天基物联网等示范应用。

